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來保護負責任的教師?老師敢要

很多人發現,教育缺少懲戒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學生被寵壞,進而導致問題重重,比如學生玩手機問題,以前一甩了之,現在是反反覆覆收-給-拿拉鋸戰。再比如學生上課違紀,教師不敢管,管不了,老師上課,學生吃喝。不少家長認識到懲戒的重要性,但是當下要把懲戒權給予教師。不願意接受的卻是教師。原因何在?那就是很少有人認識到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的意義。

人民日報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來保護負責任的教師?老師敢要

請輸入圖片描述

1把所有的教育任務都壓在教師身上?

當下教師感覺困惑的就是把所有的責任都壓在教師身上,家長應該培養好學生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配合教師嚴格要求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應該有的氛圍。

換句話說,教育應該是家長和教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而教師的懲戒權來自家長和社會授予的。而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樣做的。然而當下的現實是因為一點小問題家長動輒找教師的問題。我們學校就有教師批評學生,然後學生心裡不舒服找教師的事。(具體事情就是學生早自習時睡覺,教師用書打了學生一下,提醒他起來,結果學生不依不饒。家長來了以後一面倒相信學生話,連相關監控都不認同,並且動手打了老師一耳光。)這樣的氛圍還有人敢批評學生嗎?

人民日報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來保護負責任的教師?老師敢要

請輸入圖片描述

2家長和學生有問題可以找教育局和媒體,老師找誰?

因為這樣那樣的糾紛,家長可以找到教育部門反映情況,一找一個準。如果還覺得不滿意可以找到相關的媒體,也是一找一個準。而每次相關的事件,最終受批評的總是教師,不管教師是否感覺自己委屈。類似的懲戒的問題,經常相關的報道就是弱化甚至,根本就不提學生犯的錯誤,只強調教師進行的批評懲罰。結果在一些人的口裡,教師就變成有暴力傾向的暴力狂,甚至是心理有問題,這真的是讓人很無奈。

記得早先有一起遼寧高中教師拿著掃帚打學生的事件,大家都強調教師是多麼多麼暴力,卻沒有注意到幾點問題。

一、學生已經是屢次逃課去打籃球,班主任教師幾次三番進行教育不起作用,這次學生被班主任打原因就是其不僅再次犯錯而且帶了其他人一起逃課,性質極其惡劣。

人民日報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來保護負責任的教師?老師敢要

請輸入圖片描述

二、班主任其實批評學生都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高高抬起輕輕落下,看著很疼,其實就是嚇唬人。做個其他人看,讓其他人引以為戒,保證班級秩序。但是弊端就是學生犯錯多就變得皮了,這個學生被打後就是和教師說老師累不我給你買水去。

最終因為媒體壓力,教育ju抵不住了,教師因此被撤銷班主任的職務,取消教師資格,而學生再也沒有人在他犯錯時批評提醒他了,可以想象這個學生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開除。最後的改正機會也沒有了。一個學生毀了,一個老師也毀了,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保護這樣負責任的教師?

人民日報只說給懲戒權,給了以後誰來保護負責任的教師?老師敢要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佩弦教育語:

因為越開越多的前車之鑑,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懲戒學生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風險。就像一個校長在例會說的,學生是別人的,飯碗是自己的。既然教育學生家長不領情,何必非要懲戒別人的孩子,給自己找不痛快,所以很大教師變得越來越佛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