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喪偶式育兒"說不!武漢一小學設"爸爸接送周"

小學設"爸爸接送周" 媽媽和孩子都超級開心...

昨日是星期一,武漢市光谷第十一小學(武昌實驗寄宿小學光谷分校)的“爸爸接送周”準時開啟。上週,該校發出倡議書,呼籲爸爸們儘可能抽出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我們期待著在春日的晨光中,您和孩子準時出現在學校門口,您對孩子那一聲聲親切的鼓勵將會開啟孩子一整天愉快的校園生活。我們更期待著在落日的晚霞裡,在高大和細小身影的交織裡,大手牽著小手,愉快的往回走。走過熱鬧的街市,走過無人的水窪,走過落日的餘暉,走進媽媽或者奶奶的飯香裡……一路上,孩子嘰嘰喳喳和您訴說著學校裡的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您傾聽著、回應著,也和孩子一起開心著、失落著……”

無獨有偶,上週三,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東湖國際校區也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爸爸接送日”活動,學校明確要求爸爸接送日這天,爸爸必須來校接送孩子,牽著孩子的手送到校門口,拉著孩子的手回家。

一起向

昨天下午5時許,光谷十一小放學,走在路隊中的一(2)班學生胡筱悠高興地張望:今天爸爸要來接我放學啦!“這是第一次!他太忙啦!有時我睡著了他才回家,都是媽媽接送我,可是我很想讓爸爸每天來接送我。”小女孩說著,都要哭了。可看到爸爸後,她馬上綻放出大大的笑容,很快地跑了過去。

胡雄偉是提前10分鐘到校門口的,他還特意帶了3本繪本。“我家是夫妻倆帶孩子,我和她媽媽在一個企業,我做高管,比她媽媽忙,所以家裡是我主外,她主內,孩子的事她操心得更多。”他說,雖然工作很忙,但學校既然提出倡議,他還是想辦法調整了工作安排,這周儘量由他接送小孩。

也有的家長因在外工作不得不採用“雲接送”。3月13日是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東湖國際校區的“爸爸接送日”,該校三(1)班學生劉家梁的爸爸常年在北京工作,第二天一早,雖然仍是媽媽閆女士送小家樑上學,但她一出門就打開了手機視頻,孩子父親就通過手機一路陪伴孩子到校:小家梁問爸爸工作順不順利,爸爸也叮囑劉家梁好好學習。“雖然每天晚上孩子都會和爸爸視頻,兩人一起背誦詩詞、聊天,然而爸爸長期不在身邊孩子不夠自信,我能夠輔導他寫作業,但是沒辦法代替爸爸陪他玩。”閆女士說,為了彌補孩子的遺憾,上週末,丈夫專程回漢陪伴兒子。

一起向

除了孩子們喜歡,學校倡議的爸爸接送日、周也得到了媽媽們的大力點贊。這從光谷十一小在活動前做的調查數據可見一斑:共284人參與調查,經常接送孩子的人中,媽媽佔比超過一半,爸爸佔比13.33%,還趕不上排第二的奶奶的14.39%;在“如果可以選擇或者協調,您最希望誰來接送孩子上放學?”一問中,52.98%的人選擇了“爸爸”,42.46%的人選擇了“媽媽”。

光谷十一小一(1)班學生朱子航的媽媽田惠珍今天特別高興:有了爸爸接送周,她這周都不用接送娃了。“孩子讀了大半年書,他爸爸可能接送了20次吧。雖然工作忙沒辦法,這周他還是想辦法調整了。”田慧珍說,她是全職媽媽,自然是帶娃主力軍,但她時常“慪不過”:對孩子付出這麼多,他還是喜歡他爸。“我去接他,就會問他今天上課怎麼樣,有沒有得表揚、批評,他爸爸是跟他聊閒天,兒子所以不喜歡我去接。今天父子倆回家也挺開心。”

一起向

採訪中,校長們都說,爸爸接送周只是個契機,學校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爸爸回到孩子身邊,希望他們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更好地盡到爸爸的責任。

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說,當下常見的家庭教育現狀是“爸爸缺位,媽媽焦慮,孩子崩潰”,接送孩子上學的除了老人多是媽媽;開家長會時,絕大多數是媽媽參加。學校開展大型活動時,參與的家長多半是媽媽。“爸爸接不接送孩子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需不需要每週有個‘爸爸接送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爸爸接送日’告訴家長們: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絕不可缺位。”他說,只要家長們尤其是爸爸們的觀念到位了,觀念改變了,爸爸接送和陪伴孩子就會逐漸成為常態。到那時,“爸爸接送日”活動就會退出歷史舞臺,每一天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家長接送日”和“家長陪伴日”。

光谷十一小校長丁苗也說,她昨日看到了很多孩子和爸爸的笑臉,特別感動。“從我們自身做起,營造一種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一定能讓媽媽們吐槽的‘喪偶式育兒’逐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