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你會”背後鞠躬“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夸人要在第三個人面前誇他才是最有效果的,也就是背後夸人。

那麼你聽過背後鞠躬嗎?在人際心理學中,有一種被稱為“背後鞠躬”的勸說術,讓第三者佯作無意地向對方道出你的善意或友好的想法,往往能夠讓不睦的職場人際關係來個大轉折。舉個例子:

張先生是某公司的高層主管,有一次,有人在張先生面前搬弄是非,說張先生的個人助理小王曾罵張先生是個該死的傻瓜。誰知,張先生聽了以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平靜地說:“如果他說我是個該死的傻瓜,那麼我很可能真的是,因為他辦事一向都很認真,他說的十有八九都是正確的。”張先生的這番話很快傳到了小王的耳朵裡,小王聽到他人轉述過來的這些話的時候,感動極了。他在第一時間內跑到張先生面前,向張先生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從此更加盡心盡力地輔助張先生工作。張先生正是利用了“背後鞠躬”的方法使小王改變了態度。那麼為什麼“背後鞠躬”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呢?

職場中,你會”背後鞠躬“嗎?

看完故事,應該理解什麼是”背後鞠躬”了吧?

心理學家認為,與當面表達善意相比,“背後鞠躬”往往能夠使不睦的關係產生更加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1)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遵循“相悅定律”。相悅定律即誰喜歡你,你往往就會對誰報以同樣的好感。因此,當你向對方“鞠躬”的時候,往往能夠換回對方的“鞠躬”。

(2)採用“肖後”的方式,能夠繞過對方的心理防備區。如果你親口向對方表達善意,即使你完全是出於真心的,也很有可能被對方冠以“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之名,進而對你所表達的善意產生排斥,甚至加重心理防備,使得你的善意完全失去效用。相反,如果信息是從第三者口中獲得的,對方就不會懷疑其可信程度,因為對方會想:“什麼好處也撈不著,他沒有必要對我說謊。”因此,藉由第三者向對方傳遞善意,能夠使得你的誠意顯得更加真誠、可信。

(3)防止對方的負面“自我概念”產生消極作用。在職場交往中,很有可能對方對你的敵意是出自於他對你的羨慕或者忌妒。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對自己的“自我概念”持負面態度,即認為自己的形象不好,不值得他人喜愛。如果對方有這樣一種心理,你向對方說“你很好,我喜歡你。”對方很有可能認為你在消遣他,進而使關係更加惡劣。

職場中,你會”背後鞠躬“嗎?

此外,心理學家還指出,當人具有正面或中性的“自我概念”時,會對他人的善意報以同樣的善意。然而,當人具有負面“自我概念”時,“相悅定律”的效果會大大降低。採用第三者轉述的方式,就能夠穿過對方的這個消極關卡。因為,他面對的對象是第三者,而他在第三者面前是不會有負面“自我概念”的。

在處理職場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如果對方的敵意不是源於彼此的利害得失,“背後鞠躬”策略都能有效化解對方的敵意。

職場中,你會”背後鞠躬“嗎?

總之,如果對方是因為討厭你才敵對你,又或者是因為忌妒才敵視你,那麼,借第三者來傳遞“喜愛、友善”的信息,告訴對方你“欽佩他、羨慕他、尊敬他”,往往能夠給彼此的關係帶來轉機,有效地化解對方的敵意。

其效果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