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提起教育,是所有父母們都很關心的話題,即使忙於生活奔波,也會希望孩子們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未來。沒有父母不望子成龍,但是究竟應該如何讓孩子成才,也著實讓很多家長頭疼。上補習班、買補習題、嚴格檢查作業,除了讓孩子負擔更重之外,好像成績也沒有多少提高。

其實,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與其一味的壓榨孩子,增加孩子的負擔,父母應該學會以下的3要、3不要,只有這樣才能既減輕孩子的負擔,還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成為一個真正會學習、懂學習的人。

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3要:

1、要教會孩子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終法寶。其實其他孩子成績更好,不是因為多聰明,而是學習方法更為高效。那麼要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呢?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將每個硬貨知識點牢牢記住;其次要將難點、易錯點進行歸納整理,適合強化自己的知識,也適用於在複習期間,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

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2、要學會紓解孩子壓力:當孩子的壓力過大,不僅容易影響身體健康,也容易導致學習的效率下降。所以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減輕負擔,既能紓解壓力,還能讓孩子逐漸在學習中獲得幸福感,使孩子越學越愛學,這樣才能促成一個良性循環。

3、要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往往對時間管理沒有什麼概念,所以容易造成寫作業拖沓、深夜入睡的問題。這樣浪費時間,其實既導致學習的效率下降,無法集中精神進行系統的分析,還會讓孩子感到時間緊迫,壓力增大。所以制定詳細的學習時間表格,按時打卡,有助於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3不要:

1、不要一味批評:當面對孩子不是特別理想的成績單時,不要一味的批評,因為沒有孩子想不學好,這其中很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時候更需要父母的幫助來解決。所以一味的批評既會加大孩子的心理負擔,還無法解決學習問題,得不償失。

2、不要注重做題量:很多家長認為“題海”戰術是提高孩子成績最好的方法。誠然大量做題能夠幫助孩子鞏固知識點,但是題量大並不等於成績好,只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高效的做題、解題,提高學習成績。有時候,如果做題邏輯沒有轉換,那麼往往容易導致錯題,越做越錯,影響孩子成績的提高。

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3、不要忽略學習過程:很多家長不在乎學習過程,只追求“結果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結果確實反映了學習過程,但是並不等同於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既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學習問題,幫助孩子改正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及時跟進孩子的學習進程,紓解孩子的心理負擔。只有過程做好,那麼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不要忽略學習過程,是每個家長應該關心的重要環節。

北大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父母應學會3“要”、3“不要”

教育是大家一直都在討論的話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有的教育方法,但是關愛孩子、幫助孩子是永恆不變的主題。北大的教授建議,要想讓孩子成才,家長應該做好以上的3要、3不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一步步穩紮穩打的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