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

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

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6月23日上午,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市文旅局承辦,蘭州市圖書館協辦的《金城講堂》專業類講座在金城大劇院舉行,本次主講嘉賓是著名文化學者,文化批評家朱大可教授,在題為《中國人的慾望、焦慮及其療愈》的大型講座中朱大可教授從文化視角審視社會,分享自己對當下社會文化現象的思考和理解,並獨闢蹊徑站在文化批判視野的角度,用獨特的話語方式—— " 朱語 " 深度解析了中國人的慾望、焦慮及其療愈等現實話題,和大家一起探究文化對社會和人的互動作用。

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朱大可,1957年生於上海,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學者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批評家之一。現任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廈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新世紀》週刊、財新網專欄作家。朱大可在中國文化界享有盛名。他思想前衛、睿智,話語閃耀著理性、激情和啟事的光輝。他學識淵博,紮實的學術功底以及守望文化現狀的理性和深刻,對當代文化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2006年9月號《鳳凰生活》雜誌,推出“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朱大可入選,被譽為“中國文化守望者”。

講座期間朱大可教授在談到中國人的慾望時說:“講到中國人的慾望,我還得回過頭來講‘四大名著’。其實中國歷史上文學名著遠遠不止這四部,只要對文學稍有研究就會知道,比這個更牛的小說多的是,比如《東周列國志》《三言兩拍》和《聊齋志異》。但為什麼它們沒有列入‘名著’呢?這是因為它們全是短篇,慾望敘事比較分散,這篇表達這個慾望,那篇表達那個慾望,不好概括,不容易被讀者投射。長篇小說就不一樣了,人物相對比較集中,從頭貫穿到底,很容易被投射,所以才會有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其中,紅樓夢是貴族逆襲,其他三部,全部說的是屌絲逆襲。”

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

朱大可教授與您一起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慾望、焦慮等現實話題​​朱大可教授 還將中國人現在面臨焦慮分為,退休生活保障焦慮、健康醫療保障焦慮、教育競爭的焦慮和關於財富的總體性焦慮等四大焦慮。最後,朱大可教授說道:“一方面是日益嚴重的慾望焦慮,一方面是文化療愈能力日益的低落,中國文化危機部分源於這兩者之間的尖銳矛盾。可以肯定,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文學,都不足以來療愈我們日益擴大和深化的內心痛苦。在抵抗焦慮方面,我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據悉《金城講堂》是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大型文化惠民活動,包括《金城講堂》大型講座、《金城講堂》小型講座、《金城文化沙龍》、《金城文學時間》等一系列子項目。活動啟動以來,始終堅持“文化蘭州,全民共享”的宗旨理念,致力於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為金城群眾開出了一張“週週有講堂,月月有精彩”的文化菜單。今後,《金城講堂》將邀請更多的宣傳部門、單位參與進來,邀請更多的學者專家走進蘭州,共同讓文化溫潤城市,讓文明涵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