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題名石佛座

玄奘題名石佛座

玄奘題名石佛座邊長51釐米,蓮花座直徑49.5釐米、通高43.5釐米、重191.6千克,1956年陝西銅川玉華寺遺址採集。此件佛座由方形底座和蓮花座兩部分組成。蓮花座中間有安置佛像的長方形凹槽,佛像已不存。方形座側面一邊刻有“大唐龍朔二年三藏法師玄奘敬造釋迦佛像供養”共20字。

石佛座所在的玉華寺本是唐的一處行宮,始建於武德七年(624),原名仁智宮,貞觀二十一年(647)經過擴建,更名玉華宮。永徽二年(651),詔廢玉華宮為玉華寺。顯慶四年(659)十月,玄奘自請離開長安進住玉華寺譯經,直至麟德元年(664)二月在此圓寂。1977年,考古工作者對玉華宮遺址進行了調查,有佛教遺址多處。

玄奘一生寫經造像,廣修功德,所得施贈“皆為國造塔及營經像,給施貧窮並外國婆羅門等客,隨得隨散,無所貯蓄。發願造十俱胝像,百萬為十俱胝,並造成矣”。玄奘進住玉華寺,使這裡的造像活動進入高潮。這件佛座的施主應該是玄奘,但因鐫刻有“三藏法師”字樣,說明其為他人代為題記供養。因為作為一位虔敬的佛教徒,在佛祖面前,玄奘不可能自稱三藏法師。

石佛座造立的龍朔二年(662)是玄奘逝世前二年。《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沒有記載這一年玄奘的行跡,但卻有此年前後他身力衰竭、常感無常將至的記載。所以,此時的玄奘應該是在玉華宮帶病拼全力完成《大般若經》翻譯的時候。代造石佛座的很可能是玉華寺僧眾和隨他來此的譯經僧,他們是向釋迦牟尼祈禱玄奘康健、完成《大般若經》的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