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臂圍遲遲不漲是健身愛好者們最苦惱的問題,採用各種方法訓練手臂,卻絲毫不見起色。有很多健身“老鳥”訓練數年臂圍卻未達到40cm。沒錯,臂圍的大小和訓練年限的關係不大,它和胸背等大肌肉群不同!大肌肉群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很難堆起肉量,而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都是小肌肉群,只要足夠重視,使用正確的方法訓練,短時間內就能夠突飛猛進。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奧特曼的手臂

手臂緯度在健身中的重要性

大眾對健身人群的衡量標準很簡單,首先看你有沒有6塊腹肌,再看你有沒有斯瓦辛格般發達的手臂,只有當你的手臂緯度能有正常人的兩個那麼粗,那你才能成為大眾眼中的“肌肉猛將”。

業餘愛好者之間的相互比較,最常見的也是比較臂圍大小,即使眾多健身大咖都表示新手不需要單獨訓練手臂,只要在胸背大肌群過後帶上幾組動作練習手臂就足夠了,但是健身新手們任是孜孜不倦的練習手臂。

往往身高較高的健身者臂圍增長的速度會比身高較矮的健身者快,但個高的健身者也需要尺寸更大的手臂才能獲得更飽滿的視覺效果。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臂王小李,163cm的升高擁有56cm的上臂圍

手臂是否需要大重量訓練?為什麼你的手臂不好看?

一千個訓練者會採用一千種手臂的訓練方法,就算是奧賽選手的訓練計劃也是千差萬別。國內有位叫做童虎的演員在訓練手臂時就喜歡用200KG的槓鈴做點頭彎舉,但這種訓練方法不建大家嘗試。

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可以用小重量進行大量的練習,如果彎舉的重量太大那就變成全身性的爆發力訓練了。特別是肱三頭肌由比例較高的紅肌纖維組成,多次數的訓練對肱三頭肌成長更加有效。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發達的肱三頭肌會有馬蹄印形狀

很多健身愛好者都會忽略肱三頭肌的鍛鍊,如果肱三頭肌過小,整個手臂的比例會失調,在展示肱二頭肌時會顯得手臂很不對稱。在手臂圍度中肱三頭肌也起更重要的作用,如果只練習肱二頭肌的話,那麼你的臂圍很難超過40cm。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正面之王”凱文萊夫隆的手臂

可以試試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練就“麒麟臂”

超級組是韋德訓練法則中最出名的一條,把兩個功能相反的肌群放在一起訓練,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數的超級組都不適合健身新手,比如胸背肌群的組合,兩個大肌群放在一起訓練足以讓80%的訓練者吃不消。

但手臂卻是例外,因為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是小肌肉群,只要合理安排,健身新手也能通過超級組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牧師凳彎舉

手臂訓練動作該如何安排?

超級組對體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把兩個大強度動作安排在一起,會把你練的上氣不接下氣。而如果把兩個動作隨意安排在一起,那將不會起到好的效果,分享一個十分有效的超級組計劃:

在熱身以後第一個動作,槓鈴彎舉10次

第二組動作,啞鈴交替彎舉24次加龍門架繩索下壓15次

第三組動作,牧師凳彎舉15次加啞鈴過頂的臂屈伸12次

最後一個動作,仰臥槓鈴臂屈伸10次

這個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並沒有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全程結合在一起訓練,而是把大重量的槓鈴彎舉和仰臥槓鈴臂屈伸至於超級組之外,所以這個計劃較傳統的超級組計劃更加輕鬆,十分適合訓練年限不長的健身愛好者使用,筆者也是使用這個計劃讓臂圍超過了45CM。

健身達人經驗分享:手臂超級組訓練計劃,讓臂圍輕鬆達到45cm

手臂除了單獨訓練之外,大肌群訓練過後可以安排一個加強弱點區域的動作,比如二頭肌峰不夠高聳,可以練完背後加上幾組集中彎舉,改善手臂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