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元旦期間,我和朋友去了一趟潮州和汕頭。因為我一直對於潮汕地區,感覺特別神秘,覺得他們保守和排外。所以,我從來不敢自己去。幸好,朋友是潮州人,剛好充當我這趟旅行的嚮導。

我曾以為,美食應該主要集中在汕頭。因為潮州是一座千年古城,想必朋友會帶我去領略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沒想到,我們從下車後就沒有停止過吃。在我印象裡,潮州徹底成為美食之城。

品嚐過這些地道小吃之後,我對於這些美食背後也多了一絲瞭解。潮汕人民對於食物還真是有要求,從食材到製作工藝。俗套地說,每一份潮汕美食背後,都體現著潮汕人民對於食物的匠心。

所有美食的背後,都離不開人。《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說道:“人情比美食更有嚼頭。”平時,我們也喜歡去老街覓食,因為存在於市井小巷之中的美食,是當地人多年來對於味蕾的探索過後得以保存下來的手藝。作為一座千年古城,潮州用食物,向語言不通的外地遊客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文化。

潮汕行第一天

打卡千年古城和地道美食

景點篇

牌坊街

牌坊街是我們的第一站。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牌坊街上,有一道又一道的“門”,這就是所謂的“牌坊”。牌坊,是我國特色建築文化之一,封建時代用來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潮州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後,旅遊業的興起,牌坊街的修復工程就被提上日程。如今已成為潮州一個標誌性的旅遊景點。

牌坊街另一個特色就是騎樓建築。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這是一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色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因為這種建築可以擋避風雨侵襲和豔陽照射,初時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傳入我國華南地區。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引入廣東。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與明清石牌坊共存,成為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湘子橋

牌坊街附近,還有一個因抖音而火起來的景點。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自從抖音興起後,帶火了不少旅遊景區,潮州廣濟橋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一場動感的燈光秀,潮州這條歷史名橋也一躍成為“網紅橋”。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廣濟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這座橋集橋樑、浮橋、拱橋於一體。在來的車上,我就看到這條橋。當時看到江中心的橋並非連接在一起,像是一則斷橋,感到非常奇怪。原來這座橋的特色就是有“十八梭船二十四洲”。江中心是用梭船連接在一起。不過因為當天風浪較大,所以梭船不讓通行。因此我們看起來,就是一座斷橋。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上橋是需要門票的,平時是20元/人。因為當天梭船不讓通行,所以優惠10元/人。

橋上原本還有兩隻鉎牛,不過現在只剩下一隻。聽朋友說,曾經有一場洪水沖垮了東橋鉎牛所在橋墩,鉎牛隨之墜入江中。所以現在又有“兩隻鉎牛一隻溜”的民謠。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開元寺

潮州開元寺是一座千年古寺。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公元738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詔以當時的年號“開元”為名,在全國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廟。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不過這座寺廟在文革時期也曾遭受嚴重破壞。直至1982年,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資維修,開元寺才得以重建。如今可以看到寺內有些建築較為新,有些則較為陳舊。

潮汕地區對於神明一向特別虔誠。寺內的信眾跪在佛像面前,一臉嚴肅的樣子。我們在寺廟內參觀的時候,聽到有僧人在誦經。聲音在院中迴盪,頗感莊嚴。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美食篇

牌坊街幾乎可以吃遍潮州的地道小吃。說實話,來到潮汕,有一個“地頭蛇”帶領,真的很重要。因為這裡的食物,大部分是很難從名字上判斷這是什麼。

粿汁

以前就聽說過潮汕的粿條,但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粿汁更是第一次聽。還沒開始吃,同行的一位潮州人就和一位汕尾人展開了關於粿條和粿汁哪個更好吃的爭論。

在牌坊街的入口,我們看到一家做粿條的店和一家做粿汁的店。“地頭蛇”果斷帶著我們到粿汁店。所謂的粿汁,類似於我們平時喝的白粥,只不過將米換成了粿條,然後再加上滷料。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因為粿汁是直接用粿條熬成的,湯汁會比較濃稠和清淡。滷料很豐富,有豬大腸、腐竹、豆腐、滷蛋,滷汁味道有些甜,很合我口味。

