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加快構建物聯網產業生態圈

物聯網所帶動的信息化和傳統領域的深度融合,正在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物聯網以其顛覆性變革、全面性滲透,給經濟發展植入新基因,成為撬動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搶先構建物聯網產業生態圈,成為加快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大戰略選擇。目前江蘇物聯網產業存在創新發展有待突破、集群發展亟待培育、協同發展亟需加強、規模發展有待實現等問題。為加快構建物聯網產業生態圈,筆者建議:

需求牽引,創新發展。從促進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需求出發,以重大示範應用為先導,帶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創新發展。圍繞智能硬件、智能信息處理、信息安全等三大物聯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環節進行技術突破和轉移轉化,率先在核心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控制等領域突破一大批關鍵技術並實現產業化。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健全物聯網安全測評、風險評估、安全防範、應急處置等機制,增強物聯網基礎設施、重大系統、重要信息等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系統安全可用、數據安全可信的物聯網應用體系。

有序推進,集群發展。根據江蘇物聯網發展的產業基礎和信息化條件,突出區域特色,發展壯大一批骨幹企業,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以物聯網企業倍增計劃為主抓手,在加快培育感知集團、聯創集團、遠景公司等本土物聯網龍頭企業的基礎上,著力培育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和準獨角獸企業。加快物聯網硬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成及運營服務等核心產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物聯網通信網絡製造及服務產業鏈,發展一批“專、精、特、新”物聯網應用中小企業。以江蘇物聯網產業“一體兩翼多基地”產業空間格局為依託,進一步凸顯不同產業集群的發展特色。其中核心區產業集群要推進創新園、產業園、大學科技園等載體和平臺的建設;支撐區產業集群要重點發展適應物聯網大規模應用的各類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及智能化、網絡化、集成化的新型傳感器;應用示範區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礦山物聯網、醫療物聯網、環保物聯網、農業物聯網等專業化、特色化的產品和服務。

統籌協調,協同發展。把握物聯網發展的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強化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物聯網應用、技術、產業、標準的協同發展,協同推動物聯網產業服務平臺的建設與運營,促進政府、市場、企業的同向發力。以建立產業上下游之間常態化產業聯盟、創新聯盟為目標,構建涵蓋感知、網絡和應用在內的全鏈條產業協同生態環境。借鑑“園區+產業+金融”的模式,通過技術、資本、產業三者集合,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模式創新,重構物聯網協同創新生態體系。以提升物聯網公共服務能力為導向,協同推進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平臺、公共技術和中介服務平臺、標準和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應用推廣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營。以協同制定政策措施和行動計劃為保障,加強應用推廣、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鏈構建等政策的協同,增強政府推進攻克技術難題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形成政府、市場、企業相互促進的協同發展效應。

示範帶動,規模發展。堅持試點示範與輻射帶動相結合的原則,推進產業化與市場應用重大示範工程建設,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企業,促進江蘇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堅持“從製造業中來、到製造業中去”,促進物聯網在製造業中全面滲透,大幅提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應用水平,推動“江蘇製造”邁向“江蘇智造”。在智能農業、智能物流和智能電網等領域,大力研發符合物聯網世界需求的數字化產品,實現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系統無縫銜接,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推動新四化建設。積極對接“智慧江蘇”建設,以城市大數據中心為核心,大力培育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環保、智能災害防控等新產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大力培育醫療保健、智能家居和食品安全等新業態,加快物聯網技術在醫療、健康、社保、教育、交通、旅遊和信用等新興服務方面的應用,不斷開拓新的應用市場。在工業、農業、節能環保、商貿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水平顯著提升,培育一批物聯網應用服務優勢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