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這似乎是一個永恆定律:一場時裝秀展出的服裝和配飾,不到秀真正開始那一刻,是不可能被提前完成的。當我走進時裝品牌 XU ZHI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工作室時,幾乎全部工作人員、實習生和幫手們都在全力趕製著為了即將發生的上海時裝週走秀準備的配件—— 用水鑽細鏈拼接製成,閃閃發光的小巧手袋和長長項鍊,以及一頂頂有著寬簷邊的高頂絨帽 —— 此時距離時裝秀開始剛好 24 小時。

大概一個多月前,XU ZHI 2019 年秋冬系列最早在倫敦時裝週期間率先發布,這意味著大部分的服裝其實早已製成。但為了上海的展示,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陳序之(Xuzhi Chen)依舊加了不少新設計,其中包括幾件用裁成寬度相同的色丁布條縫製而成的連衣裙。工作人員正在小心地給每一根布條邊緣壓燙上施華洛世奇水晶貼片(陳序之是連續四季受到施華洛世奇水晶贊助的設計師),來為裙裝在動態時增加更多閃亮細節。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從左至右:XU ZHI 工作室裡,一個女生正在測試著剛剛完工的帽子是否佩戴舒適;用水鑽細鏈製成的項鍊正靜靜掛在人臺上,等待著與之配合的造型

XU ZHI 也是少數每一季堅持著做兩場展示的獨立設計師品牌,通常是倫敦時裝週期間一場靜態展示,加上上海時裝週期間更多樣的形式。在這之前,陳序之曾與上海外灘 W 酒店合作了主題為「夜上海」的時裝秀,舉辦過展覽,做過特別短片放映活動等。「上海是可以允許設計師用更活潑多樣的形式來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他這樣講到。而堅持兩地一同展示也與品牌的定位有關:陳序之平日居住在英國倫敦,品牌也是在那邊創辦,但 XU ZHI 在國內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使得他必須要專門為國內的媒體、買手和客人們策劃新的企劃,吸引更多的曝光,或答謝大家的支持。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在 XU ZHI 的世界裡,整理服裝上的編繩和流蘇是一項常見的工作

陳序之不在工作室內。儘管一百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面積算是寬敞,但也早已被各種面輔料、樣衣、胚布、庫存等佔得滿滿當當。為了方便,設計師這一次特別在工作室対街租了間空房子,來方便自己和造型師挑選模特,以及為每個走秀的男生女生搭配最合適的造型。在這裡,選角導演手指飛快地不停地在手機上與各個經紀人們溝通著,後者依據她的安排依次帶著自家的模特們登門試裝。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設計師陳序之為一名男模整理著造型,通常每位模特要嘗試三、四個造型才能確定自己要演繹的裝扮

一場時裝秀的舉辦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此次,陳序之選擇了一直以來熟悉的夥伴們來參與到品牌新秀的準備中。造型師 Klaire Chen 是個可愛且行事果斷的女生,早前曾為 XU ZHI 在設計師扶持平臺 LABELHOOD 上做小型展示,以及品牌受 Giorgio Armani 邀請,在米蘭時裝週期間走秀等做過造型,是非常能理解品牌目標女性獨有特質的人。在Chen看來,模特的著裝要與樣貌搭配,而身材比例和麵容如何更是關鍵(「頭一定要小!」)。當然,也不是說模特們都是越高越好。一個來面試的外國女生顯然是比同行們要矮一些,但 Chen 喜歡模特的眼神,還是留住了她:「這樣子拍出照片會很吸引人。」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時裝秀的模特囊括了不同膚色的男生和女生

時裝秀的導演肖耀輝也是陳序之的好友,並是常與 XU ZHI 合作短片拍攝等項目的人。而負責秀場設計和搭建的夫妻檔甚至就住在 XU ZHI 工作室樓下,每次在電梯間遇到時都會盛情邀約大家來家裡喝酒聚餐。這篇專題委任的攝影師任海華早前為 XU ZHI 的短片拍攝過劇照。就連我本人,也曾全職在 XU ZHI 工作過一段時間。

在臨時租用的空房子裡,一位工作人員問我可不可以幫忙一起整理外套上的流蘇 —— 這在 XU ZHI 的世界裡是一項常見的工作。從 2014 年創辦以來,XU ZHI 便是因其特別的面料處理而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好評。這是一種並不算是複雜,但的確耗時耗力的設計手法:簡單來說,精選的絲線按數量分成無數縷,每三縷編成一條細細的編繩;這些編繩再被逐一車在底布上固定住,因此就構成了大面積有著規律感的新面料肌理表面。隨著品牌設計語言的不斷髮展,編繩尾端也逐漸演變出了流蘇細節,也就是說,工作人員拜託我做的,是把編繩重新解開散成絲線,再用蒸汽機燙得舒展平整。這是一項只能手工完成,沒辦法用機械代替的工作,但效果回報的確是值得的:在 XU ZHI 的時裝秀上, 模特身上的流蘇舞動成為了十分標誌性的景象,也是觀眾們爭相用手機鏡頭捕捉的畫面。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短租公寓的過道成為了模特們試鏡臺步的舞臺

