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的無人超市,遭受寒冬,終成黃粱一夢!

新零售模式下的無人超市,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捧,各行業老大都看中了其潛在的市場,並紛紛進行投資,如此一來線下的零售業獲得了短暫的發展生機,隨即便衍生出許多超市、生鮮、便利店,最後還出現了無人貨架、無人超市以及無人零售店,每位投資者都想借新零售模式獲得經濟利益。無人超市與別的零售店不同,在這場危機下,無人超市遭遇到最慘痛的教訓,無人超市在最風光的時候融資超過40億,但是目前所有參與到無人超市的玩家,都經歷著生與死的掙扎,無人超市自身存在不穩定的地方,所有人只看到發展前景,卻沒有考慮過無人超市自身的劣勢,就一頭栽下去,最後只留下了所謂的“經驗”。

40億的無人超市,遭受寒冬,終成黃粱一夢!

無人超市從高處跌落谷底

最新推出無人超市理念的是亞馬遜,在兩年前,亞馬遜推出了自己的無人便利店,但只是公司內部使用,並沒有向外開放。真正將無人超市投放在市場的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先是推出阿里無人超市、繽果盒子。這一舉措吸引了社會的投資者,於是乎,各種各樣的無人便利店如雨後春筍般拔地生長。在2018年,騰訊在上海推出無人快閃店,京東、蘇寧易購也推出自己的無人超市,之後在山西又有一家無人超市體驗店正式上線。根據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無人超市已經超過200家,而且無人零售貨架超過3萬個,短短的時間內就融資超過40億。大家都是一股腦紮下去,沒有人想到當無人領域市場有限,勝利的永遠是有錢的資本家。

40億的無人超市,遭受寒冬,終成黃粱一夢!

無人超市從高處跌落谷底,風暴到來時,沒有給你一點喘息的機會。越來越多的無人零售店一個接一個倒下,最開始發生在大城市,像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多家無人便利店接連倒閉。上海一家無人店,只開了一個月便被迫關門。之後又有一家無人便利店開了一年之後倒閉。陸陸續續的便利店相繼倒閉,無人領域的風頭正在逐漸散去,背後的原因竟讓人唏噓不已!

40億的無人超市,遭受寒冬,終成黃粱一夢!

無人領域為何一夜之間遭遇寒冬

原因有如下幾點:一、無人領域處於市場風口,難以把控。無人領域市場就像是一個聚寶盆,人們看到市場前景後,都忍不住想參與,這就導致無人領域爭奪戰的開啟。由於無人領域市場有限,為了維持基本,參與者不得不去籌集資金,不得不降低成本,戰爭的結果最終是兩敗俱傷,沒有人能從中獲得好處,除了及早脫身而去的投資者。二、無人領域商業模式不可靠,無人超市的可行性其實並不大,任何一個商業規律的守則便是降低商業成本,無人領域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問題,其次無人便利店每天都需要增加運營成本、物流成本、系統維護成本、各種高新設備成本等,在這些成本總和中我們可以看出無人便利店需要的成本高,這也是需要不斷資金投入的原因了。 三、資本家從來不缺錢,缺的是好的項目。資本家加入無人領域只是簡單試驗,僅僅是為了獲取數據。通過數據可以得到很多信息,而這是信息才是最有價值,但許多人盲目投資,最終造成無人領域市場擁擠,就像共享單車一樣,大量資金湧入,行業就會全軍覆沒,最後只有最強的一個能存活下來。無人超市經歷過寒冬之後,整個行業將會重新磨合,無人超市不能僅僅依靠“無人“完成,必須要與傳統超市相結合,人與機器相配合,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40億的無人超市,遭受寒冬,終成黃粱一夢!

無人領域成黃粱一夢

無人超市在短期內就出現被盜竊、被破壞,甚至在晚上成為流浪漢的安身之所 ,資金不足以支撐無人超市的生存,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在探索無人領域的這條路可以看到,很多零售業企業能接受的風險較小,阿里巴巴用了幾年時間、花了幾個億在將盒馬鮮生打造成功,所以對於很多並無資金的企業家來說,需要耗費幾年時間才能完成一個項目,這是難以讓人接受的。所以在這場無人領域的競技中,更多的人只是跟風進行,都希望能借著這場東風在電商時代中獲得自己的地位,殊不知,電商時代已經開始慢慢退化,接下來將進入全面數字經濟時代。藉助無人的領域失敗,企業可以得知目前最重要的是完成數字經濟轉化,不應該盲目跟風。最後驗證馬雲說過的那句話:“無人超市可能不會成功,所以我所投資的就當了為社會做貢獻。“世界沒有多少個馬雲大佬,最終大家只能是在無人領域做了個黃粱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