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房企發家史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我們的時代迷上了速度魔鬼,由於這個原因,這個時代也就容易忘懷。

——米蘭昆德拉

中國房地產,就像一個大染缸。

不論你來自何種階層,從事何種職業,只要摸準了它的特定歷史週期,踩對了它的風口,果斷跳進這個它的大染缸,就可能敢叫日月換新天、撼動命運轉盤。

縱觀王石、許家印、宋衛平、王健林、楊國強、潘石屹、孫宏斌、馮侖、吳亞軍、許榮茂等地產大佬的過往與成就,不由得令人感嘆:他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時代待他們如初戀,只要他們勇敢,便無條件地接納他們。因而無論是販玉米的,還是燒鍋爐的,抑或做編輯的,都能成為時代佼佼者。

俱往矣,浩浩蕩蕩地產四十年,風流人物不計其數。前三十年,地產黃金年代,是這些赫赫有名的地產大佬們的江湖;後十年,地產白銀時代,其實也湧現出很多地產大佬,他們是新時代的佼佼者。

所以,我們今天來聊這樣一個話題:地產白銀時代,那些三四線城市崛起的房企和它的創始人們。

1.踩雪球的BOSS強

說到三四線房企崛起史,必然繞不開一個靈魂性人物:BOSS強,也就是18歲之前沒穿過鞋的楊國強先生。為了以顯禮貌有趣,我下文都稱他為BOSS強。

出生於1955年的BOSS強,曾經像中國同時代數以億計的農民一樣,有著忍飢挨餓、吃糠咽菜的苦難記憶。當一個人內心的苦難記憶累積到一定程度,那麼這些苦難記憶就會歷練他的人格、他的信念,不斷激發他去撬動命運的轉盤,扭轉命運的乾坤。

BOSS強,便是如此。

如今很多沉迷於抖音小姐姐、快手小哥哥的年輕人之所以人生沒有未來,究其原因就是活得太幸福,他們應該集體被遣送到工地搬磚,以便為人生適當注入一些苦難記憶。

BOSS強作為一個淳樸的農民,為什麼能帶領碧桂園從三四線城市,一路打怪升級到“宇宙房企”呢?難道是因為他那雙銅澆鐵鑄般的大腳嗎?

當然,不是。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boss>

在廣東佛山順德北滘鎮,廣珠高速、東新高速、珠江環繞處,有個約36平方公里的地方。它的境內有兩條蜿蜒的河道、兩座山脈綿延的森林公園,這個地方就是BOSS強的發跡之地,也是他的人生福地。

1992年,BOSS強就是在這片“鳥不拉屎”的土地上開啟了他的傳奇。此後,“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便響遍大江南北。BOSS強在全國各地一邊複製著傳奇,一邊重複著口頭禪: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要建造老百姓都買得起的房子。

十年後。2017年,“三四線之王”碧桂園已在中國的大地上開發了2000多個樓盤,並以總銷5500億元超越了恆大和萬科,喜提“宇宙第一房企”桂冠。它所提倡的“高槓杆、高週轉”模式被眾多房企CEO們視為聖經。

如今,哪怕是在犄角旮旯的村莊,你能看到深入靈魂的、濃濃鄉土氣息的“碧式”牆體廣告語,比如“碧桂園房買的早,媳婦娶得比人好”、“碧桂園房不可少,媳婦不會跟人跑”,都深刻暴擊了三四線老百姓的痛點。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今天,經歷了27年滾雪球式發展,BOSS強像是一個踩雪球的人,雖風光無限,但其實苦不堪言。隨著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快到年屆七旬的他根本停不下來,甚至有些力不從心。

但不管怎樣,BOSS強踩雪球的高超技能,依舊贏得滿堂喝彩、擁躉萬千,尤其那些三四線城市的房企創始人們。

BOSS強的成功,可以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

除了苦難的歲月、時代的機遇外,還與個人性格、城市性格密不可分。BOSS強謙遜好學,勇於接受新事物,是個土生土長的順德人。

順德,曾經的廣東省首富縣,中國民族資本最早就在這片土地上萌芽,曾經中國首個GDP突破千億的縣城。2018年順德區GDP達3163.9億元,連續七年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一位。

2009年,曾有本書叫《可怕的順德人》,書中詳盡介紹了順德所取得的成就,其中談道:這裡有300多家億元級製造企業,這裡是中國專利發明最為繁盛的縣域,這是一個充滿“敢想敢闖、敢為人先”創業激情的地方。

