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載具前瞻

讓北約膽寒的“農夫”——米格19戰鬥機

SM-1(I-340)計劃

1950年,蘇聯政府命令米格設計局研製一種飛行速度能夠超越音速並且航程要大於該設計局以前研製的所有戰鬥機的飛機。在此之前,雖然單發的米格-15LL和一些米格-17的試驗型號可在短時間內作超音速飛行,但是它們都無法持續保持這個速度。於是米格局提出了SM-1雙發超音速戰鬥機的驗證機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如何持續進行超音速平飛和超音速飛行所帶來的操縱問題,正是這項計劃最終導致了著名的米格-19戰鬥機的誕生。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米格-19簡介

米格-19戰鬥機是前蘇聯米格設計局研製的最後一種傳統後掠翼佈局的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從很多方面來看,米格-19在當時都是一種非常出色的戰鬥機。它有著驚人爬升率,這是當時西方任何一種戰鬥機都無法比擬的。

以米格-19當時的主要對手,西方國家中第一種實用的超音速戰鬥機――美國北美公司研製的F-100“超佩刀”式戰鬥機來說,其爬升率、平飛速度、著陸特性等方面都被米格-19遠遠的甩在了後頭。

在那一段時間內蘇聯戰鬥機不僅達到了西方的標準,甚至超越了其老對手美國,這對於航空工業長期以來落後於美英德等航空強國且剛剛經歷了衛國戰爭、百廢待興的前蘇聯來講是一項非常偉大的成就。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蘇聯國土防空軍裝備的米格-19)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性能特點

米格-19的機身蒙皮材質為鋁質,尾噴口附近使用少量鋼材。米格-19翼展19米,採用後掠翼設計,機翼前緣後掠角58°,在離翼尖約1/4處變為55°,兩翼上各有一具翼刀,高32釐米。該機機身可拆分為由進氣道和其後的管道組成的前部與機身後部,兩部分通過4個可快速拆卸的螺栓相連接。該設計使系統的維護與檢修更為容易。

米格-19採用機頭進氣設計,部分機型在進氣口上方有裝有雷達的錐形整流罩,或在進氣口內有整流錐。不同標準的米格-19使用不同的發動機,為莫斯科圖曼斯基設計局(今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科技聯合體)的RD系列。

早期的米格-19並未裝備雷達,一些截擊型米格-19裝備有PR系列雷達。

米格-19具有極為出色的機動性,特別是在爬升率方面。米格-19爬升至10,000米高度只需66秒,爬升至15,000米高度也僅用3分30秒,而同時期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爬升至10,500米高度需要將近4分鐘。米格-19也有較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其最大升限為17,500米,可在10,000米高度以1,451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米格19三視圖)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戰鬥歷史

作為一種對付50年代初期出現的西方超音速戰鬥機威脅的過渡機型,米格-19的生產數量遠不及米格-15和米格-17,而且在一線服役的時間也很短。就算如此米格-19還是參加了多場戰爭。

在越南戰場,米格-19贏得了駕駛著比其先進得多的戰機的美國飛行員的敬佩。靠著傑出的機動性能和爬升率,越南空軍的米格-19成了參戰美國飛機的“致命殺手”。

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裝備了大量的米格-19和F-6(中國產殲-6)與以色列空軍相對抗。

在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中國產F-6與印度空軍裝備的米格-19後繼型號米格-21戰鬥機展開了激烈的空中對抗,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的F-6多次擊落印度戰鬥機,在空戰記錄上佔據了上風。

1964年,蘇聯飛行員駕駛的米格-19還在民主德國上空擊落了一架美國RB-66C偵察機。1955年5月1日,米格-19還參加了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上空攔截鮑爾斯駕駛的U-2偵察機的戰鬥。

此外,中國產的殲-6戰鬥機在其國土防空作戰中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蘇聯首款全天候超音速戰鬥機

—米格19P

(北約代號:“農夫-B”)

在裝備雷達的米格-17PF進入蘇聯國土防空軍服役後不久,蘇聯人就發現這種飛機的性能不足以攔截英國的堪培拉PRIII和美國的RB-57D偵察機。這些飛機經常滲透入蘇聯和東歐上空窺視華約的一舉一動。在50年代初期,蘇聯沒有一種武器可以對付這種“超越飛行”。同時來自朝鮮戰場的蘇軍飛行員也報告說,當美軍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改為夜間轟炸時,米格-15無法發現並攔截他們,這促使蘇聯需要加速發展一種全天候的截擊機。

當時,蘇聯政府對發展一種裝備雷達的超音速全天候戰鬥機計劃給予了高度關注,米格設計局隨即開始了代號:SM-7(米格-19P)的研製計劃。但對與米格設計局來說,SM-7計劃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將沉重的RP-1“祖母綠”雷達安裝到飛機頭部。在經過一系列的改裝調試和實驗飛行後,從1955年開始GAZ-21廠開始生產代號米格-19P雷達截擊機。

