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奇了!殲15夥伴加油技術來自美國F14?貓迷可以瞑目了

近期,殲15夥伴加油的視頻紅遍半邊天,各種媒體紛紛轉載、轉播一時成了網紅,其實夥伴加油技術中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了,只是技術來源一直是個迷。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有說法認為我軍殲-15的夥伴加油方式延續了蘇軍UPAZ加油吊艙的加油方式,採用軟管式空中加油。我軍殲-15戰機繼承了蘇-27戰機內油大的特點,內油達到9噸,在使用UPAZ副油箱時可以在500公里內給兩架殲-15戰機加油,可以讓每架殲-15增加3噸燃料,增加作戰半徑300千米左右,對於保障艦載機滯空時間有很強的實戰意義。

其實,上述說法不一定正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已經有空中加油技術,這項技術首先在殲八2型戰鬥機上實現,是沈飛和成飛合作研製的。有傳聞說空中加油這套設備來自伊朗提供的F14戰鬥機加受油技術,80年代末引進,經過消化吸收後90年代中期中國空軍首先裝在殲八2上併成軍入役,當時曾經轟動一時。為此中國空軍專門成立了一個轟六改裝的轟油6加油機團,專門為加裝了受油裝置的殲八2服務。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對於“遼寧”號這樣的滑躍甲板航母而言,殲-15戰機巨大的載彈量和載油量兩者無法兼得——從第3起飛點起飛,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7噸(還有32噸和33.5噸的說法),如果需要組織對遠距離目標的攻擊,或者需要在主要威脅方向上保持艦載機滯空時間,夥伴加油必不可少。本次央視放出的畫面證明,我軍殲-15艦載機飛行員已經基本掌握這一技術。

此前我國艦載航空兵早在2014年前就曝光了加油吊艙,早在2016年12月,同樣是在央視報道的畫面中,編號116的殲15戰機就曾掛載夥伴加油吊艙進行起飛訓練,在2017年左右艦載機部隊就接受常態化的夥伴加受油訓練,但是直到2019年,才放出殲-15空中夥伴加油畫面,非常不容易。

上面這個說法也不確實,前面說過,單就空中加油技術中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進入現役裝備,到2019年至少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大型加油機對戰機軟管加油與艦載機的夥伴加油其實都是一種技術,F14曾經是美軍大量使用的戰鬥機艦載機,軟管夥伴加油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我軍引進這種技術也有20多年近30年的歷史。

筆者不是槓頭,殲15首飛時間是2009年8月31日,殲15標配的加油和受油技術通過國家定型驗收的時間應該更早。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這次這則新聞主要是展示殲15的空中加油技術已經成為艦載機飛行員的常態化訓練科目,並形成戰鬥力,說白了就是殲15飛行部隊已經將夥伴加油技術全面融入戰鬥力的一部分。

艦載機夥伴加油是艦載機戰鬥力升級的表現

殲15內油多,平時不帶副油箱,但作為夥伴加油機,可掛兩個副油箱,為四架殲15加油。

比較有趣的是,在航母艦載機隊伍中,專業加油機正在被夥伴加油機取代,這是發展趨勢。雖然夥伴加油機的加油量不及專業的艦載加油機,但加油量不是戰鬥力唯一的衡量指標,而只是指標之一。

因為一艘航母的艦載機數量是有限的,簡化艦載機的機型,提高艦載機中的戰鬥機數量才是正道。殲15的內油量較大,執行防空任務和一般的攻擊任務,不需要空中加油。需要加油的情況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對作戰目標距離較遠的對地重載攻擊。從後點起飛,25節甲板風的狀態下,殲15的最大起飛重量是33.5噸。殲-15使用空重是19.5噸,如果採用最大內油(8.5噸),那麼只能攜帶5.5噸。殲-15有超重掛點,最大載彈量是7.5噸。有夥伴加油機,攻擊機就可以不用滿內油而多帶彈藥,在前半程加油,兼顧航程與載彈量。

(說白了,就是用半油油量重量的缺少換最大載彈量重量的增加,滿足起飛條件,起飛後再夥伴加油成滿油)

夥伴加油機不但是增加打擊半徑,還帶來幾個好處:(1)因為在對地攻擊時,一次猛烈的打擊效果好於分批打擊,(2)攻擊機群需要相應的護航機群,攻擊機的載彈量較少,戰機數量捉襟見肘;(3)一次攻擊任務起飛過多戰機,增加甲板起降的調度難度;(4)夥伴加油機加油之後可以加油掛空空彈,在前甲板待命充當應急防空戰鬥機,因為這個是必備的,即使換成專業的加油機,甲板上也隨時有至少四架可緊急起飛的戰機。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2、對地攻擊之後,較大機群排隊降落時,第二批次的飛機需要等待第一批次入庫,騰出甲板,所以留空時間較長,需要在回程的後半段提前加油。以前曾推算過,遼寧艦一個回收批次的最大數量是18架。

3、如果有的戰機因為各種狀況需要插隊降落,先到的戰機要盤旋等待,也需要夥伴加油補充燃料。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4、在回收大機群之前,會事先起飛幾架防空戰機,如果它們的數量不足以應付突然出現的敵情,那麼迴歸途中仍然攜帶空空導彈戰機就要加入防空機群,而要前出迎敵也需要臨時補充燃料。

所以,夥伴加油機的成軍,對提高遼寧號的攻防作戰效能、擴大航母戰鬥群整體的打擊半徑都非常有意義。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很多人都認同一種說法:“ 遼寧艦的殲15數量是24架 ”。真的如此嗎?那麼筆者就有個疑問了。先看下圖

入列的殲15至少已經有四批。量產的殲15每批次10架,編號從100開始,以前推算過遼寧號最多可載42架殲15,正常駐艦數是28~32架。

尼米茲的機庫裡最多也只能擺放34架戰鬥機+2架預警機,有誰聽過美國人說尼米茲的固定翼艦載機少於40架?

喜!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大增 這項特殊技能是保證

實際上尼米茲的固定翼艦載機數量,正常情況下是七十幾架,最多超過90架。有人說90架只是擺拍,無法起降,難道後十幾架是美國人吊上去擺拍的?

即使是七十幾架,那也說明美國的航母,平時30架艦載機停放在甲板的是常態,怎麼輪到算中國的航母艦載機數量時,遼寧艦的甲板就必須是空空的呢?

所以“ 只有24架 ”不是常識問題,是理解問題。

殲15是F-14“熊貓”之後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重型艦載機,載彈量、載油量、航程遠高於F35,攜帶的武器種類也遠多於F35,比如重型反艦巡航導彈、重型陸攻巡航導彈,都是F35帶不了的。

在中國的五代艦載機誕生後,殲15至少還有20年的壽命期,會與之後的五代航母艦載機長期共存,仍然是一支令人可畏強大的海上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