所以,BOSS強的成功,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2.有故事的陳錦石

在中國地產圈,與BOSS強有著相似命運的,其實還有一位地產大佬。

同樣農家苦孩子出身,同樣書讀得不多,同樣早早討生活,同樣包工頭起家,甚至同樣都生了兩個女兒,最後同樣都通過個人努力將公司從三四線城市小房企推向中國一線房企行列,這個人就是中南集團創始人:陳錦石。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這位出生於1962年10月、江蘇南通海門常樂鎮農家的天蠍男,雖然比BOSS年齡小7歲,但入行卻並不晚。同時還有著天蠍座特有的精明、踏實和高情商,這些特點在他後來的創業路上,都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1992年,當身為包工頭的BOSS強還在為順德北滘鎮某開發商無法支付其工程款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小他7歲的另一個包工頭陳錦石已經在北方的土地上熱火朝天地奮戰了四五年。

1988年,26歲的陳錦石東拼西湊了5000元,帶領28位農民工兄弟,北上山東東營勝利油田,踏上了創業之路。

北方的天氣天寒地冷,他們的工地又在遠郊,沒地方住,只好在凍裂的地面上臨時搭起帳篷,行李在四周一圍,便成了一堵擋風的牆,並在旁邊埋一口鐵鍋生火做飯,這就是陳錦石最初創業的“安樂窩”。

起初,他包下了一幢大樓的粉刷工程,拼體力計工報酬,屬於建築工程裡技術含量最低的工種——清包工。此後,他們又從“清包工”躍級為“分包工”。

1992年冬天,當陳錦石得知山東東營農工商欲蓋一座辦公樓,正在尋找“總包”單位的時候,他決定藉機搏一搏。他試圖和甲方老總接觸,但卻遭到對方冷遇。這時候,天蠍座的高情商就顯現了,他帶著哭腔地向那位上海老總訴苦道:

童年時,我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說好聽點,我是靠東一頓西一頓吃百家飯長大的。說難聽點,我就是個要飯的,直到今天我的記憶裡還充滿了飢餓;少年時,為了生計,我撿過廢品,做過泥工、鋼筋工、木工等各種髒活累活,吃了很多苦;成家後,我本想通過創業改變命運,沒想到卻一路坎坷、不知所措。不瞞您說,我們目前的處境非常艱難,一班子人甚至連下鍋的米都沒有。我那8歲的女兒,本在老家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可我這個做父親的,現在連五塊錢的學雜費都掏不起。

那位上海老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感動得稀里嘩啦,動了惻隱之心,決定為他轉身。

上海老總同意三天之後的晚上在他家裡與陳錦石面談,以避免別人笑話他與無資無質的“游擊隊”來往。陳錦石走後,上海老總擦了擦被淚水模糊了的眼鏡,自言自語道:這年輕人,可真讓人為難哪。

三天後,上海老總可能有些反悔,便故意晚歸以便讓陳錦石知難而退,但陳錦石一行三人卻如約而至。他們站在寒冬的夜裡,望著老總烏燈黑火的家,心拔涼拔涼,不是說願為我們轉身嗎?怎麼短短三天就變卦了呢?世道炎涼啊!繼續守候吧,這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死馬就當活馬醫吧。

他們站在漆黑的樓道里苦苦等待,好幾次差點嚇到了其他住戶。為了避免被人誤以為是小偷,同時也怕被故意躲他們的上海老總看到,只好躲進附近一個公共廁所裡。在雪花紛飛的寒風裡,30歲的創業青年陳錦石看著糞坑裡那一座座像小山一樣被凍得奇醜無比堅硬的屎,想屎的心都有了。

他想起當年最火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主題曲《千年等一回》,不由得在內心哼唱起來:千年等一回,等你回來啊;千年等一回,我無悔啊;是誰在耳邊說,愛我永不變,只為這一句,啊哈~斷腸也無怨。雨心碎,風流淚,夢纏綿,情悠遠。西湖的水,我的淚,我情願和你化作一團火焰,啊~啊~啊~

他邊哼唱著《千年等一回》邊想哭,他恨自己為何不是美女,如果他是美女的話,上海老總還會怠慢他嗎?他恨自己出身不好,如果家境殷實的話,他最起碼可以買點禮品了表心意,而不是現在窮酸地杵在廁所裡。想著想著,他的淚水黯然流下。

