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司徒雷登!但是别忘了他!


图为司徒雷登全家的合影(左起第三个是司徒雷登)。司徒雷登,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他从小就在中国长大,1887年,他回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阔别中国整整17年后,1904年,司徒雷登与妻子一起回到杭州。1905年,开始从事传教,并钻研汉语,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

图为1926年,燕京大学启用新校区,校长司徒雷登在正门(西大门)前亲自登梯揭校匾。当时校门是按照王府大门规制修建,蔡元培题匾。1908年,南京金陵神学院成立,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他在那里生活了11年。1919年春,司徒雷登告别了工作十一年的南京金陵神学院来到北京,就任燕京大学校长。为了更好的建设发展燕京大学,司徒雷登10次往返美国筹集资金。

图为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教授合影。如今北京大学风景秀美的燕园就是当时燕京大学校园,该校园就是在司徒雷登的主持下修建的。燕京大学存在了33年,司徒雷登任校长27年,在他任校长期间,他的办学思想首先是要根植于中国,是为了服务中国社会而培养人才。燕大是教会学校,司徒雷登却能配合中国民众的呼声,大胆提出“使燕大彻底中国化”。


图左为司徒雷登。他曾说:“燕大必须是一所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至于信仰什么的,则完全是个人的私事”。他宣布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把宗教作为必修课,甚至也不必一定要做礼拜。司徒雷登办学的宗旨就是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以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造中国社会。

图为在办公桌前的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深知,要把燕京大学办成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他坚持由学校自行聘请教师;所有教师不必信教;按教授等级,中外教师同等同酬;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当时的燕京大学是名师云集。当时教授月薪360大洋,校长月薪500大洋。司徒雷登只拿教授月薪。

图为1947年,在燕京大学运动会上的司徒雷登。司徒雷登一手促成了燕大与哈佛的合作,让燕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司徒雷登设法成功地说服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合作,于1928年春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并设立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在司徒雷登的努力下燕京大学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和有成就的大学。


图为1947年,燕京大学运动会上和老师合影的司徒雷登。在日本侵华期间,他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到日本投降后获释。

图为1949年8月,司徒雷登返美时在机场的留影。“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