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要來了,房價會跌嗎?

房產稅要來了,房價會跌嗎?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然後,在兩會期間,官方多次提及房地產稅,意味著房產稅的推進逐步清晰化。

房產稅會讓房地產行業承壓下行嗎?從高層的定調來說,房住不炒成為長期堅持的總體基調,但是受限於近期外部環境,國內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在房產稅這事上,政府層面肯定會審慎而行。

但是,總體上,房產稅肯定漸行漸近,不會像之前的雷聲大、雨點小,那麼,大家關心的房價會大幅波動嗎?

房產稅已經在路上

首先,我們來看看到底什麼是房產稅?

房地產稅收屬於對於財富存量的課稅,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房地產稅表述為“財產稅”、“房地產稅”、“不動產稅”、“住房稅”等多種名稱。

房地產稅作為未來房地產行業的重要稅種,能推動土地財政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可以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那麼,結合我國國情,我們可以看到,推出房地產稅的本意,是為了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替代土地財政。

在大多數核心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力度過大,新增土地資源嚴重不足,地方財政收入是個大問題。

這意味著,依靠賣地來聚攏收入的未來空間越來越小,房地產稅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如何尋找新的穩定稅源,就成為當務之急,房地產稅恰好是答案之一。

由此來看,房地產稅之所以提上議事日程,是為地方政府開闢新的稅源。

房產稅會如何落地

實際上,中國早在2011年,就對個人持有的住宅開始房產稅試點徵收,選擇了上海和重慶作為試點城市。

在這兩個試點城市中,開徵房產稅對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房屋交易和房價的影響均非常有限。

從政策推出的角度來看,稅改都是理論研究先行,然後小範圍試點,之後再逐步擴大試點範圍,直到最後全國實行。

因此,在房地產稅徵收真正全面落地前,大概率還需經歷擴大試點範圍。

另外,房地產稅具體徵收也將因城施策,稅率則會經歷從低到高的漸進調節過程。

稅收法定,房地產稅必須歷經立法、審議和落地的一系列法律程序,整體落地下來,可能需要兩年以上時間。

房產稅如何徵收

目前,房產稅的具體徵稅範圍、徵稅對象、稅率、推出時間等細節暫時還在商定之中。

要想有效的進行房產稅的徵收工作,有一些必備的要件還是要達到的:

比如: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全面完成、全國房地產市場保持基本穩定、地方政府必須逐步降低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等等,我國不同地區和城市之間差異巨大,所以,必須要綜合考量很多因素。

此外,針對困難家庭、低收入家庭、困難群體,這些特定對象應該適當予以免徵優惠。

房產稅對房價影響幾何

首先,可以比較明確的是,對房價的影響不大!

我們先看看國際經驗,拿美國來說,從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徵收房產稅,同樣是“因城施策”,同樣價位的房產在州內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房產稅稅率不同,稅率範圍從0.2%到3%不等。

再見,我們的鄰居——韓國,從2005年開始徵收房產稅,根據房產總價值的不同,稅率為每年0.75%-2%。

但是,這兩個國家的房價並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回到我國,我們必須看到,從短期而言,房地產稅的出臺,會對房價有階段性影響。

因為,房產多的人,就會考慮成本,拋盤會比較突出,這對房價顯然會構成利空。

從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對遏制投機炒房有一定效果,但是長期影響房價的還是宏觀經濟、金融、土地和人口。

一個城市房價如何走,不僅要看人口和土地,而且還受制於信貸是否寬鬆,房地產稅在其中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