糖蔥薄餅

不吃蔥的我看到這個名字時內心是抗拒的,感覺就像是蔥油餅。結果發現這只是一場由名字引起的誤會。糖蔥博餅其實沒有蔥,外表看上去有點像春捲,吃起來味道有一點像客家的糯米餈。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這道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吃,沒想到背後的製作是一門手藝活。關於“糖蔥”的製作手藝,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為此,我專門去找了這個片段來看。糖蔥的製作,有著一系列複雜到我無法簡單介紹的工序。完成之後,用刀一切,糖蔥的橫切面會出現很多孔。最神奇的是,這些大孔16個,小孔256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著實讓人欽佩不已。從視頻上看,這些糖蔥有點像東北的大蔥,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得名。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薄餅的製作就相對簡單些,將麵糰放在發熱的平底板上一貼,轉一圈後迅速拿起。最後,將糖蔥放入博餅中,撒上碎花生米和黑白芝麻包起來,就是糖蔥博餅了。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豬腳圈

豬腳圈,並非真的是豬腳,而是因為形狀像豬蹄而得名。實際上豬腳圈是一種油炸粿類小吃,類似於惠州的阿嫲叫。對於油炸類小吃,我一向不太感冒,耐不住“地頭蛇”的盛情推薦,嘗試了一點,還是挺香的。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甘草水果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甘草水果了,兩天裡,我們吃了應該有三四次了。只要在路上看到甘草水果就忍不住買一份來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看著只是把各種水果放在一起吃而已,但是為什麼卻讓人回味無窮。於是,我專門去百度了甘草水果的秘訣。原來就在於甘草汁。據說,甘草汁的熬製需要一個多小時,幾乎每一個小時就要給水果淋一遍甘草汁,保證甘草汁能夠滲透到水果裡面。吃之前,還會再淋上酸梅汁,讓水果更加甘甜。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這麼多水果中,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就是青芒果。又脆又酸,酸中帶點甜,特別開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海石花

海石花是潮汕的一種糖水。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海石花,原是生長在海底岩石上的一種海藻,經過烹飪而成水晶凍,晶瑩剔透。整個製作過程大約要花費5個小時。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海石花很嬌氣,對於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如果海水受了汙染,海石花是無法生存的。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沒有吃之前,朋友說,它的口感有點像海蜇。試過之後,感覺還是不錯,不過口感沒有海蜇脆,有點像果凍吧。

滷鵝

對於“雞鴨鵝”這種一般家禽,其實我是沒有太過強烈的慾望。不過朋友說,滷鵝是潮汕的一道特色美食,那就得試試。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潮州的街道也是隨處可見的滷鵝店,還沒吃就能聞到誘人的香味。潮汕的滷鵝選用的都是獅頭鵝,配上香濃的滷汁,真的讓人垂涎三尺。連續兩個晚上,我們都打包一份滷鵝當晚餐。在滷鵝面前,我真的做不到客氣,吃了一塊又忍不住再吃一塊。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蠔烙

蠔烙大家就比較熟悉,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我在廈門、在臺灣都吃過,一直很喜歡,來到潮州更加不能錯過。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牛肉丸

在來之前,我對於潮汕美食印象最深的是牛肉丸。以前有潮汕的同學總是說惠州的牛肉丸不正宗,要潮汕的才好吃。那時是無法理解的,直到真正吃過潮汕的牛肉丸之後,才知道潮汕的牛肉丸肉質非常緊實,而且有彈性。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在牌坊街看到有人現打牛肉丸,左右手各拿一把方形錘刀。聽說這把錘刀非常重,長期捶打會有職業病。後來,機打肉丸機出現後,手打牛肉丸就日漸稀少了。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潮汕行第二天

深入汕頭老城 品味原汁生活

景點篇

汕頭老城

汕頭可以遊玩的地方應該不少,不過我們只去了小公園,也就是汕頭老城。汕頭老城,在我看來,最有特色的就是保留一大片民國時期的騎樓建築。行走在其中,有股濃濃的民國風。

老城值得遊覽的地方有三個:

1、百貨大樓

百貨大樓是汕頭老城的地標性建築。我們來到百貨大樓前,朋友很是激動地指著這座樓對我們說:你們快看百貨大樓,這是這裡的地標建築。以前過年前,汕頭人都會到百貨大樓買年貨,這裡什麼都有。不過,現在已經不在這裡買了。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整棟樓共有7層,五六層後退,兩邊入口處升起兩個塔樓,塔樓與主體在六七層由空中走廊連接。這種設計,很特別。根據資料記載,南生百貨大樓1932年開業,至今已有87年了。

