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2019年4月1日上午11點41分,比預定的時間晚了11分鐘,日本政府的發言人,官房長官菅義偉宣佈隨著日本改元,新年號將是“令和”。正式實施日子是隨著明任天皇退位的5月1日凌晨0點開始。從1989年1月8日開始的平成時代將要在4月30日晚12點拉上大幕。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筆者在自己個人SNS上曾經談到過日本年號的決定過程,認為年號其實安倍內閣早已經決定,4月1日的一系列運作只不過在程序上把這個決定合法化。為了符合民意,這次安倍內閣還組成了由各方代表組成的懇談會,其中包括京都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山中伸彌,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千葉商科大學教授宮崎綠,前最高法院長官寺田逸郎,前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日本私立大學團體聯合會長鎌田薫,日本新聞協會會長,讀賣新聞集團本社會長白石興二郎,日本廣播公司會長上田良一,日本民間放送聯盟會長,日本電視臺社長大久保好男等人,把由漢學,日本古文學專家選出,經過篩選後的5個候補,並且決定出的第一進行懇談,之後再聽取議員們的意見,最後在內閣會議上做出決定,發表。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新年號“令和”是選自日本古典《萬葉集》第32首《梅花之歌》序言(初春(しよしゆん)の令月(れいげつ)にして、気淑(よ)く風和(やはら)ぎ、梅は鏡前(きやうぜん)の粉(こ)を披(ひら)き、蘭(らん)は珮後(はいご)の香(かう)を薫(かをら)翻譯如下:“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在這裡,令和是吉利、暖和的意思。用以期盼日本幸運和正能量的未來。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按照安倍首相發表的談話,“令和”是人們美好心靈合在一起,在文化中出生成長的意思。《萬葉集》是日本1200年前編撰的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其中不僅有天皇,貴族的和歌,還有軍人,農民的作品也有,安倍首相認為從《萬葉集》中選年號,是為了表示日本豐富國民文化以及悠久的傳統。但是實際上在中國漢典的“四書五經”中的《禮記·經解》中“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因此,筆者在之前的專欄中,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的日本古籍,其實還是漢典,因為日本古籍的“根”在漢典中,所以,安倍首相的自我標榜其實成為學術界的“笑談”。

等到日本政府公開宣佈新年號是“令和”以後,筆者馬上讓同事觀察歐美通信社是如何翻譯這個年號。因為“平成”年號是“achieving peace”(達成和平)。那麼“令和”呢?BBC對於“令”就用了“order”(秩序)以及“command”(命令)同時“和”的翻譯是“peace”(和平)以及“harmony”(和聲)。而英國的《衛報》是“fortunate”(幸運)“auspicious”(有前途)而“和”字的翻譯與BBC完全一樣。其他的英文報紙的翻譯基本上是這個套路。當然BBC在介紹新年號時也介紹了日本的年號體系,特別強調現在日本日常使用年號的人只有人口的30%左右。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就在“令和”熱在日本全部傳遍之時,筆者還是特地關注為何安倍首相在年號決定以後要親自出面發表談話。在過去兩週甚至傳出過,宣佈新年號的不是官房長官,而是安倍首相自己。因為各方的強烈反對意見,最終新年號的發表還是官房長官菅義偉擔任,但是增加了年號意義的說明環節,正是這個環節由安倍首相親自出面發表談話。筆者看到這個安排暗自發笑,在從“昭和”到“平成”的改元時,當時的首相竹下登並沒有出面,而是由官房長官小淵惠三出面發表,所以很多人只認識小淵惠三,卻不認識首相竹下登。但是竹下登為何不出面,真實原因有兩個:

1) 首相出面宣讀就是明確告訴國民,天皇的政治利用,這在日本政治體系中要明確迴避

2) 竹下登明確說,自己不喜歡被太關注,喜歡給別人機會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而這次安倍首相是搶著發表新年號,恨不得把官房長官踢開全部由自己一手包辦。“令和”是人們美好心靈合在一起,在文化中出生成長的意思。這不就是安倍首相自己的著作《美麗日本》內容?最初官房長官菅義偉決定放棄自己宣佈由首相發表,但是自民黨內都認為這樣不妥,首相出面實在太引人關注,最終安倍首相只能把新年號發表的“美差”交給官房長官,而自己在半個小時後出面發表談話。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安倍首相這麼積極參與新年號的選定,以及發表年號的意義當然還有其更深層次的目的。就是要積極靠攏(拉攏)皇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日本德仁天皇。從去年下半年,到本週為止,安倍首相的一些列舉動都明確有這方面的意思。如在明確明仁天皇退位後,安倍首相曾經有過一次史無前例的“內奏”,向皇太子報告內外的局勢,這是過去日本政府不曾做過的事情,當時筆者就認為這是安倍向未來天皇“示好”的信號。3月29日,新年號決定,安倍首相進入皇居拜訪天皇,向天皇說明公佈新年號的過程。但是說明一結束,安倍首相就馬上驅車前往赤坂東宮御所與皇太子會面。就算現在天皇只是象徵性的地位,但無論歷史還是現在,在職首相與皇太子的一對一見面是極大的忌諱,過去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要發生宮廷政變的信號。這樣頻繁地與皇太子見面,其實安倍心中明白,他沒有必要這麼頻繁與皇太子見面,但現在安倍與明仁天皇關係非常不好,借與皇太子見面來離間父子情感,或許是安倍的真實用意。

明仁天皇經歷過戰爭,在其父親裕仁天皇身邊體驗了戰爭的殘酷,所以天皇一直反對戰爭。但安倍首相的政治理念很明確,日本要重回明治時代,明治時代是日本的榮光。去年,日本政府主持的明治150年紀念,這個與天皇有關的紀念活動,天皇卻沒有參加。所以兩者之間的對立不可能消除。而德仁皇太子生於戰後,不喜歡得罪人,所以不向外界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雅子妃的父親小和田本來就是外務省美國幫成員,與安倍首相的立場接近,所以現在大膽向皇太子示好,在未來或許可以拿到更多的回報。應該說皇太子德仁現在也很給安倍面子,如其弟弟秋篠宮曾經批判“大嘗祭”宗教色彩很濃,不應該國家拿錢,應該皇室自己拿錢出來舉辦。但是皇太子面對相同的提問卻說:這次的決定是政府做出的,我在這個場合不能說什麼。

利用改元安倍首相頻頻密會皇太子德仁

秋篠宮與明仁天皇的立場相近,所以最近諸事不順,連日本小報雜誌都在攻擊其女兒的婚姻問題,就是要把這樁婚事攪黃。如何處理家務事讓秋篠宮感覺頭痛,女兒之間也生出嫌隙,而宮內廳也給秋篠宮壓力,因此所有的矛頭都指向秋篠宮一家,他沒有時間再自由發表感想。一邊通過小報給皇太弟壓力,一邊頻繁密會皇太子,向皇太子輸誠。在這樣的軟硬兼施下,皇家完全可以控制在安倍的手中。當安倍向皇太子報告年號後,皇太子表示了一貫的合作態度說:很好。

本次年號的制定完全按照安倍首相的意志,硬是從日本古典中找出一個“令和”作為自己的成績。人們美好心靈合在一起,在文化中出生成長的美麗日本,這將成為安倍下一步實現重回明治時代的衝鋒號,“令和”年號雖然只有兩個字,但背後的關係複雜,本來在裕仁天皇去世後,就要被停止的年號,為何日本政府堅持使用,其中的深刻含義大概只有安倍首相才知道。請看

原名:“令和”誕生背後是安倍控制日本皇室的第一步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