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佔營:立在麥田的父親(散文)

親情不老||張佔營:立在麥田的父親(散文)立在麥田的父親——張佔營

奶奶九十多歲了,常常嘮叨:“啥時候打春?該打春了不?”“打春”就是立春的意思,打了春意味著天氣就會慢慢暖和起來。細細想來,北方人說的這個“打”真的生動形象,耐人尋味。春天是被勤勞的人“打”出來的嗎?抑或大人把寒冷的冬天打跑了,才有了春回大地、熱鬧非凡的景象?這個“打”曾引發我天真的遐想以及美好的回憶。

春節剛過,人家還在忙著拜年、走親戚,父親就把冰冷的水泵下到了冰冷的機井,澆麥。父親似乎沒有季節感,冬夏天忙碌,春秋天也忙碌。何況立春後的北方,依然寒氣襲人。

父親先找了電工連接好線路,再是擺順塑料管子。管子是一段一段的,由井沿擺到地裡,由地這頭順到地那頭。路上加地長,估摸有一兩裡。父親彎著腰,把每一段的接口接好。每一接口都要與水流的方向一致,都要下一處的塑料管口套在上一處管口末端的外面。還要就地拔一些軟草,緊緊地塞在接口處,不致使水溢出。

親情不老||張佔營:立在麥田的父親(散文)父親常常讓我守在井旁,看井。一則看著電錶,負責開關;二則父親中途抽拔塑料管時,會高聲向我呼喊:“關住!”

父親立在碧綠而空曠的麥田裡。此時吟詩“春風又綠廣袤田”,應是最恰切的。“早有田漢立麥浪”也是有一番意境的。忽而,頓覺面赧。父親哪懂這詩意,只曉得澆了水,小麥才有好收成。

在井邊,我遠遠地望著父親。他拿著一把鐵鍬,這邊跑跑,那邊看看,這邊順順水,那邊堵堵水。每一次彎腰,都小心翼翼,怕澆不透地,又怕踩壞了麥苗。我彷彿看見,父親彎腰抽接塑料管時,湍急迸濺的水流打溼了父親的灰色棉衣和黑色棉褲。我打了個寒噤,悽神寒骨,冷徹心空。父親五十多歲了。

母親來了。她從地頭向麥田中間的父親走去。一手端著黃色的中號瓷盆,裡面是剛煮好的麵條,母親用大擀麵杖擀的;一手拿著兩個大饅頭,用白色的舊抹布裹著,還有剛從鹹菜缸裡撈出的胡蘿蔔,母親粗糙地豎著切四下,細長條。“快點,趁熱吃。”母親遠遠地就朝父親喊。父親就著鹹蘿蔔菜緊吃幾口饃頭,扒拉幾口麵條,又去澆麥了。

父親一直立在碧波盪漾的麥田裡。從最遠處,一點一點地往近處澆,由遠及近的行為,是否蘊含先苦後甜的觀念?不知道。他每抽掉一段塑料管,父親就會向麥地兩頭展望一下。望望澆過的地,似乎聽到麥苗“咔嚓嚓”拔節的聲音;望望沒澆的地,也怡然知足:“快了,快了!”

父親一輩子不怕苦,不怕累。他中年時還在金橋打過磚坯,到孫老家燒過磚窯,用架子車在西貨場拉過貨……總之,都是操心出力的活。每到夏天,看到父親雙腿上高高隆起的青筋,我就有一種難言的痛楚。老院槐樹下的東屋是父親親手燒的手工磚,老大的房子也是他親手燒的手工磚。到老二造房時,一半是父親親手燒的手工磚,一半是買的磚機出的磚了……

二十多年後,耳畔響起父親的“快了,快了!”我暖暖地聽到父親那欣慰的心音:四個孩子慢慢拉扯大,一個一個成了家,好日子就快了。

記得小時候,一個春天的晚上,鄰村牛莊放映露天電影。我跟著哥哥,還有同村的男孩子去看電影。煞電影時,明月皎潔,清風徐徐。我們不走筆直的大道,而是斜著穿越麥田回家。沙沙的腳步聲和著邊走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剛看過的電影《地雷戰》。春夜的笑談聲和著麥地裡飄出的沙沙聲,鄉村男孩的金色童年!

親情不老||張佔營:立在麥田的父親(散文)“哎呀!”趕快往外拔腳——腳冰冷冰冷的。原來人家在晚上澆地,我們一腳踹到了剛澆過的田裡。我們呼叫著奔向大路。月光下,依舊嘻嘻哈哈,忘卻了鞋子被浸溼的淒涼。迂轉至田頭,聽得兩聲咳嗽,見得若隱若現的火星,那是澆地的人在抽菸。我們從他身旁悄悄走過。唯恐人家罵:“小小的孩子,不走大路,走斜路,把莊稼踩壞了!”但他沒做聲。回首看去,只有抽菸的微微光點送我們回家。

許多年來,這微微亮紅一直閃耀在我的心房。歲月流逝,感情的潮水卻更激盪。父親與他與鄉間路旁挺立的白楊樹,愈來愈高。莊稼漢就這樣,一輩子立在田間,默默勞作,任勞任怨,辛勤忙碌。

直到今年春節,父親接了草莓園老闆的電話,還是去喬莊草莓大棚幹活了(我村的土地已經由村委會承包給他人了)。母親笑著說:“你爹,靠得住,快是草莓園的‘正式工’了。”父親早上把一個個草苫子慢慢拉起來,傍晚把一個個草苫子慢慢放下去。

奶奶又在嘮叨:“你看看,都70多歲的人了,還是閒不住。這……”又一遍問:“他吃飯嗎,就去幹活了?”

親情不老||張佔營:立在麥田的父親(散文)張佔營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中學部)語文學科主任,中學高級教師,教育碩士,杭師大研究生指導老師。曾榮獲第六屆“語通杯”全國教改新星、2009中華語文網十大年度人物、第四屆全國中語會中學語文優秀教師、河南省首屆名師、河南省中學語文優質課教師、商丘市中學語文學術技術帶頭人、浙江省優質示範課教師、杭州市開發區教學科研專家、杭州市中小學名師等榮譽。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屆第二屆一層次名師。在國家級、省級教學雜誌報刊《人民教育》《教育時報》《語文報》《語文週報》等發表文章30餘篇。參編省級、國家級教學輔助讀物15部。曾獲國家級課題成果一等獎一項、省級科研課題一等獎兩項。教育教學事蹟入選《教育時報》組織編寫的《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一書。有專著《張佔營教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