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塔,一塊磚揭開身世之謎!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環縣塔已成為環縣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因為上面刻有“慶曆三年七月”的字樣,這塊普通的磚成為揭開環縣塔身世的重要物證。

環縣城有一座古磚塔,習慣上,人們都叫它“環縣塔”。

二十幾年前,就經常聽說“環縣有個塔,離天丈七八”,但從來沒有覺得那座塔有那麼高。

最近到環縣採訪時,又一次見到那座塔。塔還是那座塔,但圍繞那座塔已經建成了一座公園。進入公園大門,穿過一個不大不小的廣場,從長長的臺階拾級而上,仰頭而望,那座塔真的高了起來。不是“離天丈七八”,而是“直入青天中”。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在清乾隆年間編修的《環縣誌》裡,這座塔被認定為“唐塔”。後來文物專家根據塔的建築風格,確定為“宋塔”,但不知何年所建;再後來,建塔時間確定為元世祖中統五年,即宋理宗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

2014年9月,鑲嵌在塔頂的一塊平磚被意外發現,上面刻畫的文字表明,環縣塔建於慶曆三年,即公元1043年。

宋塔還是宋塔,但它的歷史卻因此前移了221年。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從“唐塔”到“宋塔”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高觀鯉編修的《環縣誌》中,關於環縣塔的記載中有:“古塔寺,在北門外一里,唐貞觀時建,嘉靖九年重修,萬曆十八年又修,明末兵火煨燼,惟留古塔一座……或雲:後移城內,為景福寺。”

據環縣文物工作者介紹,環縣民間也多認為環縣塔為唐塔。有的說這是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有的老人甚至說他們早年曾在塔中見過一面殘損的匾額,上有“貞觀年間建造,敬德監造”字樣。可惜的是,匾額不知去向,也沒有留下任何圖像資料,此說也就只是說說而已。

後來,甘肅省博物館專家實地考察了環縣塔,根據建築風格認定為宋塔。1962年,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佈了全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環縣塔”首次以宋代磚塔身份進入公眾視野。

1981年9月,省政府對全省文物進行了普查、調整、補充,重新公佈了2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環縣塔”依然在列。現在,塔下的文物保護碑上明確標示為“環縣宋代磚塔”。

大概1986年前後,縣文化部門曾派兩名工人從塔內登頂,試圖抄錄塔剎上的銘文。但因為登塔人員不是專業人員,抄寫實屬照貓畫虎,難以辨認,有人甚至據此認為塔剎上的文字是西夏文字。

1993年出版的《環縣誌·大事記》中載:“1264年(宋理宗景定五年,蒙古世祖忽必烈中統五年)八月,環縣塔落成。”1264年,即作為環縣塔建塔的具體時間廣為引用。

在此後不久,環縣史志專家、被稱為“環縣活字典”的康秀林先生建議進一步辨識塔剎上的文字,確認環縣塔的建造時間。當時,塔室內木梯早已損毀,無法登臨塔頂,他們只好從縣體育局借來Dm40A單筒射擊觀察鏡,用了整整3天的時間,對塔剎上銘文逐字進行考證。這次“隔空考證”,有兩個重要收穫:一是,從銘文中確實看到了“中統五年仲秋上旬有五日”的具時。“中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號,所以也曾有人認為環縣塔為“元塔”。中統五年,時值宋理宗景定五年,這曾是認定環縣塔為宋塔的“確鑿”證據。二是,銘文中只說了“環州景福寺重建相輪”之事,但並未發現“建塔”字樣。也就是說,“中統五年”只是重建景福寺相輪的時間,並不是建塔的時間。相輪,《辭源》解釋為:“塔上槃蓋。”《漢語大辭典》:“相輪:佛教語。塔剎的主要部分。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為塔的表相,故稱。”環縣塔的塔剎為七層,與塔身層數不一致,算是特例。但與乾隆年間編修的《環縣誌》相印證,可以確定“景福寺重建相輪”之事,就是為環縣塔建塔剎。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康秀林說,既然是“重建”,不論是先建塔再建塔剎,還是原建塔剎壞損而再建之,都意味著在此之前一定有一次“初建”。

初建在之前多少年呢?能“前”到唐代嗎?這似乎成了一個懸念。

從“景定五年”到“慶曆三年”

2013年3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環縣塔”以宋代古建築身份入榜,從此進入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家庭,也成為甘肅省13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環縣,也從此擁有了環縣塔和興隆山古建築群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9月,環縣博物館組織力量,為環縣塔保護維修進行前期測繪。9月26日,環縣文化館原館長、文化局原局長謝文科,與幾名年輕工作人員一起,通過搭建在塔身外圍的腳手架,一層一層圍著轉,一層一層登上了塔頂。謝文科說:“我一直想上去看看,塔上有什麼秘密,有什麼東西可以證明建塔的準確時間。”

二層四個真門洞兩側各刻畫有一對神像,其中一對菩薩像,三對武士像,由於風雨侵蝕,圖像嚴重脫落殘損。刻板門(即假門)兩片門扇上飾乳釘紋,每扇四行,每行七顆,共56顆;門兩側為直欞窗,有花葉紋、花瓣紋、菱形紋3種紋飾。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三層以上真門洞兩側無刻畫圖案,窗戶位置用豎磚砌成豎條紋飾,窗臺下凹刻蘋果形圖案。刻板門全部為乳釘紋,門兩側均鑲嵌一塊較大的正方形磚和一塊帶磚邊框的長方形磚,磚上無紋飾。

