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大师“两班倒”花半年打磨6.8吨巨石,价值数千万,却被赠送


曲散人尽情犹在,悲欢离合话世事,欢迎各位“小主”来到裕丰人间说。古人常说“文房四宝”,每一种“宝”都有着诸多的文化、历史以及产地。凡历史“骚客”对这四者都极具喜爱,尤其是端砚,北宋著名书法大家米芾就是其中之一。而到了近代,在米芾书法公园就有着一方“端砚”,这方端砚重达3.8吨,价值数千万,13名大师“两班倒”花半年打磨原石才制造成如今“砚王”的样子。

这方“砚王”的原石曾是一整块石材,重量达到6.8吨之多,被肇庆端溪的一位收藏者持有。因为本身“端砚”的价值,再加之位于肇庆端溪的“宋坑”的被封禁,所以说这颗巨石的本身价值就达到了千万。而说到为什么端溪的这颗巨石会在丹徒出现呢?

这要归功于一位旅居广东肇庆、且在当地十分有影响力的镇江丹徒高桥籍刘姓社会贤达。刘姓贤达在回乡祭祖时,到米芾书法公园参观,看到公园秀美景色和米芾众多书法古迹后,就想着做点贡献。

而“米芾”又十分的喜好端砚,于是在他的全程参与和支持下,将这块巨石进行了打磨。请了13位国内两个流派的顶级制砚大师,分成‘两班倒’,不分昼夜的打磨这颗巨石,更是在上面绘有精美图案。在雕琢过程中,无意中从此端砚中发现“石斑”,此斑在制砚业内俗称“砚眼”,从而提升了其价值。有了如今的高2.25米、宽1.85米、厚0.38米,重达3.8吨的中国“砚王”。

在这方端砚被制作完成之后,它作为肇庆和丹徒两地的“文化交流使者”,被赠送给了镇江丹徒米芾书法公园。如今这颗“端砚”成为了米芾书法公园的标志性的建筑物,为此公园平添了一份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