就這樣,他淚眼模糊地杵在廁所裡,苦等著上海老總。直到雪花紛飛,落在他們的身上,落在那些又醜又硬的屎山上,慢慢覆蓋了那些骯髒的東西。同行的人開始勸他:下雪了別等了,被上海老總忽悠了。

他卻不為所動,自嘲道:白娘子為了和許仙在一起歷經了艱難險阻,我們為了簽下大單苦等一下人家又何難?再說這個世界沒那麼髒髒,哪怕是廁所,在一場大雪之後也有雪白無暇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心。

眾人執拗不過,只好陪他站在廁所裡淋雪。堅守了兩三個小時之後,上海老總終於回來了,當他看到陳錦石等三個人像雪人一般站立在面前時,他被徹底感動了。

最終,陳錦石承包了這個項目,賺到了第一桶金。

對比當下很多創業失敗者,除了項目不靠譜之外,究其原因是創業不太走心,最終導致沒人願為他們轉身,惟有失敗告終。

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陳錦石和他的公司開始實現跨越式發展,制度規範化、引進大學生、優化員工結構,公司從一個草臺班子一躍成為正規軍。2000年初,中國福利分房制度終止,貨幣化分房方案全面啟動。陳錦石瞅準時代機遇,果斷進軍房地產,並首戰告捷。

2005年,陳錦石以高於掛牌價近3倍價格,拍下南通中央商務區總建超200萬方土地。其中,南通體育會展中心更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等國家級獎項。

中南,由此一炮走紅。

此後,中南實現了借殼上市,並在2016年將總部遷到了上海。2017年、2018年,中南置地銷售額分別高達963.2億、1520.5億,位居中國房企排行榜第18名。這標誌著中南從一家三四線區域房企,徹底崛起成為中國一線房企。

2018年,陳錦石及家族榮登中國富豪排行榜第440名,資產近百億。1992年,那個站在北方寒風刺骨、白雪皚皚廁所裡的創業青年,做夢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中國最有錢的富豪之一,終究是時代成就了他。

3.無所畏懼的楊劍

在中國,論”走南闖北“,你會想到哪座城市?

陳錦石出生的城市南通便是,據悉,南通光是從事建築行業人群就超過了160萬。這些人走南闖北,被譽為”南通鐵軍“。其次,還不得不提的一座城市,就是浙江溫州。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便講述了溫州人經商創業歷程,還原了200多萬溫州人走南闖北的創業路。溫州人被譽為”中國猶太人“,頭腦精明,有膽量、有謀識,中國最早一批炒房客就是溫州人。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所以,在溫州,無論是下到小老百姓,還是上到權貴富豪,骨子裡都有一種天然的”房地產“情結。

於是,一匹來自溫州的房產界黑馬近年來殺進了我們視野,這匹黑馬承載著溫州人對於房地產造富傳奇的新夢想,像一陣黑旋風快速從祖國東南刮向大江南北。它來勢洶洶、去勢匆匆,所到之處皆熱土,它就是如今響徹神州的溫州房企:中梁。

說起中梁,現已無人不曉。但在多年前,甚至三年前,”中梁“這兩個字還只是為少數人所知,為何短短三兩年它能名震神州?它的崛起史究竟有何秘笈?

故事還是要從它的創始人楊劍說起。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論出身,楊劍的出身恐怕要好過中國很多房企創始人。這位出生於1971年的溫州人,雖然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城市中產階級家庭,但並沒有像同齡人那樣過起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人生,而是憑著敏銳的眼光,在1993年便進軍房地產創立了中梁。

這個時候的他,年僅22歲。

據傳,90年代中期,20多歲的楊劍帶領弟弟楊劍平、堂弟楊劍清等家族成員,手握百萬資金去山東搞房地產。不過由於相關經驗欠缺等原因,這一炮非但沒打響,反而令自己身陷泥潭。多年之後,楊劍才從山東的泥潭中解套。

山東傷害了他,但也教育了他:搞房地產不像炒房,是要講究技術含量的。

翻開中梁履歷會發現,從1993年中梁創立,到2001年中梁地產進軍蘇州市場,這中間大概有七八年的空窗期。這一時期,恐怕就是楊劍身陷泥潭的日子。看來,山東在他心底,是個不可說的秘密。

