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华美古建,历经700年远超故宫天坛,上海深圳人都来参观


跟着历史去旅行 第62站:北京 白塔寺!

白塔寺,正式的名称是妙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京城一座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内有一座全北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元代白塔,这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傍晚这里都有很鸽子在这里盘旋,鸽哨声可以回荡在整个北京城,也堪称北京一景。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八年,忽必烈敕令在一座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终于建成,随即又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后来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可惜到元朝末年,一场大火结束了寺院的辉煌,只剩下一座白塔。直到明天顺元年,寺庙才进行了重建,并重新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到了清代中后期,这里逐渐演变为北京城最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并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妙应寺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白色体躯,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出地面二米,面积为1422平方米。在塔基的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叠高9米,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拥叠出许多角石和立面。须弥座束腰部分,每块立面都被两边角柱及上下枭枋所衬托,整个塔座造型优美,富於层叠变化。


座上的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的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脖子,有13节,称“十三天”顶上花纹铜盘的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铎,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上坚八层铜质塔刹,高五米,重四吨,分为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几个部分。

白塔形制即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中统元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首传西藏,後传入元大都。70年代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过程中,还发现了清代乾隆十八年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手书《波罗蜜多心经》、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众多国宝。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3路、13路、42路、101路、102路、103路、409路、612路在白塔寺站下车即可到达。门票:2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