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洛陽安樂窩——邵雍祠

“安樂窩”常被人形容為“安居樂業”的小康之家,或安靜舒適的住處;有時也被用作批評那些“小富即安,不思進取”者的貶義詞。“安樂窩”一詞典出《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一·邵雍》:“宋邵雍自號安樂先生,隱居蘇門山,名其居為‘安樂窩’,後遷至洛陽天津橋南仍用此名。”邵雍則在其《無名公傳》中解釋道:“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冬暖夏涼。”他還曾寫過一首《安樂窩中四長吟》的詩:

安樂窩中快活人,閒來四物幸相親。

一編詩逸收花月,一部書嚴驚鬼神。

一炷清香衝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太平自慶何多也,唯願君王壽萬春。

邵雍,宋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詩人,也是卓越的史家學和象數學家,先天易學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學的奠基者之一,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道學五夫子”。邵雍居洛三十餘年,其居名“安樂窩”。如今“安樂窩”是一個村莊的名字,邵雍故居則被後世闢為“邵雍祠”。“文革”中邵雍祠被毀,殘垣斷壁於1987年經洛陽市有關部門批准加以保護,後由群眾籌資逐漸修復。6月8日下午參觀過“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即導航去“邵雍祠”遊覽。邵雍祠雖然在龍門大道東側,但那裡的入口很複雜,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右轉彎,一直開過了洛河大橋,到對岸再掉頭回來。第二次提前將車駛入輔道,然而到了邵雍祠門門前卻停車非常困難。只得駛過祠堂,在東側居民樓前停車,為了不影響居民樓裡汽車的出入,賀鐵虎說,我留在車旁,你進去參觀。萬一有事,我來挪車。

邵雍祠門前是一片小廣場,廣場前端是邵雍的青銅雕像,雕像立於邵雍誕生1000週年的2011年。抬頭看,身穿布衣的邵雍美須飄胸,手握書卷,恰有幾分仙風道骨。基座上刻有《邵雍簡介》:邵雍,字堯天,諡康節,自號“安樂先生”,祖籍范陽(古地名,今河北保定以北,北京以南地區),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逝於洛陽安樂窩故居,享年67歲,葬河南嵩縣莘店鎮(今伊川縣平等鄉)紫荊山之陽……。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銅像

銅像後面是一座四柱三門的石坊,坊額刻“宋儒康節邵夫子天津故居”;中間兩根石柱上刻有楹聯“問對漁樵,萬事興亡付伊水;窩名安樂,一時寤寐到羲皇”。上聯“問對漁樵”即邵雍《漁樵問對》一書的變稱。該書著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哲理。全書通過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告訴人們:“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下聯“羲皇”即伏羲,自古以來,伏羲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了占卜八卦,預測未來和天地變化;他還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矇昧時代;教人結繩為網,用來捕鳥和打獵;發明了瑟,創作出曲子,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上聯說,邵雍研究並告訴人們天地萬物的運化規律,如同伊水東流,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下聯說,我雖然身處簡陋的安樂窩,心靈直通古哲元渾之奧妙。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牌坊

石坊後面是一座青磚砌築的牌樓,牌樓三間三層,古色古香。門楣鑲著一塊“安樂窩”匾額,兩邊各鑲副額:“道闡先天”、“志存經世”。旁邊牆根立有一塊石碑,上刻“洛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邵雍祠”。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故居安樂窩門樓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文物保護碑刻

走進祠堂大門,裡面是一條青磚鋪設的通道,兩邊古柏掩映,鮮花夾道。盡頭是一座青磚門樓,門楣掛著一塊“周南闕里”匾額。“闕里”原指孔子故里,亦泛稱儒學。邵雍為北宋大儒,為配祀孔廟的先賢之一。洛陽為東周都城,“周南”當指洛陽故城之南。“周南闕里”即邵雍故里。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祠內鮮花簇擁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祠二門

