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成功案例看中國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之路

西方國家文化小鎮建設成功案例

1.依託體育文化的意大利麗暉谷小鎮

麗暉谷小鎮是意大利意大利冬季最美、最有名的旅遊勝地。它的成功之處有三點。一是獨特的自然風光。它位於阿爾卑斯山中段,在歐洲兩個最大自然公園斯特爾維奧國家森林公園和波尼納公園之間,是一條長而寬的峽谷。在這裡旅行,有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二是麗暉谷建有許多滑雪設備,能夠進行各種冬季滑雪運動,受眾包括初學者和高水準的滑雪愛好者。這使得麗暉谷成為獨具特色的冬季體育文化集聚地。三是眾多人文旅遊景點的建設。麗暉谷有著許多迷人的景點,如建築風格獨特的天主教堂、村莊、牧場,以及各種野生物,這些景點成為體育文化產業的衍生休閒配套項目。總之,麗暉谷小鎮的特色在於把自然、人文的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2.依託影視文化的西班牙胡斯卡爾小鎮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胡斯卡爾是3D電影(藍精靈)的拍攝地,它把電影劇本與小鎮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成為全球知名的文化旅遊小鎮。它的成功來源於以下方面。把藍精靈電影的佈置和小鎮的生活設備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小鎮使用了9噸藍色塗料把村中教堂、政府、甚至公墓在內的175幢建築全部塗上明亮的藍色,凸顯藍精靈的藍精靈的藍皮膚顏色。利用電影主題把文化要素注入到所有旅遊、消費項目,例如“格格巫酒吧”、穿藍精靈衣服的導遊等等。大力發展與藍精靈相關的衍生產品,小鎮銷售與藍精靈有關的紀念品,在假日舉辦“藍精靈集市”攤位出售與之相關的工藝品。

從國外成功案例看中國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之路

3.農業和文化完美結合的法國普羅旺斯系列小鎮

法國普羅旺斯是世界知名的旅遊聖地,它是由一系列知名的文化小鎮形成的文化產業集群。它的成功之處可以稱之為文化產業推動城鎮化發展的經典。農業是普羅旺斯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它的產業主要是薰衣草和葡萄酒產業,薰衣草和葡萄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人放鬆舒適的雅品,這種狀態是吸引人群的重要因素。以忘憂閒適為主題,加上中世紀的騎士愛情故事,使普羅旺斯成為充滿浪漫情懷的地域,它滿足了人類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活追求。薰衣草和葡萄酒創作出的意境吸收世界各地藝術家集聚到該地區,從而把普羅旺斯的文化產業推向頂峰,薰衣草的自由的色彩刺激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塞尚、梵高、莫奈、畢加索、夏卡爾等大畫家紛紛到此尋找靈感,美國作家菲滋傑羅、英國作家DH勞倫斯、彼得梅爾、法國作家赫胥黎、德國詩人尼采等也到此一遊,名人和精神領袖使得普羅旺斯成為普通人群的夢想。以意境、文化巨人的魅力為基礎,結合高科技手段,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形成文化產業集群,如每年戛納電影節就是衍生的文化產業業務。

4.工業旅遊詮釋文化的法國格斯拉小鎮

法國格斯拉鎮的主業是花田加工業,香奈兒No.5原材料來源於該小鎮,這是該鎮,這是該鎮世界聞名的重要原因。格斯拉鎮的成功之處在於:利用香奈兒No.5的品牌效應使得該鎮舉世聞名,小鎮把香奈兒No.5的工業製作工藝與小鎮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小鎮有著名的香水博物館和香水工廠,這些都是工業旅遊的重點項目;把香水文化和休閒文化結合創造獨特的生活方式。香奈兒No.5尋找的是一種獨特屬於女人的味道,充滿女人性格中複雜與性感,女性遊客可以造訪玫瑰園,在實驗室裡自己親自參與調製屬於自己的香水和香精,而針對男性遊客,該鎮建設了眾多的世界著名的高爾夫球場,使得格斯拉鎮成為一個綜合娛樂鎮。可見,格斯拉鎮首先通過工業廣大其知名度,然後從工業生產轉入工業旅遊,再由工業旅遊進入娛樂服務業,一步一步產業升級,實現城鎮化。

