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假日“BIG 7”的半壁江山——美國“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文:Colorado class battleship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建造的一型戰列艦。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基本設計繼承了田納西級戰列艦,沿襲了當時美國戰列艦的標準風格:飛剪型艦艏;籠式主桅;副炮安裝在艏樓甲板上;採用電氣推進的動力系統。

主要改進了火力和防護力。美國在獲得日本海軍長門級的情報後,換裝了更大口徑的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由於火力加強,防禦也相應加強來抵禦敵方相同口徑炮彈的攻擊。

其餘各方面均與田納西級相似。動力方面還是沒有得到軍方的重視,最大航速只有21節。該級艦在1930年代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加強防空火力並加裝5英寸高炮。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同級艦3艘:科羅拉多號(Colorado,BB45)、馬里蘭號(Maryland,BB46)、西弗吉尼亞號(West Virginia,BB48)。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計劃建造4艘,三號艦華盛頓號(Washington BB47)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而終止建造。

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與日本的兩艘長門級戰列艦、英國的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等7艘當時擁有最大口徑火炮的戰列艦,被各國海軍界人士稱為"Big 7"。

1942年科羅拉多號、馬里蘭號拆除後部主桅並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日本海軍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時擊沉的西弗吉尼亞號1943年打撈出水進行改裝,拆除前後主桅,艦體上層建築徹底重建。

科羅拉多號1941年6月25日啟航到西岸西雅圖Puget Sound海軍船塢進行維修,在那裡一直到1942年3月,所以避開了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的襲擊。

1940年,馬里蘭號隨太平洋艦隊移師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馬里蘭號上一名水手正好在高射機槍旁邊寫信,日本飛機發動襲擊,這名水手立即開槍射擊,並擊落了一架飛機。

由於馬里蘭號停在俄克拉荷馬號的內側,所以沒有受到魚雷的襲擊,但有兩顆炸彈擊中馬里蘭號,並且一顆穿透了甲板在機艙內爆炸,致使馬里蘭號發生縱向傾斜。

馬里蘭號於12月底返回Pudget Sound 進行大修和現代化改裝 。馬里蘭號1942年初就返回珍珠港,但由於速度跟不上艦隊航空母艦,在中途島戰役中只能作為後備力量。

1944年10月,馬里蘭號參與了收復菲律賓的戰役。在萊特灣海戰中的蘇里高海峽夜戰中,馬里蘭號和其它5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藉助雷達殲滅了從南路進攻萊特灣的日本艦隊。

1940年,西弗吉尼亞號隨太平洋艦隊移師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西弗吉尼亞號停在福特島F-6位田納西號的外側。

西弗吉尼亞號左弦共中了7條18英寸的魚雷和數顆炸彈,幸好其水密性較好以及指揮官及時打開了右側的注水閥,使西弗吉尼亞號坐沉海底,避免象俄克拉何馬號一樣傾覆,亞利桑那號彈藥庫爆炸也殃及西弗吉尼亞號,艦長宣佈棄艦,艦上的大火到第二天才撲滅。

西弗吉尼亞號在西海岸進行了徹底的改裝。拆除前後籠式主桅,採用塔式桅,上層建築被拆除徹底改造重建,並加裝了大量的高射炮。改裝後西弗吉尼亞號已面貌一新。

1944年9月西弗吉尼亞號回到珍珠港,趕上的第一場戰役就是收復菲律賓的戰役。除了火力支援和護航外,西弗吉尼亞號也參加了萊特灣海戰中蘇里高海峽的戰鬥。西弗吉尼亞號參加了隨後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

標準排水量32500噸,滿載排水量38400噸;艦長190.3米,寬29.7米,吃水11.6米;8座鍋爐,兩座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驅動;最高航速21節,續航力9700海里/18節;編制2100人。

4座雙聯裝Mark 1型406毫米主炮;12門127毫米副炮;127毫米高平炮(第二次改裝,8×2),40毫米高炮32-44門,20毫米高炮60門。

裝甲防護:水線343毫米;隔艙343毫米;炮塔正面457毫米,側面後方229~254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