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要控制孩子,戀人會爭吵?

“聽媽媽的話,媽媽都是為了你好”

“你個女人知道什麼,按我說的做就對了”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們分手吧”

“壞媽媽,我不聽,不聽”

“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好不,莫名其妙”

如何管教孩子和與戀人和平相處,應該一直都不是小事情。我們經常會見到因孩子不聽媽媽的話,媽媽大聲呵斥孩子,孩子哭喊反抗,然後跑開,媽媽氣個夠嗆卻又沒有辦法;戀人上一秒還你儂我儂,下一秒就吵得不可開交,鬧著分手;孩子越管越叛逆,戀人越吵越厲害......


為什麼父母要控制孩子,戀人會爭吵?



有些時候是我們見到的,有些時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孩子為什麼如此不聽話,戀人為什麼要無理取鬧?想想都頭大的不行,愛恨交加。無論是對方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我們需要了解部分真相,今天從心理學方面簡單聊一下。

首先,先講一些常見的行為表現。

育兒上,很多父母都給孩子做好了各種規劃,希望孩子乖乖按其行事就好,畢竟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壞孩子。不服管教、叛逆時就會忍不住去糾正、管教,嚴重點還會動手。

戀人方面的狀況就更多了,比如對對方有控制慾啊,總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聽自己的話;對對方過度依賴,什麼事都要詢問對方,讓對方幫忙做;以及總是小心翼翼的討好對方等等。

有時候,可能就是因為對方沒有把拖鞋的方向按照你想的方向放,就衝戀人發了脾氣,搞得對方一臉懵逼的站在那裡;而較強的大男子主義,表現出的控制慾就更明顯了。

這時,如果你是接受方,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可能會有一種嚴重被控制的感覺,很難受。作為孩子,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甚至得不到表達。幾次以後乾脆就不再表達了,轉而用情緒、身體(生病)、行動來表達不滿和反抗;作為戀人,會感覺對方控制慾太強,不可理喻,為什麼都要按照對方的想法行事,有點過於干預自己的行為。

而遇到那種依賴型和討好型戀人,有時會因為對方的過度依賴和討好,感覺特別不舒服。但溝通之後,卻反而更嚴重了,進而更難受了,簡直理解不了。

結果就是,越管越反抗,對父母產生極大的怨念,甚至有離家出走的想法;越吵的越厲害,最後真的分手了。

為什麼父母要控制孩子,戀人會爭吵?


那麼,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行事?

(1) 有些父母會天然認為,我是成年人,我經驗豐富,我是對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必須要聽我的,否則就是不聽話,不愛媽媽了;

(2) 多數都有自戀行為,只是輕重不一。我們認為他人或世界應該按照自己想的,或是自己認為的那樣運行,一旦違背了自己的預想,不受自己掌控,就會生氣和憤怒,感到痛苦,有時甚至會攻擊對方或自己。

(3) 一個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受不到對方的感受,看不到對方真實的存在,只關注對方是否按照自己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

(4) 每個人都有一套小時候從原生家庭那形成的邏輯

,當想和別人進行接觸和建立關係時就會自動套用這套邏輯。而且很執著的使用,越不讓用就會用的越嚴重。

(5) 渴望關係,為的就是建立關係,利用關係來轉化自己的“壞”。

單獨說一下父母對孩子常說的那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這是真的好嗎?不一定。這或許只是父母對孩子的權威期待,希望孩子成為他們所期待的樣子。但你考慮過孩子真正的感受嗎,你知道孩子想成為什麼樣嗎?你再仔細去觀察一下那些優秀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他們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會過於控制和壓抑孩子。不要再一生氣就大聲呵斥或動手了,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極其重要,尤其是小的時候,這將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望慎重。


為什麼父母要控制孩子,戀人會爭吵?



先發現問題,然後就是解決問題。

1. 作為父母,一定一定要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正確育兒的重要性。接納和愛護孩子的一切,做的好時認可,做的不好時支持,不要總打擊和控制。讓其釋放自我,守住底線,活出自我。

2. 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的自戀,清楚的知道世界和他人不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行,但世界也是美好的,也是允許我們表達自己不好情緒的。好好感受自己的不良情緒和痛苦,不刻意躲避,放下想法,回到真我中。

3. 學會共情、換位思考。我們都是需要尋求關係的,在關係中完善自我,獲得幸福,而不是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孤獨世界裡。

4. 對於對方的攻擊和行為,既不表示認同,也不進行回擊。不委屈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也不反饋憤怒等負面情緒給對方,化解掉對方的負能量。

5. 要記住,不要太過度自戀。首先,你會很痛苦,其次,這是“病”,得治;

6. 要自信、熱情,還有找對人。找能包容你和能化解你死能量的人,如果你找個比自己還嚴重的,只能是火上澆油。

為什麼父母要控制孩子,戀人會爭吵?


我最近也在反思,發現自己也有個毛病:有時會對周圍的人或事自動評判,會覺得跟自己想的樣子不一樣,覺得做的不夠好,不夠努力,會產生一定的痛苦感,有想試圖去糾正的衝動。後來知道,其實就是對自己想法的自戀,有時也存在瞎操心的傾向。其實,很多人都這樣,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這篇內容或許會讓自戀性很強的人有排斥感,因為通常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有問題,甚至拒絕承認,其結果肯定就是問題依舊存在。

自知很重要,而成長,就是一個破除自戀的過程。

最近看了一點武志紅老師的文章,感受很大,心理學就是為了幫助自己更瞭解自己,解釋一切行為背後的因,進而活出真正的自己,尋得關係

延展閱讀:《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