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雷軍在9號穀子發佈會上承諾保證9號穀子的庫存。但小米9今天開始銷售。它在53秒內就被賣光了,這讓很多人批評它。

事實上,最近的小米並不好,根據IDC的數據,2018年第四季度的小米出貨量同比下降34.9%。第四季度通常是一年內手機出貨量的高峰。小米的表現真的不令人滿意。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很明顯,小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無論是劈紅米還是近期穀子營銷方式的突變,都不難看出穀子急需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小米9可以說是天生的使命。有理由說,這樣一部備受期待的手機應該儘可能多地供應,承擔著穀子成長的重任。為什麼會有短期的資金短缺?

銪極端性能成本比的不良影響

小米有三大殺手:網絡營銷、供應鏈管理和小米生態。這三個特點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成本效益。

小米最大的特點是網絡營銷。一般說來,這是“沒有中間人可以改變”。除了節省渠道成本外,硬件的利潤也很低。既然賣硬件不賺錢,賺錢的方法就是開源和省錢。

“開源”方面是通過軟件賺錢,這在小米手機上顯示。這是久受批評的繆伊廣告。小米最初通過低價手機吸引了用戶。當用戶達到一定數量時,他們開始投放廣告。事實上,小米廣告推廣的利潤與手機相當。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正是因為有足夠的小米用戶通過廣告賺錢,雷軍才會直言不諱地說“硬件利潤永遠不會超過5%”。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節流是摩爾定理的應用(處理器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時間越長,一部手機在不降價的情況下賺的錢就越多。處理器作為手機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手機總價格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不僅是處理器,其他一些組件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價。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1999年前的穀子在早期確實遭受了損失。現在,每部手機的定價都應該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所以每售出一臺都能賺錢。我寧願相信製造商不能生產這樣的手機。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機部件的價格也在下降,這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從經濟角度看,小米的“性價比”手機銷售屬於賣方市場,商品供不應求,賣方(小米)處於有利地位,可以限制銷售,不願意銷售。如果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市場就會出現過剩需求。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由於這種不平等,許多人幾乎都鑽了洞,比如牛。

不僅是專業的黃牛黨,也是全國的黃牛黨。如果被搶走,他們可以盈利。真正想購買的用戶會成為受害者。

現在,小米9可以看到很多賣家在閒置的魚上提高了200多個價格,甚至還獲得了一筆生意——幫助他們快速發展。費用從十元到十元不等。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這樣的購買體驗真的很糟糕。成本效益比的初衷是讓更多的人使用更好的產品,但它已成為牛的狂歡節。製造商不賺錢。真正的粉絲不能買手機。搭扣對雙方都不好。

❷小米手機「包袱」太重導致量產上不去從推出小米1開始,小米數字系列的使命就是“以半價銷售旗艦配置”。這一特性使小米吸收了數以百萬計的麵粉,同時也使小米揹負著沉重的負擔。

為此,每一代穀子不僅比上一代好,而且要實現友誼旗艦飛機的品質。球迷的期望值提高了,很難恢復。在掌握核心技術之前,每一代小米都要抓住賣點。

與華為和蘋果不同,小米有自己的硬件,如麒麟處理和一系列處理器。因此,小米必須搶佔高通處理器的先機,這意味著技術剛剛問世,還不夠成熟。實現大規模生產需要一段時間。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就像雷軍圖考榮耀v20一樣,為了搶佔索尼IMX 586 4800W像素傳感器的啟動,由於傳感器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它已經不能長期發貨了。今天,雷軍也是為了搶佔琅龍855的首發,導致前期產能不足。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三星的旗艦系列,月出貨量達數百萬,與小米的上市時間相同,並使用同樣的Miaolong 855。為什麼會是斑點?

首先,與三星相比,小米是一家小公司。三星S9系列去年第一個月出貨量為800W,而小米8的整個生命週期可能並不相同。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高通公司當然會選擇先供應三星。

除了高通公司的原因外,小米的決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米公司基因決策

如果上述兩點是穀子缺貨的客觀原因,那麼公司的決策就決定了穀子短缺的根本原因。

小米是什麼公司?如果你仔細看,我會多次提到“粉絲”這個詞。是的,小米是一家以粉絲為起點的公司。正是這個因素造就了小米。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隨著風機數量的增加,需求量也會增加,產品種類也會有所不同。還有一條穀子生態鏈。

小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小米的大部分產品都會被搶走,不管它們是高科技手機還是低技術剃刀。

除了備件供應不足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小米模型決定的。即使供應鏈有足夠的能力,小米也不會下太多的訂單。第一批產品屬於試驗水產品。一旦市場不受歡迎,他們將被削減以減少沉沒成本。相反,他們將繼續增加訂單。

為了確保資本鏈繼續破裂,訂單的緩慢增長將導致產能的攀升和供應的間斷。

另一個系統,小米IPO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發現,小米的股票週期是45天,這意味著小米手機從生產結束到現金只有45天,週期越快表示,相同的1元投入,小米可以在45天內看到1元的收入。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短庫存週期也是最終成本效益比的體現。它可以迅速收回資金,更不用說,還可以增加股票收益,使投資者對公司的利潤更有信心,自然更好的融資,並進一步擴大生產。

這應該是小米系統的延續,小米還處於小公司階段,因為手機廠商的商品積累是致命的,不僅要支付高額的倉儲成本,還要承擔手機持續折舊的成本,最重要的是一旦積累,它就有幾百個數百萬的損失。對一個小製造商來說是致命的。

在成本效益方面——切斷線下中間商、切斷名人代言(早期)、降低倉儲成本、通過大量訂單獲得供應鏈議價空間——價格是失去線下市場和用戶的糟糕匆忙體驗。

最後

如果小米是一家小公司,短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代表工廠訂購2000臺,10瓦需要2億元。這臺10W手機一天也做不到,也就是說,只有當它們賣完了才能還清,才能訂購一批商品。為了保證公司在庫存中不死機,瞭解需求,批量交貨是小公司的無奈選擇。

但現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小米9的庫存不足1輪天貓。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用戶的需求,所以我們可以使用第一批產品來測試水。這一次,小米線下商品比以前多了,所以小米真正開始關注線下市場。據說每家店都有3-4臺,遠遠落後於傳統的廠家。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在53秒內賣出真的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嗎?

小米為什麼總是沒有現貨?

小米需要被搶購一空。歸根結底,公司實力不足。產品的核心硬件高度依賴上游供應商。它沒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力。不像蘋果和華為,它不需要搶佔第一個賣點。沒有辦法擁有像ov這樣的用戶群。此外,出貨量與國際一線品牌還存在差距,供應鏈的聲音還不夠。在成本效益的束縛下,小米手機最終被每一代人搶走。

公司的價值在於顧客。小米在價格上照顧每一個顧客,但在購買體驗上卻不照顧每一個顧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