2000年,而立之年的楊劍帶領團隊殺入姑蘇城,成功在蘇州園區一炮打響了中梁首個樓盤華成大廈。彼時的順馳正如日中天、席捲全國,風頭無兩的孫宏斌更是氣焰囂張地放話說,順馳要做全國第一,超越在座諸位,嚇得王石常常夜不能寐。

為了能夠汲取順馳模式的成功經驗,楊劍不惜重金招攬順馳營銷人才,更是偽裝為項目營銷總小跟班,以請順馳項目營銷總吃飯、喝酒、大寶劍的名義,從他們口中”套取“操盤經驗,並迅速在自己樓盤上進行復制。

此後,中梁相繼在蘇州成功開發了中梁·天御、中梁·香緹華府、中梁·億象新天地、中梁·億象城等十多個熱銷住宅、商業樓盤,並在2008年前後一度做到了繼中海、萬科之後在蘇州市場佔有率第三的開發商。

2008年樓市寒冬之後,中梁回撤大本營溫州,開發了首個樓盤中央公館,開始持續本土化擴張;2009年,中梁香緹半島一炮走紅,奠定了中梁溫州一哥地位;2011年,中梁首府創造了浙江毛坯高層最高價,均價接近7萬/㎡……

同年,中梁斥巨資30多億拿下溫州國賓一號南北地塊,彼時的溫州房價高達3萬/㎡,一舉超越北京成為中國房價第一城。

不過,好運不長。當年很快便爆發了溫州高利貸金融危機,出現大量負債溫州老闆“跑路事件”。溫州房價隨即高位回落,三個月下降30%,持續下跌50個月,溫州樓市泡沫自此破滅。

生不逢時的中梁國賓一號,最終只好以略虧代價黯然收場。此後,中梁趁樓市低迷連續抄底溫州土地,逐漸恢復元氣並佔據了溫州樓市的大半壁江山。坊間曾傳言:溫州每賣2.5套房,就有1套中梁的。

2015年,樓市開始復甦。此時中梁掌舵人楊劍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抄底機遇,尤其是那些土地成本較低的三四線城市。他開始摩拳擦掌、秣馬厲兵,首要問題就是儲備糧草,作為背靠中國最大的民間借貸、融資城市,這點問題不大。其次人呢?

他想到了溫州當時最大代理公司啟源。為了拉攏對方董事長黃春雷入夥,楊劍曾多次登門造訪,最終以誠意打動了對方。

2015年下半年,黃春雷攜啟源公司全體骨幹和銷售精英正式併入中梁,並任職中梁控股集團總裁。

有了錢和人的中梁,2016年以平均每週一塊地的速度,拿下近70塊地;2017年又以平均每3天拿一塊地的速度,拿下百餘快地,規模從百億級成倍增長為300億級、800億級、千億級。

2018年,中梁總銷超1200億,躋身中國房企排行榜前20名。到2021年,中梁要實現總銷3000億目標。

短短3年,中梁從溫州走向浙江,從浙江走向長三角,從長三角走向全國,實現了很多房企30年都未實現的夢想,堪稱中國房產界的一股泥石流,令人無不歎服。

2017年11月,楊劍登上胡潤富豪排行榜,以185億身價排名第24位,成為新上榜10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年僅46歲。然而,站在人生巔峰上的楊劍又拔劍向下一個巔峰衝刺:赴港上市。

作為旁觀者,唯祝好運。

4.低調的陳國祥

在浙江,有座縣城很有意思,如果你單獨提它,很可能外省人並不知曉。但你如果提這座城市的一個歷史人物,那幾乎無人不知了。

這個歷史人物就是西施。這座城市,就是人傑地靈的諸暨。從這裡走出來的名人、富豪很多,祥生地產創始人陳國祥便是其中之一。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生於1951年的陳國祥,在經歷20多年走南闖北賣尼龍襪、尼龍絲的人生磨難後,終於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諸暨城有頭有臉的“絲老大”、“萬元戶”。

彼時的諸暨,城市面貌千瘡百孔,城市建設百廢待興。當時,為了借香港迴歸東風帶動經濟發展,政府決定在諸暨江東打造一條“香港街”,但響應者卻寥寥。

當時,諸暨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膽子還普遍偏小,誰都不願將全部身家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城市戰役”。萬一賠了,找誰理論?

