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汝州北部陵头乡与骑岭乡交界,有座脾山,当地人也称庇山、牛脾山、牛庇山。在陵头境内,还有数座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低山,其山名也均以牛的器官而称之,如牛头山、牛肋巴山、牛蛋山等,据说是以其山形似而得其名。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庇山地理位置险要,矗立在古都洛阳南部关口内,自古都是京畿之地。如果将华夏大地比作一个人,洛阳古都则是首脑,从地图来看,洛阳以东是口鼻正面,洛阳以南狭长地带恰恰是脖颈、咽喉之地,庇山就像这个隆起的喉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山上有朱元璋时的擂鼓点将台,现有某部驻守,是师教导、演习的场所。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在这些低山中,以脾山名气最大。牛脾山主峰分前山后山,共有四座山峰,最高海拔487.1米,在四座山峰的西北峰之上,有座刘仙姑庙,庙旁有座古塔,很远就可以看到。而在东北峰顶,则有刘禹锡祠堂,如今在其旁又有人建起了毛泽东的纪念堂。当地有刘仙姑坐前山,其父坐后山的说法。前后两山相距200米,呼喊可闻其声。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脾山塔就在西北峰顶,是一座五级四边形塔,从塔的形制及建材来看,当属明清时期建造,与当地所称的唐代古塔相去甚远。由于其旁历史上一直有刘仙姑庙,如今虽然在塔旁重修的多座庙宇,但仍可以在山顶空地看到有古代庙宇所遗留下来的础柱,所以当地也有人称此塔为刘仙姑塔,可能是以讹传讹,认为刘仙姑为唐代人,其塔也为唐塔了吧。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关刘仙姑的故事和传说就不断地传到我的耳边,有母亲说刘仙姑又托梦如何如何,有村人们说,刘仙姑庙发生的什么什么事,也有有关刘仙姑如何显灵了等等之类的神异之事。说实话,这些故事带给我的,只是对于刘仙姑的神秘和敬畏,同时对于位于我们村后庇山山后的那座刘仙姑庙,也产生了敬畏之心。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在山南是一条大概为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脊,有三个山头。在这条山脊的北面,还有两个山头,其中一座山头上建有一座古塔,在我们这边,由于有这条山脊的遮挡,如果位置不好,很难看到那座塔,但当走到合适的位置时,那座塔便会从中间山凹处显现出来,由于视觉误差,会让人以为是在山凹处又起一峰,塔就在南面山凹的峰顶上一般。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虽然山在村后,但由于坡度较缓,如果走到山脊的话,也需要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如果到山后的那两个山头上,就要先爬过南面的山脊低凹处,然后下到与后面两个山峰之间的沟底,再爬到后面的山头上,不仅颇费力气,对于年小的我们来说,更没有什么意义。再加上种种有关刘仙姑的传闻使我们从小就对那里产生出一种神秘敬畏之心,所以直到我长大上了大学,也没有登上过山后的那座山头,更没有造访过刘仙姑庙。于是,这座刘仙姑庙就一直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神秘莫测的印象。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她是谁?她为什么那么神通广大?她怎么会能对我们这里的人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 终于在前几年一次回乡探亲时,我登上了山顶,下到了两山之间的“夹山沟”底,又登上了后面的那两座山峰。这次回家过节,又在初一那天到了那里,看到的一切,让我倍感吃惊。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在西峰峰顶,一座古塔耸立在那里,那就是我小时候看到的后山上的那座古塔,由于山峰陡峭突出,塔又建在峰顶,因此显得格外高耸。在古塔下,有近些年恢复重建的房子,红砖青瓦,有的还用上了水泥预制板。房子里面,无一例外地供奉着刘仙姑的塑像。原来,在我小时候就一直敬畏着的刘仙姑庙,就建在了这里。在山峰的西面,我还看到了一些建筑的柱础,想来过去的刘仙姑庙规模一定比现在恢复起来的更大。古塔共五层,走近古塔查看,没有看到塔上有任何铭文,塔的建筑工艺似乎也比较粗糙,塔刹可能是前些年新修的,用的材料都是现在才有的材料。有人说塔是唐朝时建的。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绕到塔西的房子前面,廊下立着几通石碑,其中的一通石碑上的碑文告诉我,刘仙姑原来就是刘禹锡的女儿。这让我联想到,刘禹锡曾在我们那里做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刺史,说刘禹锡在这里的故事,似乎也符合历史真实。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碑文说,刘仙姑原名刘秀英,别名聪慧,俗名仙姑,生于818年。834年随父从苏州至汝州。在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适逢汝州大旱,数年不雨,刘禹锡即于此山峰顶设坛祭天祈雨,由于祈雨不至,自己堆薪欲自焚以表心迹。其女救父心切,推开父亲,扑向火海,此举感动上苍,细雨三天,大旱解除。乡人为了纪念仙姑义烈之举,捐款捐物建塔修祠,每逢清明前往祭奠者数以万人,香火极盛。以后一直香火不断,并传说在此地烧香极为灵验,不管是求子祈雨求福求财无不灵验,因此尽管地处山峰之巅,前来烧香的人仍是络绎不绝,而在其周围之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神迹和传说也就随处都是了。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下了西峰,再上东峰。更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东峰最宏伟也是最前面的建筑,是“毛主席纪念堂”,原来是前几年由山北陵头村民高红军牵头所建。大殿里供奉有高大的毛泽东塑像,在这里也见到不断有人在塑像前跪拜嗑头,向伟人表达敬意。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在纪念堂后面,还有数座房屋,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其中有个三皇殿,里面供奉着三皇老祖,还有一个“大堂”,里面供奉的就是刘禹锡了。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看过之后,让我感慨万千:身为汝州人,又出生于庇山脚下,却不知与唐代大诗人有着如此密切而又深厚的渊源。但查汝州市志,对于刘禹锡任汝州刺史时的记载却颇为简单:“大和八年(公元834年),七月十四日,大诗人刘禹锡出任汝州刺史,次年十月二十三日调任同州刺史。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刘在汝州期间,多次在望嵩楼上宴客赋诗(他的《送寥参谋东游》一诗,就是作于汝州:“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东道诸侯皆故人,留连必是多情处。”),还经常与闲居在洛阳香山的白居易唱和诗词。宰相李德裕也曾来汝州访问刘禹锡,盘桓数日后离去。”至于刘任汝州刺史时,汝州是否有大旱,并无记载,而刘仙姑之事,更了无踪影。不知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还是真有其事而未加记载了。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不过在刘禹锡出任汝州刺史之前任苏州刺史时,正是在当地遇到了一场大火灾之后,刘在那里察视灾情,赈恤灾民,带领百姓恢复生产,做了一件大功德的事情,被当地人怀念,把他与曾作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和白居易一起,称为“三贤”,还建了一座“三贤堂”岁时致祭。从这件事来看,他有可能在汝州也做过为百姓祈雨之类的事情。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汝州的这个仙姑庙,竟然和大文豪刘禹锡有着深厚渊源|郑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