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濤 盧德友:“微時代”大學生交往異化及應對策略—— 基於馬克思交往異化理論

羅 濤 盧德友:“微時代”大學生交往異化及應對策略—— 基於馬克思交往異化理論

在馬克思的思想圖譜中,交往異化理論始終佔據重要地位。恩格斯曾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交往異化現象是現代人面臨的現實困境,大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交往異化問題。鑑於此,從馬克思異化理論思想中汲取豐富營養,是我們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基底,剖析其交往異化理論的現實指向,方能回應“微時代”大學生交往異化的現實問題。

一、馬克思的“交往異化”理論

一切思想與理論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馬克思交往異化理論的產生亦是如此。資本主義社會大發展時期的歷史環境孕育了馬克思的交往異化理論,這種時代背景為馬克思交往異化理論的形成與完善奠定了現實基礎。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闡釋了異化勞動的四個基本規定: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活動的異化、人的類本質的異化、人與人的異化;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以下簡稱《穆勒評註》)中完成了“人與人的異化”的研究,亦即“交往異化”理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揭示了私有制是交往異化的根源,非自願分工導致交往異化;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從人類歷史視角出發,在萌芽、異化、揚棄三個不同歷史階段進一步闡釋和完善異化理論。馬克思交往異化理論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深刻地體現了他思想歷史與邏輯的一脈相承。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著重闡釋了勞動異化思想,他論述了勞動異化的四種形式,即人與自己勞動產品相異化、人與自己勞動活動相異化、人與自己類本質相異化、人與人相異化,將資本主義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生動地呈現出來。馬克思從生產對象、生產過程、人的類本質三個角度出發,對勞動異化的前三種形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剖析,並指出:“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不難看出,馬克思就此已經得出“人與人相異化”這一結論。在馬克思看來,個體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來佔有自身的社會本質,從而意識到他人就是實現自己本質的中介,也即他人成為自己本質的重要補充。推及開來,每個人的發展受到和他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影響。若交往中“人不按人的方式來組織世界”,彼此“互為手段”,他們的交往也會隨之發生異變,導致交往異化。

在深入分析勞動異化的基礎上,馬克思在《穆勒評註》中提出了“交往異化”理論。與之前不同,馬克思對其“交往異化”理論的論述從貨幣著手。他發現很多私有者參與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活動中,並體現出他們之間複雜的社會關係,表明其區別於勞動異化中獨立進行的活動。此時,馬克思開始以社會關係為視角對“相互異化”進行研究。從社會關係視角來分析人的本質及其異化,是這一時期馬克思“異化理論”研究的巨大轉變,並使他跳出長期以來只注重通過勞動來說明人的本質及其異化的邏輯框架,走向“交往異化”的研究。馬克思認為“交往異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私有制的外化就是交往異化。屬於自己的私有物的獲得,使人的身份轉換為私有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成為私有者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換活動發生了質的變化,各取所需的交往活動被有償的產品買賣所替代,交往發生異化。第二,貨幣本身就是交往異化。貨幣替代語言成為交往的媒介,作為中介支配真實交往活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異化為貨幣流通、私有財產買賣的交易行為,因此,私有制條件下人的交往發生異化。第三,交換本身就是交往異化。真實交往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相互行為,然而私有制下,以商品和貨幣為中介的交往變成只關注如何獲得對方手裡東西的買賣關係,而忽視人的真實需要。

馬克思在深入研究“交往異化”後發現,只要資本主義私有制存在,交往異化就不會消失。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發現私有制是導致交往異化的根本原因,而自發性分工直接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異化。因此,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只要存在非自願性的分工,交往活動就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成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導致交往異化。

“人與人相互依賴”“人與物相互依賴”“人的全面發展”這三個歷史階段的劃分是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的一種規定,體現了在人類歷史的不同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對生產關係的影響。第一個階段是人類歷史的最初階段。受生產力發展制約,人們相互之間為維持共同生存的需要而簡單結合,相互依賴。第二階段,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們擺脫了相互間的依賴,伴隨著貨幣的出現,開始進行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活動,擁有私有物的個人成為私有者,這一時期,人被勞動產品支配,交往成為一種生存手段。第三階段,生產力高度發達,人們進入馬克思描繪的“人的全面發展階段”,私有制被消滅,人的主體性地位得以迴歸,人們之間的交往是自主和諧的交往。

