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騙劉勳西征上繚山區 小霸王的奇襲廬江何以成功?因為內奸

誘騙劉勳西征上繚山區 小霸王的奇襲廬江何以成功?因為內奸

這邊宗帥們積極備戰,那邊劉勳興沖沖地跋山涉水而來,他的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上繚城中堆積如山的稻米、金銀,即將全部納入自己的囊中。

“將軍莫要忘了,孫策可在我們的後方虎視眈眈。”機敏的劉曄仍未放棄,努力地作最後一次勸諫。

劉勳哈哈大笑,搖著手中的情報告訴劉曄:“孫策的軍團,此刻正在長江之上,逆流而上,他的目標乃是江夏的黃祖!”

劉曄手中沒有情報可搖,他搖的是自家的腦袋:“恐怕孫策討伐黃祖只是虛晃一槍,一旦我軍進入上繚山區,他們就會調轉槍頭,強行軍襲擊廬江。”

劉勳似乎胸有成竹:“倘若孫策真有此打算,我亦無所憂慮。因為黃祖的艦隊必將追隨其後,而我廬江留守之軍人也將固守城池,到時候孫策將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到那時,我揮師北上,孫策將斃命於廬江城下。”

劉曄唯有苦笑而已。

數日後,大軍進入上繚地域,上繚的宗族武裝陸續出戰,然而他們似乎並未能形成統一的抵抗,而是數百成千,零散地遊擊騷擾,充其量只能延緩而不能阻止劉勳大軍的進程。劉勳愈發得意,想到勝利唾手可得,他忍不住在馬上大笑出聲。

然而當他進抵上繚城下之時,卻發現了令人困惑的跡象。上繚城頭雖然軍旗招展,卻看不到一個守城軍士。甚至城門也是虛掩而已,當劉勳的軍士推門而入,城中的景象更令人驚愕,昔日富庶繁華的上繚城居然雞犬之聲不聞,街頭空無一人。

本以為會遭遇一場艱難的攻防戰,如今卻是如此模樣。劉勳不禁大吃一驚,他按住馬頭,許久也沒有想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劉勳的迷惘,正是孫策的良機。正如他所料,上繚得到劉勳入侵的情報之後,自知難以抵擋,於是來了個堅壁清野,將全部部族以及財物遷入山中城堡。劉勳所得之上繚,不過是一座死城、一座空城,得不到一粒米、一文錢、一個人,這一趟他算是白跑了。

建安四年十一月底,劉勳進入上繚空城的同時,孫策的西征大軍兩萬八千人,正在石城附近江面航行。得到情報之後,孫策即刻發佈軍令,將行軍目標從江夏改為廬江。隨即,孫策大軍分兵兩路,孫策與周瑜率領兩萬人直取廬江首府皖城,而另一路人馬八千人之眾則由孫策的堂弟孫賁、孫輔率領,進屯劉勳回兵廬江的必經之路——彭澤。

孫策這一路大軍的參戰將領有:

討逆將軍吳侯領會稽太守孫策

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周瑜

徵虜中郎將領桂陽太守呂範

蕩寇中郎將領零陵太守程普

行先登校尉韓當

行武鋒校尉黃蓋

行奉業校尉、陽羨長孫權

別部司馬春谷縣長周泰

別部司馬蔣欽

別部司馬陳武

揚武都尉董襲

臨陣之際,孫策特別將弟弟孫權喊到自己馬前,大聲問他:

“仲謀,這是你的初陣,心中何所想?”

其實初次上戰場的孫權難免緊張,可是這樣的時刻,唯有鼓起勇氣以同樣的大聲回答:

“躍躍欲試!”

孫策大笑:“不要吹牛,我看你害怕得聲音都發抖了!”

孫策的話引起眾將領的鬨堂大笑,孫權紅了臉。孫策不理會他的羞澀,向眾人大聲宣佈:“諸位聽好了,這一次廬江之戰,是殺雞,而非屠牛,兩天之後,我等將在廬江城內痛飲慶功酒!”

當年討伐陸康之戰耗費了整整兩年的時日,如今孫策卻說只要兩天,主帥的豪氣與自信,引起將領的陣陣叫好與士卒的士氣高漲:

“看來大將是成竹在胸,這一仗很快可以凱旋了!”

廬江的首府本來在舒縣,當年陸康為了抵禦袁術的入侵,遷至皖城。這皖城地勢險要,北靠大山(大別山),南望江水(長江),後人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詠歎。孫策當初攻城兩年,一方面固然因為陸康得人心、守禦齊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山城的險要。劉勳之所以放心南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況且他留在城中的部曲號稱三萬之眾,在人數上也超過了孫策的軍隊。

既然如此,大哥為什麼會如此自信?孫權迷惑不解。

事實上,廬江攻堅的第一天便既不順利,到午後,擔任前鋒的韓當黑著臉進入大將營帳報告說:

“再給我調撥些士兵吧……”

“住口!”

韓當的話被孫策打斷,他神情愕然地望著大將,孫策卻忍不住大笑起來:“義公,不必著急!廬江已經在我手中了!”

韓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廬江明明堅不可摧,如何說已在手中?

孫策把一封拆開的書信拋在案上,韓當上前打開一看,恍然大悟,原來廬江城中的重要將領、劉勳的部下汝南人李術已經與本方暗通款曲,定下了響應的時辰,就在今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