千年來無法增改一字的“開經偈”

千年來無法增改一字的“開經偈”

開經偈

開經偈的來歷有些傳說味道。武則天請來西域法師重譯《華嚴經》後題在經前,因為實在是簡練高妙,千百年來無法增改一字,並且流行到所有經文開頌之前先要念上這四句,以表對經文的尊敬和修習者的喜悅。所以就稱為《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教的產生,就是為了幫助世人跳出生生世世輪迴的苦難和困厄。解決方法就是其“開悟”的“四真諦”,即“苦集滅道”。

“苦”是眾生皆苦,認識到人生充滿了苦難和困惑,這是普羅大眾尋找信仰的基礎,希望能擺脫苦難。“集”是解釋人生為什麼這麼苦?那是因為你前世造的孽,前世的因和今世的緣會得到來世的果。“滅”是解除一切苦厄的方法,即擺脫困惑,遠離生死輪迴。“道”,是解脫苦厄後的狀態,即涅槃寂靜。

千年來無法增改一字的“開經偈”

則天大帝

《開經偈》首句“無上甚深微妙法”是稱頌經法無上高妙,佛理精深。

第二句“百千萬劫難遭遇”就是指人生之苦,因果之集。

第三句“我今見聞得受持”指我誦讀經書,學習佛理,希望能得到“滅”的法門。

第四句“願解如來真實義”希望能得“道”。

句句貼合佛理,而且是最古老的原始佛教四真諦,這四句《開經偈》,寫的就是一個普羅大眾得到佛法加持,心生喜悅,修身養心,以求得證大道的過程。既簡單明瞭,又闡敘了最高佛理。為什麼千百年來無法改動,因為只要你信佛教,就無法對這基本真諦進行反駁和修改。

千年來無法增改一字的“開經偈”

大雲經

《開經偈》的來歷有些傳奇附會色彩,武則天本人重佛教倒是真事,這個第一源於她的人生經歷,她曾經出家為尼,雖然後來還俗上了龍床直到稱帝,但是古寺青燈僧理佛法對她那段心念俱滅時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她一直信佛。第二點源於道教是李唐皇朝的國教,老子和李淵都姓李。而武則天要上位,排擠李氏,打壓道教也必須另外有所依仗,甚至偽造了《大雲經》以改變天下人和佛教門徒的看法,為自己一個女兒身榮登大寶打好了理論上的基礎。

所以在武周時期佛教大盛,一時無兩。《開經偈》假託武則天之名,流傳開來。

不過這種依託政治的昌盛並不穩當,隨著武則天退位,李氏重新掌權,終於在唐武宗時期發生了大規模的滅佛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