走過門樓通道,兩邊各有三間青磚廂房,裡面住的是邵氏後裔。廂房門前掛著兩豎匾:“邵氏易經學堂”、“邵氏易經房產企劃”。廂房與大殿之間立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是古碑,碑上文字已漫漶不清;另一塊碑上是刻的是邵雍的《戒子孫》: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人,教而不善。不教而善,非聖而何?教而後善,非賢而何?教而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謂也;不善也者,兇之謂也。吉也者,目不視非禮之色,耳不聽非禮之聲,口不道非禮之言,足不踐非理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親賢如就芝蘭,避惡如畏蛇蠍。或曰不謂之吉人,則吾不信也。兇也者,語言詭譎,動止陰險,好利飾非,貪滛樂禍,疾良善如仇隙,犯刑憲如飲食,小則殞身滅性,大則覆宗絕嗣。或曰不謂之兇人,則吾不信也。傳有之曰:吉人為善,惟曰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曰不足。汝等欲為吉人乎?欲為兇人乎?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祠內的碑刻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廂房門前的商業招牌

正面為邵雍祠正殿,門楣掛“內聖外王”匾額,據說原匾為北宋理學家程顥所書。“內聖外王”語出《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意思說,做大事者內涵要深刻,含而不露,具有聖人之德。而行事要有主心骨,處事果斷。殿柱上掛有一副楹聯:“立皇帝王霸之極,合士農工商渾淪化教勸率;繼羲文周孔之傳,以仁義禮智維持世運會元”。上聯“王霸之極”,又稱“王霸之術”,《三國演義》中周瑜曾說:“欲行王霸之術,只能無所不用其極。”意思是,為達到某一目的,應不擇一切手段。“渾淪”,道教用語,義同“混沌”、“太極”、“無極”等,形容道之初始狀態的名詞;“化教”,佛教用語,意為應眾生之性質、能力等,而以實踐定、慧為本之教。“勸率”,語出《後漢書·張禹傳》“(張禹)勸率吏民,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谷實”,有勸導吏民之意。“羲文周孔”即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他們被認為是古代開化民智之聖人。“仁義禮智”,語出《孟子·公孫丑章句》:“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猶其有四體也。”“世運會元”,易學的時空觀與宇宙觀。易學認為,無極化生天地萬物,其時間與空間原是無窮無盡,空間的總集稱“宇”,時間的總集稱“宙”。為便於紀元,用在無窮延伸的時間中,取天地循環終始為一巡,稱為“元”,以元作為計算時間的最大單位,其下又分會、運、世、年、月、日、時、分、秒等單位。以1日12時(辰),1月30日,1年12月,1世30年,1運12世,1會30運,(等於10800年),1元12會(等於129600年)。上聯說,憑皇帝施行的王霸之術,加上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混沌狀態之教化、勸導,維持社會的穩定繁榮;下聯說,繼承古聖賢的傳統,以仁義禮智維持人類社會無窮無盡的運轉。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祠祭殿

走進殿堂,正中是一尊邵雍的塑像,樑上高懸康熙帝題寫的“學達性天”匾額。左後方壁上掛著慈禧太后題寫的匾額“河鉤摘洛”;右後方壁掛的是吳佩孚題寫的匾額“數冠古今”。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塑像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慈禧題詞

塑像右側板壁上掛著邵雍所作《梅花詩》,十首梅花詩,預測身後千年事,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其詩曰: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

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立春花已非。

胡兒騎馬走長安,開闢中原海境寬。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

漢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雲霧蒼茫各一天,可憐西北起烽煙。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

如棋事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豹死猶留皮一襲,最佳秋色在長安。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璧應難趙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需愁。

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祠堂東壁立有一塊石碑,碑上刻有一幅邵雍立像,旁邊是南宋朱熹題寫的《康節先生像贊》:

天挺人豪,英邁蓋世。駕風鞭霆,歷覽無際。

手探月窟,足躡天根。閉中今古,醉裡乾坤。

另外還有一首邵雍的自贊詩:

松桂操行,鶯花文才。江山氣度,風月情懷。

借爾面貌,假爾形骸。弄丸餘暇,閒往閒來。

《宋史》輯有《邵雍傳》,不妨翻譯成白話文:邵雍幼時隨父親在共城(今河南輝縣東)生活。他從小就是個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昂,欲求取功名,所有書籍他都會借來閱讀。開始讀書非常艱苦勤奮,冬天不生爐子,夏天不打扇子,夜裡很少睡覺。在苦讀中漸漸明白了學習的方法,他說:“古人求學,常常拜師訪友,我卻埋頭在家,這不是好方法。”於是,他辭別親人越過黃河、汾河,徒步江淮、漢江平原,考察了西周時的分封國齊、魯、宋、鄭等遺址。如此很長一段時間,回來後感嘆道:“道就在這裡啊!”當時,北海李之才任共城縣令,聽說邵雍好學,便前來拜訪。見面後問邵雍:“你知道萬物中的道理和性質、性命的學說嗎?”邵雍說:“我要是有幸,願意接受先生的傳授和教育。”於是,邵雍侍奉在李之才左右,系統學習了《河圖》、《洛書》和伏羲八卦六十四圖像。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畫像(網絡截屏)

後來,邵雍到了洛陽。初到洛陽時家境非常貧困,房屋四周是用蓬草做的牆壁,不能擋風避雨。他每天要打柴、做飯,侍奉自己的父母。邵雍雖然貧窮,卻是安然自得的樣子,周圍的人都不解。他母親去世時,為了盡孝道,傾其所有安葬母親,成了一貧如洗的人。當時朝廷大官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退居在洛陽,他們都很敬重邵雍儒雅高深的學問。為了能在一起交流暢談,他們集資在靠近洛陽都市的地方置辦了一所宅院。從此,邵雍按照時節耕種收穫,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邵雍將宅院起名“安樂窩”,還為自己加了個號,叫“安樂先生”。他每天早上起來焚香、沏茶,安適地坐在窗下思考問題。吃飯時,總要喝三四甌酒,微醺就停,從未大醉。高興時就吟詩作文,自找樂趣。農閒時節,出入城鄉遊歷,風雨天不出門,出門時乘坐小車,由一人推著,隨意所行。當官人家聽到他熟悉的車輪聲,便出來爭相迎候,連小孩、老人、僕人、衙役都會歡愉地說:“我家先生到了”,從不直呼其名。有時候留在鄉下,連宿兩夜才離開。有人在洛陽郊區建起了別緻的小屋,為的是讓邵雍出遊時小歇。還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行窩”。

司馬光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邵雍,他倆純正的品行成了四周鄉里學習的楷模。父親訓斥兒子,哥哥教育弟弟時會說:“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馬端明、邵先生知道。”讀書士子取道洛陽,有不去官府的,卻不會不去拜訪邵先生。邵雍的德行氣質純粹,一見面就知道他是個賢者。但邵雍從來不表露自己,也沒有什麼交往界限,從不把自己看作高於別人,與人交談時總是談笑風生,且樂意說人之長而避人之短。遇到向他請教學問的,總是盡力解答,從不以強迫的口氣讓人接受。他待人不分貴賤,不論年紀大小,一樣誠懇地熱情接待。由此,賢良者喜歡他的德行,不賢者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時間洛陽人才濟濟,忠厚之風傳遍天下。

熙寧時,朝廷頒佈新法,官吏受脅迫難以推行,有人就遞出辭呈。邵雍的門生舊友帶著書信來造訪他,邵雍說:“這是有才德的人應當盡力的時候,新法固然苛嚴,能儘自己之力寬一分,百姓就能受一分恩賜,棄官不做有什麼好處呢?”

嘉祐時,皇帝下詔求散落在民間的賢才,西京留守王拱辰將邵雍上薦應詔,任命他為將作監主簿(相當於今天建設部辦公室主任)。下詔再推舉有傑出才能的人,讓他補任潁州團練推官,邵雍推辭不掉才接受任命。然而,最後還是稱病沒有赴任。熙寧十年,邵雍病故,享年67歲,朝廷追贈他為秘書省著作郎。元祐時,又賜予他諡號“康節”。

匆匆參觀過邵雍祠離開時,見門樓前掛著三塊豎匾:“邵氏易經國學堂”、“洛陽理學研究會邵雍易理研究中心”、“洛陽易經學會邵雍易學委員會”。心中想,“安樂窩”如今成了“易學”的神秘之地,還有當年邵雍所極力推行的儒學的位置嗎?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邵雍祠門樓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在洛陽尋訪安樂窩,宋明理學的奠基者邵雍|鄭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