自小走南闖北的人生閱歷,令陳國祥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權衡利弊後,他決定賭上全部身家600萬押寶“香港街”。這一賭,不僅賭來了開掛的人生,還成了政府眼中的大救星。此後,諸暨幾乎所有“城中村改造項目”總少不了“祥生”的身影。坊間傳言:“一座諸暨城,半部祥生史”,就是祥生在諸暨地位的最好證明。

但是,諸暨再好也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城,顯然無法滿足陳國祥的壯志雄心,他的征途不是星辰大海,也最起碼是半個中國。

2001年開始,祥生先後在上海、武漢、舟山、撫州、揚州、泰興等近十個省市遍地開花;2003年,祥生陸續拿下上海虹口區“蝶戀花”ABCD四宗地塊。這個距離外灘直線距離約2公里,距離陸家嘴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的舊城改造項目,成為祥生邁向一線房企行列的壓艙石,也挑動著陳國祥內心狂野的征服欲。

2014年,祥生將總部遷至杭州,此後便提出“立足杭州、生輝上海、深耕蘇浙皖”口號,先後在杭州開發了云溪新語、雲浦新語、錢塘新語、群賢府、京杭府等多個項目,自此開始撕掉身上“三四線小房企”標籤,成為中國房企又一匹“黑馬”。

在中國地產圈,祥生、中梁都有“小碧桂園”稱號,這一切皆歸因“高週轉”模式。

祥生在2016年、2017年先後提出“36781”、“25710”高週轉模式,甚至在深耕城市提出“1478”模式,這使得祥生從2015年109億,到2016年325億,再到2017年600億,銷售額年復增長率超100%,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8年,祥生流量銷售金額為1029.2億,位居中國房企排行榜第28位,遠超雅居樂、濱江等一眾老牌房企。

縱觀祥生和中梁這對新興浙系房企。一個溫州起家,一個諸暨起家,都以“高週轉”模式取勝,都卵足了勁準備上市,都依靠地方性財團(溫州系、紹興系)進行擴張,相當於舉一城之物力將他們推向了一線房企行列,顯示出這兩座城市特有性格——溫州人大膽精明,諸暨人剛直豪爽,它們身上實在有著太多共通之處。

不同也有,比如中梁楊劍還很年輕,祥生陳國祥已近古稀之年,但在職業經理人化的今天,這又如何?

5.傳奇的歐氏三兄弟

在三四線房企崛起史中,閩系房企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但由於閩系房企眾多,有些傳奇閩系房企創始人便很容易被聚光燈所忽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最具傳奇色彩的閩系地產大佬:歐氏三兄弟。老大歐宗金、老二歐宗榮、老三歐宗洪。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在2018年中國房企銷售排行榜上,正榮地產位居第20名(流量金額:1303.4億);融信地產位居第25名(流量金額:1218.8億)。這兩家公司分別屬於老二歐宗榮和老三歐宗洪。

歐式三兄弟出生於福建莆田東嶠鎮汀塘村。老大歐宗金出生於1959年,老二歐宗榮出生於1964年,老三歐宗洪出生於1971年,三兄弟雖然年齡相差五六歲,但各自成就斐然,堪稱中國當下最牛逼的家族之一。

老二歐宗榮曾對媒體說:“他們三兄弟出生於莆田最貧窮的鎮最貧窮的村最貧窮的家裡。貧窮到買不起書本、住祠堂,甚至連地瓜渣都吃不飽的地步。”

後來,初中肄業的16歲歐宗榮,就隨大哥歐宗金外出打工,從福建尤溪,到江西宜春、南昌,從石件工學徒做起,投身路橋建設,一步步組建了自己的工程隊。

1996年,老二歐宗榮在江西宜春獲取了人生第一塊地皮,這是一塊市政府因欠下工程款用土地抵價劃撥而來的土地。歐宗榮抱著試試的心態,投入一個多億,打造了“贛西第一街”,並在旁邊依山建造當年江西最大的房地產項目——麗景山莊,取得了巨大成功。

彼時的老大歐宗金在承接一個路橋工程因為出現安全事故,被迫結束了路橋生涯,回到家鄉莆田,並在2002年創辦福建歐氏投資集團,投資房地產和教育產業。

1998年,老二歐宗榮將分佈於福建、江西等地八家企業整合打包,在福州成立正榮集團;

