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家櫪

艺术家、考古研究者

临江仙 孪生国宝

古代青瓷一统,越窑青釉独尊。

观临安秘色香薰。赏通雕褐彩,欣重宝煴雯。

南北[1]釉白凸起,白瓷北镇功勋。

品牙白定器勾魂。雕琢划刻器,千里竟同歆。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我们一直都沿袭唐代茶圣陆羽的“南青北白”之说的思维在评论南北陶瓷,其实在唐代之前青瓷基本上是一统天下,主要是越窑青瓷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北方白瓷趋起,逐渐发展起来,以河南的巩县窑、河北的定窑、邢窑、井泾窑等为代表的白釉陶瓷发展十分迅速,白瓷的出现改变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它是陶瓷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为后来的青花、彩瓷奠定了基础,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它需要将所有的杂质都去掉,尤其是含铁的成分,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场革命,一次技术性的突破,没有这个突破,就没有可能发展到什么青花、什么五彩、斗彩等等,所以,白瓷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就是一个里程碑。

1980年吴越王室墓在临安的发现,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并有确切的纪年,对晚唐越窑、定窑瓷器的断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座墓出土的器物都只是告诉我们它的最迟生产年代的下线,并不是说就是那个年代生产的作品,也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所用器物,所以,我们不能拿它作为上线来断代!

水邱氏墓(901年)是第一代吴越国国君之母的墓葬,可想而知它的分量,而且钱镠是个大孝子,一定是最好的随葬,所以现在在新开馆的临安博物馆里展现出了三件被称为“国宝”的秘色瓷,其中为首的就是一件水邱氏生前使用的越窑秘色瓷大薰炉,这件天复元年出土的国宝级大薰炉工艺也十分繁复,不仅仅是千峰翠色的青釉,还有描绘褐彩的祥云纹、篓雕祥云纹、下贴兽首足、加须弥座,器型硕大、工艺精甚,代表了晚唐秘色瓷的顶级作品,不愧为“国宝级”珍品。

图1:水邱氏墓出土国宝级越窑秘色瓷大香薰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这类香薰源自于汉代的铜鎏金香薰,汉代的铜鎏金香薰是四兽足,而唐代早期也是四兽足,到了中、晚唐开始流行五兽足,这与唐代的流行的吉数有着密切的关联。

图2:汉代铜鎏金香薰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偶然发现震撼了世界,九世纪的地宫出土了2499件精美艺术品,其中也不乏银质香薰,有的篓雕如意纹、五兽足与水邱氏墓出土的秘色薰炉形式相似。

图3:法门寺出土银质篓雕如意纹五兽足薰炉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也有的在五兽足的托盘上再放置一件五兽足薰炉,就如同唐代流行的酒具形式类同,唐代金银器酒具也是五足托盘上再加一组酒壶或酒瓶,配上六只酒杯,参见纽约苏富比02年拍卖。

图4:法门寺出土银质五兽足莲花丁篓雕香薰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以及1999年印尼“黑石号”晚唐沉船也曾出水类似形式的小薰炉,

图5:1999年印尼出水的“黑石号”晚唐沉船中的薰炉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一个时代的时代风尚是不限于区域的,时尚就是流行的式样、纹饰、造型、工艺等等,即便在远古交通远不及如今的情况下,远隔千里的工艺技术仍然传播的非常迅速,就如同南方的晚唐越窑秘色瓷大薰炉与晚唐定窑篓雕、刻花大薰炉在相隔千里之外,居然能够生产出如此高度吻合的造型、纹饰、工艺,如同异曲同工的孪生姐妹,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时代风格所致,尤其是像这样大型的薰炉经过千年的战乱几乎是不可能保存下来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出土,可惜晚唐定窑大薰炉的炉顶上面的葫芦遗失,这件唐代定窑白釉的大薰炉估计也是近三四十年出土的,遗憾的是不能查到具体的出土地点、时间,但是它的时代风格是一目了然的。参见201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第120页

图6:唐代定窑白釉篓雕、刻花如意祥云纹大薰炉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这件唐代定窑大薰炉由于体积较大,胎骨细棉而厚重,釉质细润光滑,积釉处微微泛青,

图7:唐代定窑白釉篓雕、刻花如意祥云纹大薰炉内外局部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纵观南青北白的两件国宝级的大薰炉,从形式、工艺、造型等多方面都具有非常多的“巧合”应该不是偶然的,那是时代的烙印。二十四个如意篓雕祥云纹可能是代表着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其实每一件古代器物都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内涵,要想了解更多就需要有一种“穿越”。

图8:南青北白的大如意篓雕薰炉对比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这种薰炉流行了一段时间,也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演变,如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两个宋代早年的塔基下出土了近三百件定窑瓷器,其中有一件在净志寺塔基出土的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定窑白釉薰炉明显延续了晚唐薰炉的形式。

图9: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定州净志寺出土薰炉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同时出土的还有银质局部鎏金的薰炉,在工艺上比起汉唐来说已经简化不少了,但是薰炉的形式依然保存,因为这是实用器物,虽然简化了很多,但是实用性质不变,因此,从造型上看还是有些唐代薰炉的影子。

图10:河北省定州市1969年贡院内净志寺(977年)出土银质行炉

南青北白 孪生国宝异曲同工 -沙家櫪

[1]南北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北方白釉开始出现。


想了解往期短文点击下面链接:

传播正能量一种智慧,我们不断更新现有知识,让爱好者了解不同视角的最新观点。 朋友如果你喜欢就请转发到朋友圈让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