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引入“保薦+跟投” 投行格局或生變

科創板“保薦+跟投”機制一石出,激起券商投行千層浪。

《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採訪多位券商人士發現,券商參與跟投,將影響科創板潛在上市企業標的選擇標準,進而倒逼投行項目整體質量提高。與此同時,跟投制度考驗券商投行部門整合證券公司內部多方資源的能力,對券商內部良性、高效的協作機制,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改變運作模式

《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發行人的保薦機構依法設立的相關子公司或者實際控制該保薦機構的證券公司依法設立的其他相關子公司,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並對獲配股份設定限售期。

根據科創板的制度設計,不但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還配套公佈五套上市的財務指標,供企業自行選擇,這與對盈利有硬性要求的主板等上市標準差別較大。

華南某大型券商投行總部負責人何江(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指標有五套,但預計科創板開板初期,大部分企業將沿用第一套財務標準,即還是以盈利企業為主。對於未盈利企業來說,企業自身估值和對未來發展的判斷,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而券商在跟投的情況下,將傾向於選擇經營模式更加明確、風險更低的公司。”

“跟投制度將會徹底改變科創板的運作模式。對於券商投行而言,之前選擇一家非常規範的企業,規模可以達到發行上市的條件,自身沒有太大問題,能夠通過證監會的審核,這就是一個好的項目了。”何江進一步解釋說,“然而,在跟投的要求下,是否選擇一家企業作為科創板推薦上市標的,還需要對其核心競爭力、技術先進性、未來經營模式風險、管理人的能力等,做一個較為全面的評估。”

科創板投行項目優劣準繩亦生變。“以前投行做主板、創業板上市企業,會收到承銷保薦費用。但論科創板的情況,券商將會收到被保薦企業的股票,而承銷費用無法覆蓋這塊支出,還需要以自有資金繼續投入。這部分股票又是有鎖定期的,還要確定過了幾年之後,它們依然具有投資價值,且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投資收益,這才是一個科創板比較好的上市項目衡量標準。”何江對本報記者分析。

“總體來說,在跟投制度的保障下,券商投行挑選項目會非常謹慎,可以說是優中選優,尋找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進行推薦。”何江表示。

整合內部資源

伴隨科創板的推進,投行將逐漸從通道型向綜合型方向轉舵。

“以往做IPO是通道業務,投行和其他部門不需要打太多交道,自己做自己發。現在做科創板的項目,單兵作戰難度就比較大了。”某中大型券商投行質控部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投行部門需要整合所屬證券公司的多方資源優勢:首先,要和跟投的投資子公司做好協調,在定價、估值等多維方面達成一致預期。其次,與經紀業務部門進行溝通,經紀業務部門旗下海量的客戶群將成為潛在的股票銷售購買對象,還將在託管、配售等方面提供業務支撐。再次,與研究所打好配合,在關注二級市場的同時,協助做好路演工作等。”上述負責人分析道。

此外,該負責人還認為,跟投制度下的科創板,對券商的“內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投行的行業研究水平、定價水平和承銷實力,亦亟待提高。

“由於以往核准制下,上市企業不愁賣,一二級市場賺取差價確定性較高,所以IPO大多是沒有自己的銷售隊伍的。現在投行除了做好項目之外,還需提升銷售能力,這塊大部分券商存在缺失,需要加強。”上述負責人表示。

“同時,投行不能只停留在做項目、做材料、幫助企業發現一些合規性問題的層面上,今後不懂行業的投行會非常被動。”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實際上,客戶對我們專業性的要求在水漲船高,大券商或有一些細分行業上的分工,但不少中小券商的投行只要有項目做就可以了,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未來行業研究這塊的能力,其實是不可或缺的,從僅幫助企業改制上市、規範運作的初期階段升級。”

倒逼業務轉型

自科創板提出以來,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紛紛進行上市輔導,力爭登陸科創板。

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表示,科創板下券商投行成為不可缺失的市場主角。券商逐漸重視私募股權基金和另類投資業務,擴大對其投資,成為營收增長點。同時,券商尋求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大力發展併購基金。

科創板試行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制度,對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望成為其新的營收增長點。

“券商將在新股定價和配售等多個環節發揮系統性作用,投行通道模式將逐漸褪色,未來強大的投研定價能力、投行項目保薦承銷、PE(私募股權投資)直投等買方實力,將是決定一家券商生存的重要基石與法寶。行業的變革將加劇來臨,券商內部業務條線也將加大整合優化的力度,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劉文強表示。

此外,劉文強認為,券商將著力以股權、項目融資、槓桿融資、PE、ABS(資產證券化)、財務諮詢等形式,服務於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大投行業務鏈條體系,服務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

不過,一位資深券商戰略研究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並非科創板一出,就意味著投行要將主板、創業板這塊的業務放棄。實際上,這塊依然是券商投行IPO主要的項目來源。由於科創板從落地到成熟推廣仍需要時間,且考慮到企業自身的上市意願不盡相同,部分趨於穩健的企業依然會考慮更為成熟的A股主板市場,所以券商在常規項目儲備上仍然要下足功夫,不能被科創板打亂節奏和步伐。”

科创板引入“保荐+跟投” 投行格局或生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