由此看出,馬克思 “交往異化”思想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歷史性與邏輯性的統一。他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人與人的異化”展開深入研究;接著,在《穆勒評註》中從社會關係視角出發,系統性地闡述了“交往異化”理論;最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和《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進一步論述並最終完成其“交往異化”理論體系。簡而言之,交往異化的實質是主體間交往降格為主客體間的交往,是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為了達到各自目的而被迫進行的交往活動。馬克思洞穿交往的本質,不僅從深層次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異化現象,更為我們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理論依據,對“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交往異化及其應對策略的研究具有借鑑意義。

二、“微時代”大學生交往異化及其誘因

現代社會, 人與人之間交往關係的異化已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持續深化的現代化進程推動社會走向以信息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微時代”,以微空間、微媒體、微信息為基礎形成了新的交往環境,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交往行為。作為未來數字信息時代的領跑者,大學生當前已然生活在數字信息構造的網絡社會之中,這使得其交往行為深深地打上了“微時代”的烙印。

“微時代”所呈現的“微文化”特點對大學生交往行為起到塑形作用。在網絡媒體信息傳播方面,“微時代”較傳統媒體信息加工更快捷、更及時,其信息傳播速度使任何傳統媒介都望塵莫及,交往在時間上得以解放。在人際交往的時空方面,網絡傳播技術突破時空距離限制,只要在網絡信號的覆蓋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交流。並且,人們通過虛擬網絡可以按照自己期望的“現實”重構自我,以此來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在社會心理變化方面,“微時代”社會心理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為自我意識凸顯,交往需求加強及社會行動潛藏的心理能量被充分釋放。在生活方式方面,“微時代”影響著交往手段和方式,它要求人與人之間交往打破傳統的時空概念,在碎片化的時空裡拼接組合。這種情況下的交往不再是單一維度、單一方向的交往活動,而是多維度、多方向的交往活動。

從交往對象來看,老師、同學與自身是大學生交往的主要對象。“微時代”大學生的交往異化表現為大學生自我異化、師生教學關係的異化、同學之間的交往異化,且以功能化、表面化、貨幣化、疏離化為主要特徵。

首先,大學生的自我異化涉及學習異化與生活異化。“微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知識內容、媒體信息被嚴重數字化。海量的數字信息幾乎構建、涵蓋了交往的絕大部分內容,且數字信息的傳播速度、更新頻率非常快。學習異化主要表現為,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知道利用網絡收集海量信息,以至沒有時間去關心和思考問題本身,無法辨識有效信息,停留在為尋找信息而找信息的“西西弗斯”式的困境中。網絡的虛擬性加大了大學生辨別信息真偽的難度,大學生在選擇有效信息時耗費過多時間,甚至忘記本來思考的問題。生活異化表現為大學生對真實大學生活的遺忘。鋪天蓋地的等級證書培訓、素質拓展、社團活動、同學聚會、社會招聘等宣傳信息充斥在校園海報亭、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這些信息綁架了大學生的生活。由於缺乏對自己清晰的認識和定位,大學生容易迷失在信息瀏覽、收集和選擇過程中,生活被切割成碎片化的時間和空間,用於完成一個個活動和任務。專心於學業,認真品讀經典書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和老師、同學深入交流,這些本屬於大學生活的本質卻被“有意識”地遺忘。

其次,大學生自我異化的同時,師生關係也出現異化。師生交往關係建立在教與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師生交往異化表現為教與學關係異化和師生關係異化。恩格斯曾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的原因。”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交往活動,它既來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分享與思維啟迪,也來自學生對老師分享知識的消化與思考。“微時代”的教學交往活動往往藉助多媒體這一輔助“道具”以提升教學效果,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盡然。在多媒體“道具”的輔助下,雙向的教學互動逐漸簡化為多媒體單向的“自言自語”,教與學脫節造成教與學關係異化。同時,師生關係異化表現為師生主體間關係的客體化,老師教學只為完成任務,學生只為拿到學歷。教與學關係中師生間本應是一種主體間平等交往關係,但由於“微時代”時間和空間的碎片化,大學生和老師面對面的交流非常有限,交往時間和空間的缺失造成交往主體的“獨來獨往”。這使得在課堂這個有限的交往時空裡,一些大學生寧願面對“手機”也不願與老師互動。如此一來,師生之間的關係異化為各自完成任務的手段和工具。

