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無條件“親美”圖個啥?在華市場份額還被美國搶了

與最大的貿易伙伴鬧僵後,土澳似乎一直處於蒙圈狀態,最近才如夢方醒。澳大利亞從3月7日開始啟動一項文旅推廣“攻勢”,以期吸引大陸自由行遊客。無利不起早,據澳方統計,針對大陸展開的旅遊業務能夠創造115億澳元(約合547億人民幣)的產值,自由行遊客的停留時間一般比團客長2倍。在過去10年裡,中國旅遊業的年均增長率接近19%,自由行旅客的貢獻率超過50%。此外,大陸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遊客與留學生來源地。在兩國關係發展並不樂觀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尤其擔心這2個利潤豐厚的行業受損。

澳大利亞無條件“親美”圖個啥?在華市場份額還被美國搶了

如今焦慮的是澳大利亞方面。澳方擔心的是對華煤炭出口市場會被轉讓給美國。澳媒在3月21日指出,隨著中美越來越接近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煤炭很可能在華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從而擠佔澳大利亞煤炭的空間。特朗普需要兌現競選承諾,振興西弗吉尼亞州的煤炭工業。澳方認為,基於這些因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可能要為美國騰出能源與農產品的市場,而澳大利亞恐將成為受損失的一方。2019年2月,大連港已經“無限期”暫停了對澳大利亞煤炭的入關程序,據悉,澳煤或存在環保不合格的情況。據瑞士信貸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澳方正在蒙受降價的損失。

將近120萬華人生活在澳大利亞,漢語也是澳大利亞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常用語,但澳大利亞對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並不瞭解,或者說缺乏理解的興趣。

1997年之後,澳大利亞從融入亞洲轉向全面追隨美國,甚至喊出要當南太平洋“副船長”的口號,激起亞洲國家對殖民主義的記憶,遭到亞洲國家的反感。

澳大利亞無條件“親美”圖個啥?在華市場份額還被美國搶了

澳方注意到這樣有損自身利益,因此又對外交進行糾偏,採取兩面下注、左右討好的策略,搭上東亞大國經濟快速成長的快車,同時又在軍事上與美國結盟,兩邊的好處都佔全。土澳“聰明”的做法,令其成為冷戰結束後西方集團裡唯一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國家。

不過從10年前開始,澳大利亞的外交又開始“失衡”,頻頻干涉東亞大國的內政,還積極地、無條件地為美國重返亞太當吹鼓手兼“打手”,一直謀求與美日印組成“四國同盟”,推行旨在遏制大國崛起的“印太戰略”。探客認為,這是一種極為令人不解和奇怪的現象。澳大利亞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共同利益,而且兩國相距遙遠,有充足的緩衝空間,但土澳卻苦苦相逼,在沒有受到任何安全威脅的情況下成為西方集團裡對華最為強硬和敵視的幾個國家之一。

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德呼籲堪培拉方面重視對華關係,並加大投入。在他看來,儘管現在兩國關係比陷入最低谷時要好一些,但依然沒有完全得到修復。按照菲茨傑拉德的建議,澳方不應該對華存在偏見,還應該正確看待大國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並加強主動性和獨立性。畢竟,澳大利亞之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就是得益於對華出口的擴大。

澳大利亞無條件“親美”圖個啥?在華市場份額還被美國搶了

與陷入矛盾、遲遲無法打開局面的澳大利亞相比,另一個“五眼聯盟”的成員新西蘭可能更願意為修復關係作出努力,其首腦阿德恩定於3月31日至4月1日正式訪華,主要內容涉及自貿談判、應對氣候變化等。2018年11月,新西蘭曾跟隨美國一起以“安全風險”為由禁止本國運營商使用華為的5G設備。而到了2019年2月,阿德恩又改變了立場,聲稱沒有排斥華為參與本國5G建設。這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只有拒絕像土澳一樣犯傻,才能維繫在亞洲的利益。

澳大利亞的實力配不上澳大利亞的傲慢,還是認清現實比較好。對土澳來講,“政冷經熱”不可能存在,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喪失大量經濟利益。除了迴歸“中立”,澳大利亞沒有其他路可以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