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寫在前面的話:

很快就是海軍節了,不少小夥伴都在期待002號國產航母進入現役,讓中國海軍邁入雙航母時代。但除了我國之外,印度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成第二艘航母(速度是慢了點,但畢竟在建),並且在未來仍有繼續擴充數量的可能。目前印度與中國的情況類似,只有一艘源自前蘇聯的現役航母,但兩國邁入雙航母時代都只是時間問題。本文僅簡述兩國航母的基本技術性能、作戰實力,結合現有資料對兩國雙航母進行簡單對比,希望能拋磚引玉。


1、命運多舛的獨苗

印度唯一一艘現役航母“超日王”號(維克拉瑪蒂亞號)由前蘇聯建造的1143型載機巡洋艦,也就是基輔級航母的四號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建而成。蘇聯在該艦設計建造之初就已經開始尋求改變巡洋艦與航母混血設計的方法,一點點開始向正牌航母所靠攏,與前三艘姊妹艦相比不僅增大了甲板面積,還升級了雷達和武器系統,但依然只能起降雅克38戰鬥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收了全部的四艘基輔級,其中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因經費無力支撐於1995年正式退役封存。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基輔級載機巡洋艦

而這,正是印度獲得一艘新航母的契機。

2000年前後,俄羅斯與印度開始了關於這艘航母的交易事項。經過一系列的磋商,最終決定以免費贈送航母但需要印度承擔翻新改建和艦載機、新設備的購買費用,最初預計這筆合同價值15億美元。不過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俄羅斯那邊能夠建造和維修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在分家的時候連廠房帶圖紙和技術都給了烏克蘭,負責改建這艘航母的是以建造潛艇見長的北方造船廠,再加上俄印兩國在改建過程中有許多意見相左,所以工期才會多次延誤。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基輔級的艦島外形已經頗有庫茲涅佐夫級的樣貌

原定2008年底就要交付的航母一直拖到了2013年才正式服役,海試期間還爆出鍋爐故障導致無法全速運行的問題,不過好歹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解決了。算算時間,比中國自行續建的遼寧號還要晚一年。如此說來,超日王與大遼的命運還真像,都是蘇聯航母,都因為時代背景的影響被封存、停建,又都各自找到了新的歸屬。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加裝滑躍甲板


2、超日王的性能

脫胎自基輔級航母就意味著無論它怎麼樣去翻新和改進設備,艦體本身無法做大的修正,排水量和甲板面積、機庫面積等關鍵參數仍然是70年代蘇聯航母的水平。從某種方面來說印度要想完全發揮出該艘航母的作用就只能在訓練與裝備維護上下功夫。

改建完成後的超日王與原來最大的區別有3點:

1、將艦上所有的SS-N-12反艦導彈、SA-N-9防空導彈垂髮單元、魚雷發射管、大小不同口徑的艦炮等繁雜的武器系統盡數拆除;

2、在艦艏安裝滑越甲板,改用米格-29K型戰鬥機作為主力艦載機,使用短距離滑躍起飛和阻攔索回收方式;

3、在左舷增加斜角甲板,左右舷分別拉大外漂,擴大甲板總面積。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改建完成後的超日王號

如此一來,超日王總算是變成一艘正牌航母了,而此時距離它首次服役已經過去了26年的時間。

改裝後的超日王基本技術參數如下,簡單與大遼做個對比。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簡易數據對比

先說船的問題。要是論噸位和體積,超日王肯定沒辦法和遼寧艦比,滿載排水量就差了2萬1千噸,最大航程差了一半,甲板和機庫面積也無法相提並論,這直接影響了搭載能力。經過改裝後,超日王安裝了全新的座標及預警雷達,包括一組由塔桅杆集成的電子導航系統和與其相連的著艦指示信號系統,這根多出來的桅杆看起來十分滑稽,沒辦法,艦島太小集成不下這麼多了。從電子設備的角度來看,超日王並不落後,但全艦在細節上多少有一些不足。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右舷加裝的桅杆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俄羅斯在改建過程中並未安裝偏流板,這就導致艦載機進行起飛作業時飛機後方的大片區域必須保持絕對淨空,原則上這會影響到勤務效率,但只要掌握好時間差,理論上起飛和降落不存在必然衝突,幾十秒的時間完全不影響實際操作,而且可以在緊急狀態下實現半分鐘內淨空甲板。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起飛時沒有偏流板可用

