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100 年前,奥地利最传奇的一对师生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 ) 28 岁就去世了,放到现在,多数人才刚拿到硕士文凭。

席勒死了,他的妻子死了,他大部分朋友都夭亡了,也包括他的老师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Gustav Klimt ),那是 1918 年。也是在这一年,奥匈帝国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染上梅毒,也会死于战争、肺结核和流感。这个时期的一切都是恐怖的,但在恐怖的岁月里,师生二人还能专注于自己的艺术视角,有些不可思议。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克里姆特与席勒



克里姆特年长席勒 28 岁,在生前已获得一定声誉,偶有争议。席勒则终生籍籍无名,甚至曾因“公共场合展示色情图象”罪被判入狱。

直到 1952 年瑞士苏黎世举办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 1900 前后”艺术大展,对世纪之交的艺术成果做了全面梳理后,师生二人才站到了舞台中央,成为从 19 世纪跨越到 20 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吻 克里姆特 1907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坐着的情侣 席勒 1915



在艺术创作上,席勒受克里姆特的影响很大,他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艺术的概括能力,在老师的鼓励下席勒在 1908 年之后的画作中添加进了爱欲元素,并激发了他艺术中的极端。

克里姆特是否也受到了这个极具艺术天赋的学生的影响?很难评判,因为师生二人的有些作品确有相似。他们都关注女性,都迷恋于爱、性和生死。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站立的裸体 克里姆特 1901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穿绿色袜子的女性裸体 席勒 1913



但两位艺术家的不同也显而易见。

克里姆特的线条像是一首舒缓的音乐,那音符看似不经意,却往往带着解剖学的理念,使每一块骨骼都各就其位。他的绘画总是整体的,那些奢侈的金色衬托出人物的孤立,他的绘画又并非完全出自自发,他也为维也纳银行家和社交名流创作。

而席勒的每一幅画,都源于内心。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阿黛尔 1 号 克里姆特 1907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金鱼 克里姆特 1902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谁的作品更发自内心去衡量谁更重要或伟大。在艺术史中,他们的地位同样重要。

克里姆特领导的“维也纳分离派”影响巨大,他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

席勒则将自己完全放在了绘画中,是艺术与情感结合的典范。他画中的女性时常下体裸露着,枕着手肘,嘴贴手臂,头发乱成一团…直到忘我的情境,便再无回头路。这就是席勒的意义,也是其卓越不凡的原因。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裸女 克里姆特 1906




克里姆特对艺术的探索更早,他不断打破禁忌,试图描绘更为真实的躯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丽”形体。

他一生创造了 4000 多幅作品,其中大部分献给女性。他的工作室里有各种裸体模特,一旦发现了某个吸引他的姿势或者动作,他会立刻捕捉下来。

在作品《裸女》中,模特将头靠向一边的肩膀,右臂折叠在乳房之上,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依然是克里姆特式的线条的节奏流动:在肩胛骨、肋骨和臀部蜿蜒下降,或是在头巾的倾斜省略中旋转,克里姆特用不间断的曲线来勾勒女性身体。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自画像 席勒 1911



克里姆特几乎不画自画像,但席勒不同,在他留下的 3000 多幅素描和水彩画中,很大一部分展示了艺术家本人的憔悴裸体。

在这些自画像中,席勒毫无顾忌的赤裸着面对观众,其中混合了病态、色情、痛苦和欲望,那种优雅的构图配上对现实的残酷描绘,使得席勒的作品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同样,在对女性的描绘中,他毫不掩饰对女性身体的好奇,描绘手法也同样没有受到任何世俗眼光的限制。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水蛇 克里姆特 1904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死神与少女 席勒 1915



克里姆特用严谨细致的构图装点华丽的画面,那些充满抽象意味的几何图案被放置在象征且神秘的氛围中,具有花坛般的装饰美,却也蕴含着人类苦闷、悲痛、沉默与死亡的悲剧气氛。

席勒更为直接,《死神与少女》的阴郁气息扑面而来,你甚至可以看到他曾经所经受的痛苦。席勒的作品还曾影响大卫·鲍伊,在《HEROES》中,大卫模仿席勒作品中的一个姿势做了专辑封面。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大卫·鲍伊专辑封面



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克里姆特作品



在二人的艺术中,性无处不在,痛苦和爱亦如此。

对于这样的作品,曾一度被排除在艺术之外,不过克里姆特早已做出回应。在他 1899 年完成的作品《真相》中,一个毫无掩饰的裸体红发女人手握真理之镜,上方的文字写着:

“如果你的艺术不能满足所有人,那么满足少数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