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愛,卻無性,我該何去何從?

婚姻情感諮詢中經常有些伴侶會問:

  • 沒有性生活的三年,每次我主動他都拒絕,他到底愛不愛我?
  • 沒有性生活,我提出離婚,他不願意,我該不該離婚?
  • 他對我很好,但就是沒有性生活,不離婚怎麼辦?

近年來,有愛無性的婚姻在諮詢中呈上升趨勢。

性生活是婚姻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性是愛的表現,是夫妻生理慾望與心理滿足的行為。

無性是夫妻沒有實現相互依戀、早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標誌,是無力應對發展中的變化的一種表現。

無性表示親密關係遭受重大挫折。

有愛無性,可能意味著愛的下面是愧疚、恐懼、絕望,才導致了無性

婚姻:有愛,卻無性,我該何去何從?

有愛無性常有幾個重要原因:

1、保護邊界

一方對另一方不滿,說不出口,通過無性-退縮反應,和伴侶保持“安全”距離,“自衛”保護自己的邊界,表達控制和反控制。以防止過度親密剝奪自己的獨立,失去自我。

建議:夫妻坦誠溝通,不要感到難為情、害羞,不要把性當做一種控制手段。

2、分離恐懼

一方深信伴侶最終一定會背叛自己而採取的逃避行為,對抗婚姻破裂的恐懼。

這種深信不疑的信念是建立在童年時期失去父母或害怕失去父母的經歷上來的。

通過抑制性來弱化這種害怕失去對方的恐懼,以將損失最小化。

建議:夫妻慢慢學會整合恐懼和親密感的鬥爭的能力,來應對自己的絕望和受威脅感。

3、性是傷害

逃避性行為的一方,會認為性給伴侶帶來傷害,是一種具有危害性的行為,他試圖保護配偶。

一般有這類想法的伴侶,通常早期經理了嚴重的焦慮依戀,面臨著冷漠和被拋棄的危險。或者童年期看到父母性行為,認為母親受到了傷害。或者早期曾和異性有性好奇行為,被父母懲罰。

建議:夫妻間的相互作用可追溯到孩童期與父母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交往經歷,這些早年經歷中長期形成的模式會複製到夫妻交往中。夫妻要將性交流降到沒有威脅的水平。在性生活時不要責怪對方而要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4、失去對未來的幻想。

中老年夫妻,處於呼喚哀悼能力的階段。性曾經讓自己滿足,但現在隨著身體的衰老,將不再感受到性滿足,這個現實會讓自己驚慌、憤怒、麻木、排斥,缺失和抑鬱會頓時襲來。

自己要面對部分自我的喪失,比如器官的衰竭,親人的離世,“自己沒有能力再去拼搏了”“沒有未來了”,會感到痛心無力而出現無性。

建議:這個階段,夫妻要用語言和行動來分享感受,溫柔體貼地對待伴侶,更多地滿足對方的情感。這種足夠多的情感滿足,可以撫慰衰老引起的痛苦,促進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抵制未來的喪失。

5、身體疾病

身體疾病,如糖尿病男性患者,性慾會衰退,陽具不容易勃起是糖尿病附帶症狀之一;藥物副作用,也會引起性功能減退,前列腺開刀會影響局部的神經系統,易導致性無能的現象。

建議:增進夫妻情感交流,滿足情感需求。增進身體愛撫、微笑、眼神交流等非肢體語言獲得性滿足和情感滿足。

6、缺乏情趣

男女的性期待與態度有差異。女的一般比較注重情調,比如環境、衣著、臥室佈置、前戲等。有的有客觀原因,如住房緊張,夫妻和子女住一室。有的是不關注,有的沒這方面的知識。

建議:沒條件的,做不到擁有一間房,可以選擇一週有一個共同的時間。有條件的,把房間佈置得有情調,注意衣著、衛生等。

7、性取向

社會對同性戀瞭解少,負性態度對待多,同性戀傾向的男女青年不敢向他人表白自己的性取向,包括對自己的父母。有的父母不知情,或以為結婚可以解決。結婚後不能與配偶發生性關係。

建議:結束婚姻。

8、處女婚姻

伴侶雙方都很幼稚,他們生活在家庭的庇護之下,和父母很親近,離不開父母。對性知識所知甚少。

建議:學習性知識。

有愛,無性就不是問題,或者不存在“無性”。

性的意義是多層面的,不僅僅是性行為。

愛包含了理解、接納、合作、幫助、安全、依戀、被愛、信任。這就是性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