讓人感動的是,這座已被翻新的百貨大樓依然掛著原先陳舊的招牌,招牌上的顏色已經褪去,盡顯被歲月侵蝕過的痕跡。汕頭人民沒有選擇將這塊招牌一同翻新,想必也是對於文化保護的用心。曾經認為潮汕人民保守,這時卻覺得這份保守有著一份赤子之心的可愛。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2、郵政大樓

汕頭的郵政大樓讓我非常驚訝,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偉的郵政大樓。可以想象,當年汕頭的郵政業務是多麼得繁榮發達。這座大樓建於1922年,至今已將近百年曆史。相對於其它建築而言,保存非常完好。裡面只開放了一樓,陳列一些歷史文物資料。郵局工作展示區還原了當時的工作場景,人物的製作非常逼真,感覺進了蠟像館。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汕頭人民也非常緊跟潮流,知道現在的人都喜歡拍照打卡,在郵政大樓裡面設置了一道時間牆。門外也有可供拍照的打卡點,可以說是非常網紅風了。

3、老城的街道

汕頭老城,現在仍在改造當中。想要了解汕頭老城最原汁原味的生活,還得深入老城之中,看看尚未改造的老街道和老房子,才能品味汕頭老城區最為質樸和真實的市井生活。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美食篇

牛肉火鍋

尚在潮州之時,我們就心心念唸到汕頭要吃牛肉火鍋。估計我的內心也是藏著一隻無肉不歡的小野獸,想到牛肉火鍋,就興奮不已。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因為汕頭的牛肉火鍋最大的特點就是新鮮,現宰現賣。怎樣可以體現肉質的新鮮呢?朋友介紹說,將切好的牛肉放在碟子上,和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仍粘在碟子上不掉下來,就是新鮮的牛肉。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曾經看過一張圖,將一頭牛身上畫了很多部位,每個部位註明名字和口感。難怪說:沒有一頭牛能活著走出潮汕。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關於汕頭牛肉火鍋還有一種說法,“庖丁解牛,出肉量僅有37%”,意思是一頭牛能用於牛肉火鍋的部位不超過3成。可見潮汕人對於牛肉火鍋是何等的挑剔。

朋友給我們點了最好吃的幾個部分:五花趾、三花趾、嫩肉、脖仁。五花趾和三花趾和牛的腳趾肉,這部分的肉因為牛筋的存在而十分彈牙、有韌勁。嫩肉是牛的臀部,脖仁就是脖子附近的肉。

鴨母捻

鴨母捻,其實可以理解成湯圓。之所以叫鴨母捻,是因為這種湯圓以前的形狀像鴨蛋一樣大,潮州話的鴨蛋叫鴨母卵,所以就將它成為鴨母捻。鴨母捻在潮州的牌坊街也有,只是當時的我真的吃不下了。所以在潮州錯過的美食,我們就在汕頭補上了。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杏仁茶、芝麻茶

這兩種甜品在潮汕當地也是非常有名氣的,芝麻茶就是芝麻糊,杏仁茶沒有嘗試,不過我想應該跟芝麻糊差不多,將芝麻換成杏仁而已。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汕頭腸粉

汕頭的腸粉也是當地的一個特色美食。之前公司樓下就有一家潮汕腸粉店,特別好吃。不過我們吃的這一家不知道是不是不夠正宗還是不合我口味,覺得沒有太過驚豔。

跟著“地頭蛇”遊潮汕:三天兩夜走遍網紅景點,吃遍地道小吃

Tips

曾經,我覺得潮州和汕頭都是個小地方,因此出行也不用做太多準備。可能正好是假期,我們提前兩個星期訂房,竟然也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所以,針對這趟潮汕之行的經歷,也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小tips,避免大家踩坑。

1、如果是假期出行,一定要提前訂房,特別是潮州。畢竟這是一個千年古城的旅遊城市,又有曾被抖音帶火的網紅橋。所以假期前往潮州的遊客並不少。

2、小吃最好還是在潮州牌坊街吃。雖然汕頭老城也有一些小吃,不過汕頭老城現在還在改造,商鋪挺多還沒開,而且有些商鋪估計也是重新招商引入的。我個人認為,相比潮州的牌坊街不是那麼地道。

3、滷鵝一般是打包,買的時候記得要先問好價格再讓老闆剁。尤其是沒有“地頭蛇”做嚮導,難免會遇到商家坑外地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