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白谦慎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1982年的4月,伦光到北京大学来看望他同乡好友华人德。那时人德是图书馆系78级的学生,和我住在一个楼。我去找人德时,偶遇伦光。他个子不高,清瘦文气。当人德向他介绍我时,提到我最近刚在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伦光闻后,微微一笑,淡淡说道:“蛮好哦”。那次会晤非常短暂,但近四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却一直记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书法赛事极少,能得奖自然更是稀罕,更何况一等奖。同样稀罕的,是当时的大学生。1978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第一、第二次考试的77、78级,都在1982年毕业。虽然那时的社会习俗尚属简朴,没有今天微信上到处给人点赞的风气,但伦光平淡的反应,却和我通常能得到的赞扬有所差异。我也因此对他有了好奇心。

在北大时,从人德口中得到的信息并不多,依稀记得的只有两条:一,伦光印章刻得好。二,他的老师是无锡篆刻家高石农先生。论艺术,伦光早已青出于蓝。但他感念师恩,休息日上午(那时每周只休息一天)必到老师家请安,风雨无阻,年复一年。

和伦光邂逅的三个月后,人德和我毕业了。人德回了南方,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因家室在苏州,一年后调至苏州大学图书馆。我留校任教。由人德引介,我和伦光建立了联系,逐渐对他的篆刻有所了解。他的印学路数很宽,虽然以写意为主,但也有先秦小玺那样比较精细的作品。受吴昌硕、来楚生的启发,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但精微处都能准确到位。白文厚重,朱文凝练,篆法、章法均能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伦光还善治图像印,取法古代图像印、漢砖、画像石、六朝造像,所刻衣冠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栩栩如生。

那时南昌的张鑫先生借调在《中国书法》工作,我曾向他提起伦光,他说知道此人,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去看展览,约定各自从中选出一件最好的作品,写在纸上,出对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选了伦光的篆刻作品,并自信地认为对方所选必定与自己所选相同。

1986年,我向已在《中国书法》编辑部工作的刘恒兄推荐了伦光,编辑部同意刊发绍介文章。伦光寄来了一张裱好的镜心,上有印蜕约二三十个,各种风格都有,有些朱文印,刻得娴静古雅,和他平素的印风大不相同,颇能反映伦光的各种探索和成就。我将印蜕交给了刘恒兄后不久,便出国留学了。若干年后回国,问及伦光是否保留了那些印蜕,他说没有;那张镜心,《中国书法》编辑部也不知其所踪。为此我颇感遗憾。

上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篆刻活动日趋活跃,通过展览、报刊、作品集,人们对全国各地的书法篆刻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古代书写遗迹、玺印和近现代名家作品的陆续出版,也让人们得以在历史参照系下,反观自己的地位和方向。也就是说,当我初次见到伦光时,年仅三十岁的他已经对自己的探索及高度有了清醒的认识。至于艺术之外的那些东西,得奖,地位,学历,都不是评价艺术的根本标准。所以,初次见面的淡定,并非故作矜持,而是源自历史感的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与他生气勃勃的篆刻中蕴涵的沉静、深厚、大气互为因果。

我出国留学后与伦光保持着通信联系。回国时,除了沧浪书社的年会上相聚,我也曾数度到无锡拜访,观赏他的近作。我和伦光的交往虽谈不上频繁,却十分投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腾飞,但物欲横流,有多少艺术家把自己的才华断送其中。可我每次见到伦光,总能感受到他一如既往的从容淡定。目睹艺坛沉浮,可知才华若用之不当,可以耗尽;同理,若养之有道,性情、胸次也可以在读书、体悟、阅历中得到滋育。伦光属于后者。

数年前,伦光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来临池作画。摹北碑,临宋画,是他的日课。三十年前,人德在《知音自有松风和》(《中国书法》1988年第1期))一文中,对伦光的临古有如此生动的描述:“书房中常张挂汉魏碑志整拓,每于静心时面壁神游。”神游数十年,伦光的北碑书法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奇肆而又凝练,寓雄强于含蓄。伦光习篆,于商周秦汉金石文字,无所不临。他的大篆取法商周金文,也借鉴了黄宾虹先生的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写的古意盎然,如今更为浑厚通融。

天一阁博物馆将举办伦光的个展,命我作序,我写下数十年交往中感受最深的一面,是想告诉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同道,在这浮躁的时代,对于艺术家来说,淡定是一种多么难得而又重要的素质。

2019年1月拜撰于云庐


展 览

与古为徒——胡伦光书法篆刻展

2019年3月23日15:00 宁波天一阁

讲 座

薛龙春:阮元关于南北书派的一封信

2019年3月24日10:00 宁波天一阁

部分展览作品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草书

跋尤剑青《江南春诗意图》

89×26厘米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楷书

北齐天保五年造像记

156×18厘米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楷书

心经

57×143厘米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篆书

刘邦大风歌

37×121厘米

白谦慎:胡伦光的淡定

题跋

造像拓本

50×69厘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