如此看來,1993年版《環縣誌》所記載的各層真門兩側有浮雕蓮花飾、刻版門面有丁字飾可能是以訛傳訛。

在第五層的樓板上,還發現了三尊木雕佛像,均為男性,身著袈裟,面目慈祥,神態端莊,手勢各異,均盤腿坐於蓮花座上,整高100釐米,分別擺放於東、北、西門的門口,背對門洞,相視而坐。據謝文科分析,可能是五智如來中的三位,根據擺放的位置,東門應為阿如來,西門應為不空成就如來,北門應為阿彌陀如來。三尊佛像的發現,也印證並澄清了民間關於塔頂有木雕娘娘像或菩薩像的傳說。

塔剎由生銅鑄造,全部為空心。7層塔剎包括底座套在一根直徑約10釐米的木椽(剎管)上,然後用8條鐵鏈套在塔剎頂部,固定在塔頂8個生鐵澆鑄的武士身上。

關於塔剎上的文字,謝文科說,可以確定全部是漢字,共120字,除個別異體字或澆鑄原因外,絕大部分清晰可辨。其中大字21個,內容為:“皇帝萬歲,只必貼木裡,大王千秋,國泰民安,法輪常轉。”小字99個,從“環州景福寺重建相輪”始,在列舉了與修建塔剎有關的10多個人名及其官職之後,以“中統五年仲秋上旬又五日”終。

讓謝文科興奮的是,作為一名環縣人,作為一名文物工作者,他是第一個登上塔頂的人,第一個親眼看到塔剎上文字的人,他為這些文字拍了照片,又按照塔剎的格式原原本本地抄了下來。遺憾的是,從這些文字中,只能確認兩點,一是修建塔剎的匠人並不是環縣本地居民,而是來自河津縣(今山西臨汾市)、鄜州(今陝西富縣)的外地人;二是,“中統五年”確實是“景福寺重建相輪”的時間,而不是建塔的時間。

驚喜常常是意外的。在第五層流連忘返的時候,他們意外發現了鑲嵌在南門洞外東側的一塊平磚,這塊平磚上竟然刻著幾行文字!

第一行:永興軍涇陽縣

第二行:磚匠人□秀

第三行:作下張義□□

第四行:慶曆三年七月

謝文科說,這塊磚可以說是關於環縣塔的一次“重大發現”。磚上的文字是手工刻上去的,有些字不太清晰,但起碼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這塊磚和其他所有磚完全一致,磚上的字痕與磚色也完全一致,說明這塊磚是先在磚坯上刻上文字,然後才與其他磚同時燒製的;二是,這塊磚上的文字是手工刻上去的,很可能是來自涇陽縣(今陝西涇陽縣)燒磚師傅所為,所以有些字模糊不清,有些字缺筆少畫,有些字甚至可以確認為張冠李戴,但基本意思非常清楚;三是,這塊磚處在塔的最高層,說明是在塔快建成時鑲嵌上去的。而這一切,都指向一點:從這塊磚上最清晰的幾個字可以斷定,環縣塔是在慶曆三年七月之前開建的,是在慶曆三年七月或稍後建成的。

“慶曆三年七月”,是至今發現的關於環縣磚塔建塔時間的唯一文字。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時值北宋初期,宋仁宗趙幀在位,這比此前所說的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早了211年。

環縣塔的歷史,已經有971年了。因為足夠古老,所以足夠美,足夠厚重。

從一座塔到一座公園

環縣塔位於縣城以北1公里處,坐落於環江東岸第二級階地上。站在環縣老城牆上,可俯察其盛;從環縣城北國道經過時,可仰觀其雄。

磚塔呈八角形,五層樓閣式,逐層微斂,頂有塔剎,通高22米。

塔身以磚鑲砌而成,磚表面打磨得十分規整。首層離地面較高,超過塔高的四分之一,每面寬3.13米;向南有門通內,門外兩側浮雕蓮花飾,內闢八角形塔室,每面寬1.20米。首層內外均無臺階,或許就是想委婉表明“常人免上”。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但其他各層,內部均有木質隔板,可載人;各級塔簷上部均設有平座,邊有欄杆,可通行。顯然,“非常人”登塔之後,則不至於無處立足、無法動彈。

環縣塔雖為磚塔,卻為仿木結構,組合複雜而秩序井然,工藝精巧而形勢大氣,用語言描述的時候,非得要用上非常專業的古建築用語不可:各層塔簷出“雙抄華拱”,每面有“補間斗拱”兩朵,上承“替木”,“疊澀”出簷……

塔頂有銅質塔剎。塔剎下部為圓臺體,頂部呈葫蘆狀,造型美觀,結構奇巧,堪稱一尊藝術精品。

環縣磚塔是慶陽市乃至甘肅省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磚塔之一,顯示了宋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歷史上,環縣曾多次經歷地震災害,但環縣塔仍巋然不動。塔簷上生出的蒿草,剛詮釋著“經風雨”與“見世面”的雙重含義,已成為環縣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环县塔,一块砖揭开身世之谜!

從2003年開始,環縣先後對環縣塔遺址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修與改建,同時在此遺址基礎上,建成了一座公園,2006年正式對外開放。環縣,自古有“靈武”之謂,環縣老城有“靈武臺”之稱,那座公園即命之為“靈武臺公園”。

環縣塔,理所當然地成了靈武臺公園的主角。

蘭州晨報記者尚德琪 通訊員文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