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鍊聚力抓落實的“四重擔當”

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路線號角擂動,作為堅定踐行的新一代紅原組工人,始終忠誠擔當乾淨,全情聚焦“築堡壘、建隊伍、聚人才、強自身”主責主業,不斷增強組織工作義不容辭的使命感,錘鍊聚力抓落實的“四重擔當”。

錘鍊聚力抓落實的“四重擔當”

紅原縣黨員幹部帶頭參加學雷鋒活動 供圖/紅原組

凝練“敢擔當”真情懷,築牢黨建之基。瞄準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新要求,全力破解長期制約紅原黨建爭先進位的“農村黨員發展教育管理軟,非公經濟、遠牧點黨的組織覆蓋弱,機關黨建‘燈下黑’”等現實短板,必須遇難不繞道、強攻要害處。緊抓“隊伍、陣地、活動、制度、保障”五個基本和全州黨建十大質量提升行動,分鄉村建立黨員發展指標考核體系劃出硬槓槓,按“黨建例會+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減繁增效模式加速黨內政治生活迴歸常態,新成立園區黨工委統籌非公企業黨建,謀劃組建遠牧點“微信黨小組群”,按鄉鎮、機關分別劃分開展黨建月督查,按組織處理約談提醒履職不力黨建責任人,推動各級部署轉化為紅原實踐、紅原特色和紅原成效。

拿出“勇擔當”大氣魄,聚攏隊伍之魂。面臨“擔當怕擔責、幹事畏首尾”的嚴峻問題,組織部門首先為擔當者擔當,方能讓幹部擔當成為主流。實踐中,我們為擔當者搭臺,大力選用“關鍵時刻敢亮劍、危急關頭站得住、急難險重衝在前”的“擔當型”幹部,營造了濃厚幹事創業氛圍。為擔當者撐腰,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探索建立“在勇於改革創新中的風險防範和容錯糾錯機制”,為各級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傾力保駕護航。為擔當者鼓勁,執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能”AB崗輪崗補位制度保障幹部正常輪休,17名跨縣市分居幹部通過“夫妻團聚”工程成功相聚,54名幹部子女到對口援建地綿陽接受內地優質教育,幹部後顧之憂得以解除,從而更有想頭幹頭、更具激情動力。

練就“善擔當”超能力,破局人才之困。人才“難引進、難留住”困局已久,組織部門“主刀”破局變外引主導為外引內培。近年來,紅原創新“川渝高校行”直招模式招引緊缺專業人才,借力綿陽援建、浙阿幫扶、校地合作(西南民大等院校),通過短期引智、專家帶徒提供外援服務,採取“走出去”跟崗掛職批量培養人才,建起了一支循環快、撤不走的援建幫扶隊伍。去年,以縣域本土人才大調研為契機,重新界定本土人才概念,按黨政、專技、科研等類別建成機關人才庫,按種養、鄉村旅遊、民族工藝、民俗文藝等類別建成鄉土人才庫,並納入人才專項工作經費範疇保障日常工作,初步形成本土人才建設啟航提速新格局。

劃出“能擔當”高標尺,不辱模範之譽。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是組工人擔當幹事應有的標尺線。我們將“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貫穿自身建設始終,堅持“例會學、科室學、支部學”和QQ微信群定期推送學,每年開展“重走長征路”活動,引領組工幹部學政策理論、煉忠誠黨性、守紀律規矩,推行科室長混崗推進、科室間輪崗交流、科室內換崗補位制度搭建練兵舞臺,對標州委組織部24項鋼規鐵紀,相應制定落實部機關管理辦法,執嚴周例會、月考核、季評鑑、年總評制度,以年度目標考核二次分配、先進推優、末位交流實現倒逼落實、正向激勵,重拳整治部機關形式主義、庸懶散浮拖新表現,過硬組工隊伍和模範組織部門建設步伐持續提速。(作者系中共紅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