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郝紅梅 田曉霞 …… 孫少平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

法國有句愛情名言:“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了。”窮苦孩子出身的孫少平,在書中是帶著光環的,(郝紅梅)初戀時的不懂愛情,懂得了愛情的美好和卑微;(田曉霞)被追求時的甜蜜和痛苦,懂得了什麼是生活;(金秀)被表白時已歷經滄桑,懂得了愛的捨棄;(惠英)選擇愛時的俠骨柔情,懂得了人生。

郝紅梅是孫少平的初戀,兩個人因身份卑微而走到一起,朦朧的情感沒有發芽,就在現實的窘迫面前失去了生機。初戀時不懂愛情,但卑微的身份卻讓早熟的郝紅梅走向了遠方,每一個經過初戀的人都懂,孫少平是給不了這段愛情任何希望的,在肚子沒吃飽的生活中,根本沒有可能享受愛情的美好。郝紅梅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女孩子,可生活讓早熟的她,不得不為自己選擇一份希望,而愛情可能是那個年齡,唯一可以交換的東西。當然,不能否認顧養民對她的吸引,不能否定她對顧養民的真愛。這段初戀,對孫少平不是打擊,而是歷練,讓他在現實生活面前,懂得了作為男人的責任和擔當,他是這段初戀的獲益者,從這裡出發,孫少平開始對現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激發與未來生活搏鬥的信心。郝紅梅是這段初戀的受傷者,她揹負了不該揹負的名聲和一切,最終被愛情毀掉,顧養民與她身份的差距,喻示了愛情的物質屬性。

田曉霞是每一個男孩子心中的白雪公主。現實生活中不能發生的故事,被作家藝術化了。燃起了讀者心中巨大的激情,也一定會引起如田曉霞般身份人的巨大鄙夷。每個少男少女看《紅樓夢》,都會代入化的把自己想成寶玉、黛玉,但是按照身份論,每個人只不過是二門外伺候的小廝和粗使丫頭,這就是藝術的慰藉性和釋放性。引起共鳴是最廉價的藝術手段,卻往往能讓人們產生最美好的想象。田曉霞的死是唯一的創作路徑和結局,因為如果田曉霞活著,根本無法自圓其說。如果田曉霞嫁給孫少平,這就使藝術破了相,邏輯完全謬錯,一個高官的女兒嫁給農民工?這恐怕好說也沒人信。如果分手呢?這破壞了田曉霞這個人物的藝術形象,更是創作的敗筆。所以,田曉霞的結局反襯了生活的自然規律,誰破壞了規律,誰早早承受代價。孫少平從田曉霞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看到了殘酷的現實生活,這樣的感情是每一個男人渴求的,但就算在藝術加工中,也可遇不可求。

金秀的示愛中年男人可能更好理解,因為成熟總是能給女孩安全感,但這種安全感完全是自描自畫的。尤其成功的中年男人,勾引一個小姑娘,好像並不是難事。孫少平之於金秀,就是這種吸引力在作怪,絕非是什麼真愛。孫少平的難能可貴,或者說作家的道德良知,從這件事反襯出來,給人一種藝術的享受。孫少平在歷經滄桑後,依然保持著本真,這比什麼藝術加工,都能襯托他偉岸的藝術形象。一個男人最珍貴的品質,就是歷盡劫波依然沒有墜入下流,依然能夠秉持良善,與這個世界和平共處。

惠英嫂穿越40年的時空,如今早已經成為了農村光棍漢的香餑餑。孫少平那會兒叫擔當和責任,叫感恩,更叫愛情。如今,男女比例失衡的農村,惠英嫂早已經成為了光棍漢們的夢中情人,別說帶一個孩子,帶三個照樣有人傾家蕩產的迎娶,飢渴的慾望早已經洞穿愛情的底線,變成了赤裸裸的荷爾蒙遊擊。娶一個寡婦或者二婚女人,總好過打光棍。作家用來拔高孫少平形象的故事,如今早已經走向了反面,成了一種卑微的將就和對美好生活的打折。

孫少平與四個女人的愛情人生,滿足了大多數男人關於愛情的想象。不管經歷過還是沒有經歷過,男人如此,夫復何求?生活中哪有這麼多的真愛,孫少平是一個幸福美滿的藝術形象,他的愛情經歷比起孫少安的愛情半截子工程,甚至加上潤葉和向前的悲劇,都沒有孫少平的愛情經歷吸睛,這才是藝術的矛盾、價值、張力。

如果從孫少平四個女人中做選擇,你會選擇誰?你能選擇誰?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 田曉霞 …… 孫少平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