米格-19P是蘇聯第一種實用的全天候超音速戰鬥機,該機一經生產就立刻裝備給國土防空軍的截擊機中隊並且部署到蘇聯國內的敏感地區附近以攔截西方偵察機的“超越飛行”。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蘇聯國土防空軍的MiG-19P)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主要型號及服役國家

主要型號:

米格-19:

最初生產型米格-19,內部編號“型號25”,北約稱“農夫-A”。裝備兩門N-23機炮與一門N-37D機炮,還可掛載8枚S-5M空對空火箭或S-5K對地攻擊火箭。垂尾指示燈上裝備有Syrena2雷達警告天線和SRD-1“Konus”測距儀。

米格-19P:

1955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B”,在機鼻處裝備一具RP-1“綠寶石”雷達,具有發射R-3(北約稱AA-2“環礁”)導彈的能力。

米格-19PG:

米格-19P改進型,裝備有“地平線-1”地面控制數據鏈。

米格-19S:

米格-19P改進型,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稱“農夫-C”,是產量最多的一種米格-19。加裝一具“Svod”遠程導航接收機。使用全動水平尾翼,加裝了減震器,以防止在亞音速下的震顫。

米格-19R:

偵查型米格-19S,機鼻處的機炮更換為照相機,採用升級後的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

米格-19F:

使用RD-9BF-1發動機提供動力的米格-19S。

米格-19SV:

高空截擊型米格-19,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用於擊落北約的偵察氣球,1956年12月6日創下20,740米(68,045英尺)的高度紀錄。

米格-19SVK:

米格-19SV使用新式機翼的改型,升限較米格-19SV略有提升,未大規模生產。

米格-19SU(SM-50):

用於攔截U-2的高空截擊型米格-19,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但因高空操作性能不佳,容易進入尾旋狀態,最終項目被取消。

米格-19PF:

裝備了雷達的單座全天候截擊機,少量製造。

米格-19PM:

1956年開始裝備部隊,拆除了機炮,裝備4枚K-5M導彈(北約稱AA-1“鹼”)。

米格-19PML:

米格-19PM改進型,裝備有“Lazur”地面控制數據鏈。

米格-19PU:

裝備有液體燃料助推火箭,與米格-19SU相似。

米格-19PT:

單座型米格-19,裝備4枚R-3導彈(北約稱AA-2“環礁”)

米格-19M:

由米格-19與米格-19S改裝的靶機。

試驗機:

SM-6:

2架米格-19P改造的K-6導彈與“Almaz-3”雷達的測試平臺。

SM-12:

米格-21原型機,共生產4架。

SM-20:

Kh-20巡航導彈(北約稱AS-3“袋鼠”)的測試平臺。

SM-30:

裝備有PRD-22助推火箭的零距離起飛(ZEL)試驗機。

SM-K:

K-10巡航導彈(北約稱AS-2“鮭魚”)的測試平臺。

其他國家生產的米格-19:

S-105:

捷克斯洛伐克通過許可證生產的米格-19。

殲-6:

中國以米格-19為藍本建造的米格-19。

強-5:

殲-6的對地攻擊改型。

服役國家:

米格19及各類改進/仿製型號在包括:蘇聯;中國;越南;埃及;巴基斯坦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在內的20多個國家的空軍中服役。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毛熊家的紅色“眼鏡蛇”

—R-3S空對空導彈

北約代號:AA-2“環礁”

當R-3S(AA-2“環礁”)導彈研製成功後,米格-19P也開始裝備這種導彈。為了攜帶這種導彈,米格-19P在每個翼下安裝了一個掛架和導彈發射軌,但是由於米格-19P裝備的PR-5雷達與R-3R半主動無線電制導導彈互相干擾,該機只能攜帶R-3S紅外製導導彈。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掛載R-3S導彈的MiG-19P)

不過說起來,R-3S的研製過程真說的上是一波三折:

研製過程

1958年 9月 中國大陸某軍用機場

一批剛在溫州灣上空結束了同中國臺灣國民黨空軍F-86戰鬥機空戰的人民空軍殲-5戰鬥機正在準備降落,特別是其中的一架在交火中受了比較嚴重的損傷。

當該架戰機搖搖晃晃的著陸,停穩在停機坪後,等候在一旁的地勤人員們發現在飛機的機尾處赫然插著一枚因彈頭技術故障,命中卻未爆的美製“響尾蛇”AIM-9B導彈。

因當時技術有限,中方在確認無法自行仿製後,隨即將實物樣品轉交蘇聯方面。

1959年 蘇聯第134實驗設計局

蘇聯方面在接收到樣品後,立即安排由伊凡·託羅波夫領導的第134試驗設計局進行研究-仿製-生產,除了來自中國的樣本外,瑞典空軍上校斯泰格·溫納斯特羅姆提供的完整設計圖與發射裝置對蘇聯在仿製該導彈上有極大幫助。

