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首先,只從麵條本身來看,格拉條要比熱乾麵粗很多,也硬很多,更有嚼勁,更有彈性,另外熱乾麵是鹼面,和麵的時候要放入一些鹼在裡邊,很多人到武漢剛吃到這種鹼面相信會有很多不習慣,相信很多人對阜陽的特產,'格拉條’的名字又來感到好奇,那麼就讓我這個鑽也撫養人來給你解答這個問題吧,首先因為阜陽的方言問題‘攪拌’又稱為‘格拉’因為格拉條吃之前需要攪拌,

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從麵條方面看的話,熱乾麵還有一道工序,就是煮熟之後要撈出來,拌勻食用油,就是所謂的“撣面”,這道工序必不可少。菜場裡所賣的半成品熱乾麵都是經過“撣面”工序的。麵條經此工序後顯得黃亮,而且不粘連。吃之前只要下開水鍋燙一下即可。

其次,從調料看。格拉條和熱乾麵共同的相似之處就是芝麻醬,但是除此之外殊無相同之處。私以為格拉條當中的荊芥和煮熟的黃豆芽是格拉條的靈魂。

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在夏天,荊芥的清香和黃豆芽爽脆的口感與筋斗的粗麵層次分明,再加上濃烈的芝麻醬,這一碗麵對我而言真是妙不可言。我通常吃格拉條的時候還會要一碗煮黃豆芽的湯。在外地人看來這不過是碗清水罷了,但黃豆芽作為素食,卻有一種奇妙的鮮味,很多素齋是用黃豆芽來吊素高湯的。這碗看似清淡的湯跟格拉條是絕配。至少對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我屬於愛吃辣而能力很差的人,每次還會小心翼翼的弄上一點點辣椒油拌上,很美。

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熱乾麵的配料則必須有辣蘿蔔丁、小蔥、最好再來一勺熱乾麵攤上的炸醬和牛肉湯。鮮香重口。沒有人會要撣面的湯喝。吃熱乾麵應該配上一碗清酒。就是用開水衝少量醪糟和糖,是熱乾麵的絕妙伴侶。

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如果因為放芝麻醬而認為熱乾麵和格拉條之間誰模仿了誰恐怕不夠科學。其實中國很多地方吃麵都有放芝麻醬的習慣。比如,北京的麻醬麵。麻醬麵是北京人夏天常吃的一種面。作家老舍還曾因為北京有一年芝麻醬供應緊張而上書政府。可見麻醬麵在北京之普及。

第三,份量。即使對我這種吃貨來說,一個大份的格拉條也太大了。以前陪媽媽逛街的時候,如果買一大份格拉條,我們會打包回家分成兩碗來吃。兩人的中飯都足夠了。通常再切一根黃瓜絲拌進去。簡單而美。

阜陽格拉條和武漢熱乾麵有什麼區別?

熱乾麵份量小得多。作為早飯我吃掉一整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很頂餓。

熱乾麵是武漢遍及大街小巷的早餐。常常能看到一大早,趕公交車的匆匆行人捧著一碗熱乾麵,邊走邊吃。

其實,寫完這麼多,我也覺得自己太較真了,就算有誰模仿誰又怎麼樣呢?都好吃!!如果有緣人看到此文,如果有緣人有機會到武漢又到阜陽去轉轉,兩樣都試試吧。

不知各位看官有什麼相對小編說的,歡迎在下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