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藏明代5眼橋,比趙州橋長10米,比盧溝橋寬5米,卻鮮為人知


隋大業四年,隋煬帝在開挖濟渠、邗溝後,又開挖了貫通南北的永濟渠,主要用於調運河北地區的糧食和輸送軍隊與戰備物資。斗轉星移,萬物乾坤。1411年悄然消逝,如今在永濟渠上僅存兩座保存相對完好的古石橋,一座是位於河南新鄉的合河橋,另一座是橫跨衛水之上的鶴壁市浚縣云溪橋。

在浚縣這座千年古城,人們茶餘飯後討論最多的話題是“浚縣八景”。由於“云溪燕語衛水舟,櫓槳聲聲入夢來。”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世代烙在人們的腦海中,所以“云溪煙雨”自然而然成了浚縣八景之一。當地一位老者介紹說:“以前浚縣有八景,個個風景如畫。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僅剩云溪橋了,因為它沒有遭到破壞。雖說數百年過去了,但這座橋仍發揮著作用。這座石橋堅固無比,1938年,日軍的重型坦克都沒能壓壞它。”

翻閱當地縣誌,有關這座石橋的歷史越發明晰。云溪橋最早修建於明正德三年,最初是木石結構,嘉靖四十五年改修為石橋。後經歷代重修,成了現在的模樣。如今的云溪橋長60餘米,寬12餘米,高10米,設計有5個橋孔。石橋中間的孔洞最大,兩邊的橋孔逐次縮小。在橋洞的券額上,雕刻著精美的石刻花紋,橋畔的石壁上雕刻著威武的獸頭。掐指算來,浚縣云溪橋比河北趙州橋長約10米,比北京盧溝橋寬約5米。


在古橋的兩端四角的墩面上,各有一隻臥姿石雕水獸。這些吞水獸低頭引頸,面目兇猛逼真。一位當地的群眾介紹,人們擱置吞水獸的目的就是祈求平安,預防水患發生。關於云溪橋,當地還有一個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內容和明代兵部尚書王越有關。“王越是我們浚縣人,沒少給浚縣的老百姓辦好事。在戲曲表演中,外地人演王越扮的是白臉,但是在浚縣演王越,那必須是紅臉。”一位當地的老伯介紹說。

查閱浚縣的歷史,發現確實有王越此人。在浚縣的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王越的故事。明代修建云溪橋時,河中巨龜興風作浪,屢次破壞云溪橋主體工程。兵部尚書王越得知此事,絕不信邪,親自來到浚縣督建云溪橋。當巨龜再次出現時,王越利劍出鞘,刺中巨龜背部,並牢牢把巨龜釘在河底的石縫中。因此,云溪橋得以順利竣工。一位當地老者說:“很早的時候河中魚類豐富,出現巨龜是常見的事兒,可見這個故事不是空穴來風。”

為了繁榮當地經濟,在王越的授意下,工匠們刻意把各個橋眼建小。這樣,南來北往的船隻只要到達此地,就必須停船卸貨,進行中轉。所以,衛河沿岸就有了世代以搬運貨物、牽引船隻的勞工和縴夫。這座設計獨特的云溪橋,養活了很多窮苦人。因此,當地群眾對王越讚賞有加,感恩戴德,因此很多與王越有關的民間故事都飽含讚揚。


在走訪的過程中,當地群眾很熱情,相繼講述很多雲溪橋的細節。一位大哥介紹,云溪橋雖說已有數百年,但至今屹立不倒,僅看橋面就能瞭解其中緣由。原來,這座石橋的橋面有很多紅色石頭,這在全國的石橋中實屬罕見。一位經過的大姐說:“這種紅色石頭非常堅硬,十分耐磨。你看旁邊那些青石都被磨出溝痕,但是這些紅石一點事兒都沒有。估計全國也找不到這樣的紅石橋面吧。”

在云溪橋的雕花石欄上,是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翹首石獅。當地群眾介紹,橋欄上的石獅有上百個,但找不到重樣的。浚縣自古出石匠,白寺山、同山和象山出產青石,明朝修建北京城時,好多石匠都來自浚縣,很多石材也來自浚縣。雕刻出惟妙惟肖的獅子,對於浚縣石匠來說,那是信手拈來。也正是這些活靈活現的石獅,給這座堅硬的石橋注入了氣息,使之有了生命與活力。

如今,已是世界物質文化遺產的大運河,也是浚縣這座千年古城的西護城河。橫跨在大運河上的云溪橋是通往城內與城外的咽喉要道。一位當地老者說:“以前要想從西邊進入浚縣城,那必須要經過云溪橋,云溪橋是保護浚縣古城的屏障。一旦有敵人前來侵犯,只要牢守云溪橋,就能保護城內百姓的平安。所以說,數百年來,云溪橋時刻發揮著重要的軍事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云溪橋上體現的淋淋盡致。”


在探訪這座有511年曆史的云溪橋時,有幸遇到兩位進城趕會的鄉下老者。他們很熱情的講出了和云溪橋有關的一個個精彩故事。他們說:“我們倆一個九十多歲,一個七十多歲,關於云溪橋近代的歷史,我們記憶猶新。說實在話,浚縣衛河航運走向衰敗與平漢鐵路建成有直接關係。到了上世紀70年代,衛河水位急劇下降,航運也徹底停止了。現在這條河成了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是好事,相信浚縣古城越建越好。”

言談之間,老伯還不忘抽幾口香菸,煙霧飄渺,如同往事如煙。雖說這座石橋看似毫無生命,但是在人們的講述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再現眼前。石橋如骨,話語如肉,兩者完美結合後,這座矗立半個多世紀的明代石橋變得有血有肉。每段歷史,都值得記憶,這句話顯得很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