俄羅斯和印度在改裝的過程中發現原艦體的設計導致甲板寬度不夠,如果加長、加寬甲板則會造成配重不平衡,因為艦艏的一堆武器拆掉足足省下5000噸的重量,但是又不可能重新調配艙室。神奇的是印度花了20天就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幾乎不需要大改佈置的情況下實現了配平,這與三哥一貫的磨洋工風格很不一樣。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改造完成後乾淨整潔的甲板

最終新安裝的斜角甲板有大片區域和起飛準備區相互重疊,飛行員必須對指示標線和區域劃分熟記於心才能避免在操作中對錯指向位置。但是經過重新佈置後,全艦的甲板利用率可以達到83%以上,這在細長的基輔級上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可以說這套改建方案的成效非常好。


3、拳頭不夠硬

心能吞象的印度一開始拒絕了仍在圖紙階段的米格-29K型戰鬥機,當然並非是嫌棄性能,而是因為這型戰鬥機尚在驗證階段,設計和生產等任何環節存在缺陷印度都只能獨自嚥下這個苦果,而且新戰機能否按時與航母一併交付也是讓印度顧慮的問題,然而後事證明這個顧慮根本就是多餘的(滑稽)。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超日王搭載的米格-29K

飛機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印度心儀的SU-33艦載機最終沒能收入囊中也實屬無奈。

首先SU-33本身也是老型號的飛機,早在蘇聯解體之後就停產,連俄羅斯自己也是修修補補還斷不住停飛(庫茲涅佐夫癱瘓了以後停飛到現在)。

其次這型戰鬥機的設計思路與當時的載機巡洋艦相匹配,其主要作用是攔截敵方戰機,所以壓根兒就沒有對地的武器系統,這要放在現在怎麼能行?重開生產線、重新開發對地武器都是非常划不來的方案,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SU-33脫胎自骨頭重架子大的SU-27,屬於典型的遠程雙發重型戰鬥機,單是重量這一項就導致它無法在超日王上正常起降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諷刺的是,這些問題在米格-29K上都不存在,印度也就不得不選用這個冒險的方案,服役後適配的結果還不錯。

說來米格-29和SU-33的兄弟SU-27都是六十年代蘇聯先進戰鬥機項目的結果,只不過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這麼說前者還算是後者的大表哥。相比常規起降型,艦載型米格-29K除了著艦鉤、強化機體結構等必要的上艦措施以外主要提升了飛控系統,整機的操控性能更佳,但技術性能並沒有太大變化,而且航程短的毛病依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最大航程只有2000公里出頭,這一點限制了它的威懾能力,也間接提高了航母需要面對的風險。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米格-29K的液晶顯示屏

關於二者大致的基本性能,我們列一個表就能完全看出來。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簡易性能對比

當初我們從烏克蘭買回T-10K進行改進、仿製的時候就意識到了蘇聯戰鬥機糟糕的航電系統,所以現在的殲-15實際上是結合了T-10K、殲-11兩種戰鬥機的優化改進版,著重提高了機載航電設備,無論硬件綜合性能還是機齡都要比SU-33、mig-29K強許多,這一點毋庸置疑。

未來亞洲只有這兩國有雙航母戰鬥群,綜合實力誰更強?(一)

遼寧號搭載的殲-15


客觀的說,超日王雖然是用一艘混血航母改裝而成的,但其改裝成果並非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牽強將就,儘管有拖工時、鍋爐故障等一系列問題,最終也算是修成了正果,在遼寧號服役並形成戰鬥力之前超日王是當之無愧的亞洲最強航母(沒別的了吧?笑),所以我們才要拿出來進行分析對比。當然我做的很籠統,只是概括性的敘述,下一篇我們將說說下水三次還沒服役的維克蘭特號,後面幾篇會談談戰鬥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