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公司,48小時融資超6億美元,打破阿里騰訊京東的紀錄

來源|科技象

有人將剛剛過去的2018年比作“失血”的一年,在宏觀經濟的影響下,國內的融資環境一片“寒冬凜冽”,即便來到了2019年,這種狀況也沒有明顯的改觀。

但近期的一個融資消息,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先是在3月14日,平安海外控股宣佈,將以可轉換優先股的形式對萬國數據進行1.5億美元股權投資;3月15日,萬國數據又宣佈,公開發行ADS 預計募資逾4.5億美元,兩筆融資總額將超過6億美元。

這家中國公司,48小時融資超6億美元,打破阿里騰訊京東的紀錄

在短短的48小時,6億美元的融資。這兩個數字,其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所謂的資本寒冬,並不會迴避真正優質的公司,和業務踩在行業發展最前沿的公司。以萬國數據為代表的專業IDC服務商,正面臨著何種成長軌跡?

雲和5G,推動IDC產業持續向好

可以肯定的是,資本之所以看重萬國數據,本身是對中國IDC整體未來市場的良好判斷。

過去10年互聯網的輝煌,為中國的IDC們提供了高速增長的驅動力。《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顯示: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有望達到4300億元。從2015年到2019年間,中國雲計算的總規模將接近翻三倍的水平。應該說有多大的雲計算需求,就等於有了多大的數據中心需求,這種客觀環境對數據中心服務商業務的刺激是顯而易見的。

但云計算時代,卻並非是所有IDC的時代,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高規格的要求,催生了雲數據中心整體性的增長,同時也對低性能和服務差的數據中心產生了淘汰。這讓萬國數據等專業IDC服務商獲得了快速成長的機會。

從未來的市場空間看,處於長尾期的雲計算應該還是主要的驅動因素,此前,IDC在報告《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預測》中也預測:無論是公有云服務提供商還是建設私有云架構的企業本身,對數據中心服務需求都在日益增加,雲計算將會拉動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持續增長。

同時,當雲成為一種生產力,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我認為,企業上雲將會是專業IDC服務商,最有潛力的增量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潛力甚至會超越雲計算公司。

這家中國公司,48小時融資超6億美元,打破阿里騰訊京東的紀錄

另一個驅動力則是5G,無疑5G時代將人與人的連接拓展至物與物的連接,從而開啟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隨著5G爆發,8K高清,無人駕駛,智慧家居會產生的極為龐大的數據量,而這些爆發的數據要求,數據中心可以做到更強大的計算的存儲,所以5G新的一輪建設週期帶來的流量爆發,也將為IDC行業帶來持續增長機會。

從這兩個維度,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資本對萬國數據的看好,本質上是對IDC行業前景的認可,以及對專業IDC服務商生存和發展價值的認可。那麼,這個群體在未來市場發展的空間又是怎樣的呢?

中國的土壤,應該成長出世界級的專業IDC服務商


事實上,IDC服務商們的表現,也的確值得長期關注。

以全球規模最大IDC服務商Equinix為例,在全球擁有190 多個數據中心,2500 多個雲的運營服務,卻仍然能夠保持較快的成長速度,機櫃利用率常年維持在80%,主營業務毛利率保持在50%。其上市以來股價上漲230餘倍,堪稱是美股的奇蹟。

我們知道,中國互聯網的成長速度領先全球,同時中國的企業上雲和5G商用的發展速度,幾乎也是世界第一。所以,中國的專業IDC服務商,未來也很可能會匹配Equinix的規模,甚至會超越Equinix的規模。我認為這也是資本對萬國數據格外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萬國數據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7.9億元,同比增長72.8%,這個增長速度創自公司上市以來最快增速。從細節上看:首先,數據中心使用面積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底,公司數據中心使用面積為1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4.2%;其次,老客戶的需求增長;第三,新數據中心投產;最後,2017以及2018年對深圳(SZ5)、廣州(GZ1、GZ2、GZ3)以及上海(SH11)五個數據中心的收購。


我們發現,萬國數據在這一個報告期內,數據中心的規模增速變得更快。客觀的說,數據中心本身是一個重資產的投資的項目。本身從選址、規劃到建設以及後期運營,這個過程週期比較長。所以這種週期長、投資大的基礎資源建設,最難的就是在規模和業務之間找到平衡點。

但萬國數據能夠在數據中心規模的擴容的同時,保證著上架率逐年提升。據我瞭解,萬國數據的核心客戶群非常穩定,國內從互聯網巨頭到金融機構的頭部公司都是萬國數據長期合作的穩定客戶。

而這正得益於萬國數據在業務模式上的獨到之處,不同於傳統IDC的運營模式,萬國數據在技術上跟客戶保持非常密切的溝通,在產品上做出非常快速的調整和適應客戶需求的變化,做到了無論是在互聯網,金融,運營商還是政府行業,都做到了深入服務,保證了客戶持續、穩健、高速的成長。

這三點要求,將決定未來格局

我認為,因為雲和5G的驅動,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未來的兩三年,很可能還會出現市場的洗牌,決定勝敗的因素應該在市場規模、客戶群和高水平的服務能力,三個方面。

這家中國公司,48小時融資超6億美元,打破阿里騰訊京東的紀錄

其一,中國的IDC市場還沒有出現寡頭,但這個趨勢會愈發明顯,幾家頭部的IDC服務商規模擴張都很快,正在逐漸拉開與其他競爭者的距離。以萬國數據為例,北上廣深以及成都的一線城市佈局已經完成,這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其二,IDC服務的客戶群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這要求IDC在客戶群的服務上跑的更快。目前,萬國數據的在客戶群的覆蓋上,雲計算客戶、互聯網客戶和企業級客戶的配比非常健康。

其三,在服務能力上,萬國數據的數據中心包括了,高標準的數據中心服務,靈活的基礎設施配置,甚至還與雲服務商共同推出混合雲解決方案等等。

滿足這些條件的IDC服務商,將有希望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資本會青睞萬國數據這樣的專業IDC服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