2000年,19歲的老三歐宗洪,在老大歐宗金的扶持下,創立了莆田市交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拿下當時莆田市中心龍脈之地——後塘片區,並投資開發了莆田第一高樓——觀橋御景。在周邊房價不到500元/㎡前提下,觀橋御景硬是賣出了1400元/㎡的高價。

2002年,老二歐宗榮將重心轉戰到家鄉福建莆田。自此,歐氏三兄弟開始在莆田以及福建兇猛擴張。

2003年,在觀橋御景項目上賺到第一桶金的老三歐宗洪,從莆田轉戰福州創辦了融信地產,起初以開發剛需樓盤為主,並逐漸站穩了腳。

2007年9月11日,這一天被稱為福州房產界的狂歡日。這天,福州土拍大廳人滿為患,200多家地產商濟濟一堂,最終融信以每平米9953元的樓面價獲得福州原玻璃廠、保溫瓶廠地塊,成為福州當年的地王。經此一役,歐宗洪一戰成名。

沒幾天,老三歐宗洪便後悔了。

2007年9月底,央行出臺房貸新政——第二套房首付提高至四成、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提高一成。效果立竿見影,當年10月,福州商品房交易量環比下降50%。形勢突變之下,歐宗洪不得不“斷尾求生”。在損失7000萬元保證金之後,於2008年2月退了這塊地。

彼時的老二歐宗榮也身陷囹圄。2007年,正榮與新加坡企業在江西南昌聯合拿了一塊地,因2008年經濟危機以及樓市調控,一直無力支付土地出納金。當時歐宗榮常常夜不能寐,甚至不得不向員工融資,利息高達一兩分甚至一毛。然而仍無濟於事,兩年之後,該地塊被政府無償收回。

兄弟倆最終熬過了2008年,並迎來房地產暴漲的2009年曙光。

2012年開始,經過三年融信元氣恢復,開始從福建向外擴張,先後進駐上海、杭州等華東核心城市,並在2016年1月在香港上市。

同年3月、8月,老二歐宗榮的正榮、老三歐宗洪的融信先後將總部遷往上海。兩兄弟公司總部都位於虹橋,相距不足5公里。

2018年1月18日,正榮掌舵人歐宗榮帶領十餘管理層赴港敲響上市鐘聲。自此,這兄弟倆公司均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2018年胡潤富豪排行榜,老二歐宗榮以330億元排名第79名,成為莆田首富,老三歐宗洪以100億元排名354名,雙雙跨入百億富豪俱樂部。

歐氏三兄弟的成功,與個人性格和城市性格均有關係。

比如老大歐宗金傳統保守,所以他的公司偏安一隅,遠沒有老二、老三做得大;老二歐宗榮高調愛社交,所以正榮的排名比融信略靠前;老三歐宗洪雖然性格內向,但雷厲風行,所以融信的發展勢頭向來兇猛。

此外,就是莆田。莆田和溫州一樣,都被譽為“東方猶太人”,走南闖北無處不在,哪裡有賺錢的機會,哪裡就有莆田人。

6.結語

一部三四線房企崛起史,就是一部中國城市化進程史。

當然,三四線房企崛起史裡遠不止以上這幾家,比如還有新城控股(2018年房企排行榜第8位,下同)、榮盛發展(第30位)、龍光集團(第32位)、佳源集團(第35位)等等,只不過它們更具代表性而已。

那麼,我們不由得要問,為什麼是這些三四線城市房企能夠崛起,而不是其它?或者不是二線城市房企?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什麼“高週轉”模式、創始人個人際遇與能力,而是與城市性格有關。

我們來看,無論楊國強的順德、陳錦石的海門,還是楊劍的溫州、陳國祥的諸暨,抑或是歐氏三兄弟的莆田、王振華(新城控股創始人)的常州,你會發現這些城市的人文特徵都很相同,比如“剛正豪爽、膽色過人、走南闖北、四海為家”。

所以,當城市不能再滿足他們的時候,骨子裡的不安和躁動便會驅使他們去攻城掠地、搶佔市場,從而走向一條瘋狂擴張的崛起之路。

全文完,感謝耐心閱讀,請順手點個“好看”吧~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三四线房企发家史

星子,關注地產3年半,專注行業,深度剖析。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iewen1205,同時請註明公司+姓名,與我交流更多地產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