1960年 蘇聯某軍用機場

第一枚以逆向工程仿造的R-3導彈在改裝的米格-19戰鬥機上進行了飛行試驗,稍後也在米格-21的原型機Ye-6T上進行了測試。該彈第一個型號於1960年投入生產,正式系統代號和編號分別為К-13(K- 13)和Изд.310(Izd.310),空軍使用代號為P-3(R-3),並於1961年進入蘇聯前線戰術空軍服役。

1961年 土希諾空軍機場

在1961年7月9日,攜帶R-3S空空導彈系統的米格-21戰鬥機首次在土希諾空軍機場舉行的航空節飛行表演中露面。隨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導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2“環礁” 。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主要生產型號

AA-2主要有三種生產次型。

AA-2

蘇聯編號為R-3S(S代表俄文中的量產)/K-13。R-3S是該系列的第一種量產型號,並且成為米格-21戰鬥機的標準配備。

R-3S在外型上與AIM-9B非常相似,但諸多初期的設計缺陷導致AIM-9B無法與R-3S相比。雖然尋標頭同樣採用沒有冷卻的設計,只有在目標尾部很小的範圍能才能鎖定,但總體性能上R-3S稍高於AIM-9B。

AA-2C

蘇聯編號為R-3R/K-13R。除了火箭發動機、控制面與彈頭以外,整顆導彈採用完全不同的設計。導引方式改採半主動雷達導引。可攻擊的角度也擴大為全向位,不受到只能在尾部的限制。

AA-2D

蘇聯編號為R-13M/K-13M,是AA-2系列的最後一種次型。尋標器改用新設計與液態氮冷卻,效果比AA-2要好,不過還是必須在目標的尾部才能夠發揮作用。雖然彈體長度比AA-2要短,可是火箭發動機提供幾乎是AA-2兩倍的推力。火箭燃燒時間為3.3到5.4秒之間,可控制的飛行時間為55秒。

AA-2D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能夠對付發出高熱量的小型地面目標。

結構及性能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1艙為被動式紅外導引頭艙,內裝反射式光學系統、圓形玻璃片調製盤、硫化鉛目標熱輻射接收器、三自由度陀螺目標位標器等,只能在晝間、晴天和偏離太陽角度大小 20°的條件下工作,位標器最大偏轉角±28°,制導時間21s。

2艙為艙機和能源系統艙,內裝雙控制通道艙機、驅動艙面偏轉和渦輪發電機的燃氣發生器、供給導彈單相交流電的電磁感應渦輪發電機。

第3艙為戰鬥部艙,內裝黑索近、梯恩梯和鋁粉混合炸藥,殼體爆炸形成的破片數量超過1000塊,破片飛散角 10°~16°,有效殺傷半徑9~10m。

第4艙為紅外近炸引信艙,內裝敏感目標熱輻射的光電組件、熱敏化學電池和保險執行機構(與觸發引信共用),重量為3kg,只能在距目標距離9m以內、相對速度150~800m/s、交會角0°~30°的條件下工作。觸發引信共有4個由鋼製切刀和繞在切刀上的絕緣導線組成的信觸發器,分別裝在導彈的4片控制舵面後緣,導彈命中目標時該導線被切斷,保險執行機構接通引爆電路,電雷管引爆戰鬥部。

第5艙為火箭發動機艙,內裝帶八角星形內孔的單根圓柱形藥柱,其端面和外表面有包覆層,重量36kg,燃燒時間超過1.7s,總衝量38kNs。4片穩定彈翼固定在第五艙後部外表面,與4片控制舵面串列配置。

服役經歷

R-3及各類改進/仿製型號在包括蘇聯;東德;中國;越南;埃及;印度;阿富汗等20多個國家的空軍中服役。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戰爭雷霆中的米格19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米格-19PT在戰爭雷霆中為全新的VI級10.0權重的銀幣機。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性能方面:

在白板時,米格19PT就可以飛出1386千米/小時的最大速度並且還能以114.6米/秒的效率進行爬升,簡單來說:爬個萬米高空也就分分鐘的事兒。

機載武器:

米格19PT裝備了2門備彈140發的30毫米NR-30機炮,每秒投射質量為13.48千克/秒。

同時機體兩側的機翼上可分佈掛載1枚R-3S空對空導彈。

注:實際上米格19可以掛載4枚R-3S。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R-3S空對空導彈(測試服數據))

載具前瞻:讓北約膽寒的“農夫” 米格19戰鬥機

結語

相信在不久到來的戰爭雷霆1.85版本中,我們就可以駕駛著掛載了R-3S的米格19戰鬥機,自由翱翔在天空中,守護著偉大的蘇維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