中國古鎮的成功經驗

1.古代文化底蘊

古鎮文化產業的形成的基石是一個“古”字,因此,古鎮建設的基礎是古代文化。如物質層面的古代建築,表達著古代文化的發展程度和表現方式,建於1086年的周莊,位於瀘蘇杭之間,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是肘擊相連,深宅大院,河道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文人雅士或知名人士的活動場所,表達著古代特定人群的生活狀態,如江西省婺源古鎮群,歷史悠久,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歷代名人遺蹟和明清徽派古建築遍佈鄉野,婺源古鎮實至名歸。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給現代人以警示和借鑑等。廣西省黃姚鎮,始建於宋代,宋將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打聽到當地黃姚兩姓人居多,他就給這個小鎮起了一個名字“黃姚”。特定人群的歷史風俗習慣保留下來,這裡包括各個民族的生活習慣、服飾、禮儀等等,如喀納斯湖畔古村落圖瓦村,主要以牧業為主,以狩獵、捕魚和採集為輔,獨特的生活方式成為全國知名古鎮的重要原因。

無中生有類型的小鎮主要是把人們對生活的寄託和理想借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的生活形態,如陶淵明的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造就了東流古鎮的菊花文化底蘊。

2. 獨特生態資源

古鎮建設要考慮人的感受的舒適度,通常伴隨著休閒娛樂,因此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古鎮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我國成功運作的古鎮的生態資源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景觀,如位於巴顏喀喇山脈等匯聚地方的丹巴藏寨,是革什扎河、犛牛河、大小金川河的發展,這裡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羅棋佈,森林無邊無際,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的世外桃源;另外一種是人工特色生態環境,如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東、西、南、北四條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加上修真觀戲臺、雙橋風情、梁苑勝蹟、唐代銀杏等,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總之,中國文化古鎮的建設一般就地取材,還處於資源開發階段,無論從產業上還是城鎮建設上來講都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中西方差異

從國外成功案例看中國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之路

東方

VS

從國外成功案例看中國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之路

西方

1.在古典文明時期,東西方在生活文化上存在巨大的不同。東方強調的是一種內斂的秀氣,西方著重的是外在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彼此之間的文化基調有所差異。

2.現在文明在城鎮建設中的比重不同。中國古鎮對古代建築和古代文化的依賴程度極高,這與中國工業化中期階段相適應。所以文旅產業在推動城鎮化方面處於被動狀態。這對國家城鎮建設極為不利。

3. 消費受眾不同。中國的古鎮建設的導向決定了受眾人群的性質,中國小鎮依靠中國文化打造深刻的特色小鎮,所以受眾往往是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旅遊當中,小鎮文化不易理解,消費者也就比較少了。西方的小鎮則更注重實物的體驗和感受,直接從 小鎮旅遊中嘗試文化產品。

4. 盈利模式不同。中國古鎮的盈利模式以觀光、餐飲為主。這樣的模式只是以古鎮文化為誘餌,消費的確是小鎮文化以外的大眾文化。國外小鎮則以文化產業為核心,將小鎮的特色文化作為基本載體,打造商業產品的創意、製造、售賣服務一條龍之路。這樣的運營模式更加科學,有利於小鎮的長期發展。

文化小鎮建設對我國城鎮化的啟示要點

1.城鎮化過程中產業發展是基礎。

2.城鎮化過程中需要形成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3.文化旅遊產業是落後地區跨越式發展從而實現城鎮化的最佳途徑。

4.城鎮化過程中政府以引導為主。

5. 文化小鎮建設可以避免城鎮化變為房地產化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