兩年前,在受邀為《T》中文版撰寫的獨白中,陳序之這樣描述著時裝設計對於自己的意義:「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無論是設計服裝,還是任何其餘類別產品,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是一種人生體悟和感情宣洩,哪怕是沒有交代背景故事,受眾在接觸時都能察覺到一種隱晦的暗語和平靜背後的起伏。對我而言,這才是優秀設計的定義。它應該永遠是為了人而創作的。而只有隨時捕捉到人們各樣的微妙情緒,你才能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每個人最需求的是什麼,以及我能用自己的設計給予他們什麼。」

這樣的文藝腔調幫助 XU ZHI 樹立了浪漫詩意的形象。而對於新一季,且不管設計師是否有留意到人們的日常著裝需求,他至少是捕捉到了潛在男性顧客的需求渴望,第一次正式設計了男裝。「這其實也有我的私心,」陳序之早前這樣跟我透露著,「給女生做衣服這麼久,我也想可以多給自己設計一些衣服。」當然,賴以成名的女裝也一樣漂亮:新系列中有著大量毛絨仿皮草大衣外套,和簡單好穿的編繩連身裙(裙襬是一圈流蘇)。在一整天模特進進出出後,設計師和造型師也終於確定下了二十餘位有著不同膚色的男女模特,以及每個人被分配到的造型。此時已經接近凌晨,在工作室進行著的配件加工也已收工,所有的服裝、配飾、鞋履、工具等裝滿了近十個行李箱,等待著一早被運到時裝秀主場地。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對於模特們來說,等待時裝秀開場是自己的休閒時光,在後臺我們捕捉到了一位女模沉浸在閱讀中的樣子

這是 XU ZHI 首次在上海時裝週官方主場地 —— 新天地太平湖公園 —— 舉辦時裝秀。這是一個規整正常的空間,大多時候迎接的是較為成熟的商業品牌,不太會是獨立設計師們希望用創意展示手段脫穎而出會選擇的場地。但這倒也能讓人們窺視到 XU ZHI 的未來發展方向,即設計師似乎是下定決心要拓寬品牌的受眾市場,獲得更多商業上的成績

。與早前設計相比,新系列中被大大提高的實用性,也在反映著這些。而為了鼓勵年輕品牌這般的成長,時裝週組委會這一次也是特別把 XU ZHI 的展示安排在了新一季開場檔位。

在太平湖公園秀場,常出現並不一定了解時尚行業,但持票入場的普羅大眾(秀場外的黃牛黨通常可以把時裝秀請柬炒到數百塊一張的地步)。對公眾來說,時裝秀更多是場娛樂,而非行業運作的必要環節。下午一點時,觀眾開始進場,結果坐在我身邊的是位有些懵懂的大叔。「請問這裡可以拍照麼?」是他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顯然他對品牌也並不瞭解。「這說明設計師很厲害?」在聽了更多解釋介紹後,他補充問道。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XU ZHI 2019 秋冬系列。滑動查看更多

XU ZHI 是大家的寵兒。他的秀上不缺來捧場的媒體、時尚博主等業內人士。並且就像天助一樣,下午時場外下起了雨,而這也確實和時裝秀背景音樂中,陳序之挑選的水滴落地聲效彼此呼應。真正的時裝秀僅有十幾分鍾就結束了,朋友們蜂擁著衝到後臺來當面祝賀設計師新系列成功發佈;模特們也逐一上前擁抱陳序之,感謝他給了自己工作的機會。

我還在想著早前那位不斷提問的大叔,好奇他對於整場秀的觀感。或許他對於這個行業瞭解不深,但卻是品牌渴望面向的大眾中間一份子。這是幾乎所有獨立時裝設計師品牌都在面臨的問題:小眾規模自然可以玩些概念和出位手段,但若是想要把事業帶到新高度,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對外發聲,與公眾交流的新方式。

當然,對於 XU ZHI 而言,一場規規矩矩的時裝秀不代表自己收緊了創意表達。另一個品牌正在進行著的項目是一部紀錄片的拍攝,通過聚焦與設計師相關人士們的尋常生活,來探討性別、身份認同等多個議題。

一場時裝秀開始前的 24 小時

攝影:任海華

編排:Antoine Y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