最後,大學生之間交往異化。同學之間具有比較親密的交往關係和感情,這不僅是因為存在於共同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還因為有共同的話語體系。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很多相處時間,他們之間可能有更深度的交往,但這種交往也容易出現“圈子交往”“宿舍黨”,圈內的同學之間交往頻次高、關係親密,而對圈子之外的同學關係比較疏遠。“圈內交往”多是以家庭經濟條件、出生地、亞文化等因素形成“人脈圈”,交往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大學生交往異化為人際關係中彼此的手段和工具。其實,所謂的“人脈”只不過是交往關係的“貨幣化”,身份價值的高低成為關係親疏的判斷標準。另外,“微時代”大學生交往呈現網絡化和虛擬化的特點,他們在“微時空”裡的交往活動離真實世界越來越遠,以為懷抱一臺電腦就能擁有整個世界,在虛擬時空裡充分展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由於真實主體的“不在場”,大學生交往表現出表淺化、疏離化的特點,“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同學之間關係冷漠尤為突出。

“微時代”大學交往異化,無疑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一是缺乏自信。大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會很自然地表現出不自信,內心缺乏自信而尋求外界護佑,表現出交往行為的功利化,導致交往異化。大學生視交往對象為客體或物,將交往活動作為滿足自己某種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建立在利益驅動上的人際關係忽略彼此的情感、尊嚴等,不再有心靈碰撞,不再有內心樸實的愛,逐步走向脆弱化。在這種人際交往關係中,大學生交往異化為功利性交往。二是缺乏關愛。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生處於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過渡狀態,身體和心理上特別需要關愛,面臨困惑需要傾訴和溝通的對象。離開家庭的大學生需要獨自面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還需要適應即將面對的社會和就業等現實問題。正是由於這些現實原因,大學生的交往逐漸走向功利化,並在“微文化”影響下日益脫離交往的本質。交往是雙方獲得關愛的一種重要形式,愛的缺失往往給個體造成一種強烈的孤立感、被拋棄感。在這種缺愛的情況下,大學生交往可能會出現厭倦交往、逃避交往、與人交往表淺化等交往異化現象。三是缺乏信任。在形成深度交往關係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並希望被傾聽和關注,而信任是深度關係形成的前提。只有相互信任,大學生才願意在彼此交往中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憂愁和喜悅,關係才有進一步深化的可能。此外,缺乏信任還可能造成學生呈現多種“面孔”,因為對不同的人信任程度不同,大學生才在不同的交往場合展現不同的“面孔”。

總之,在“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與自己、與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關係具有現實性和複雜性,呈現出大學生真實的交往異化。基於馬克思的異化理論,需要從大學生交往的三個對象層面著手,以期應對大學生交往異化現象。

三、“微時代”大學生交往異化應對

思想大師的哲學遺產,某種意義上也是未來的精神藍圖。馬克思思想的巨大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這不僅體現在其理論體系的時代發展上,更體現在其作為方法論指導解決不同的時代問題上。透過馬克思對交往異化理論的深刻闡釋,我們對“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交往異化的應對便有了合理切入點。

其一,迴歸交往的本質。馬克思認為,交往本質是人真實交往生活需要的表達,是自主自覺的和諧交往,因此,大學生交往異化需要回歸交往的本質。一方面,“微時代”大學生交往要從虛擬空間的交流中走出來,迴歸到真實生活的交流之中。藉助網絡的虛擬性,“微時代”數字媒體平臺大行其道,構建起交往的虛擬空間,突破時空限制,提高交往效率。但虛擬空間海量的符號、信息和繁複的路徑,猶如黑洞一般,吞噬著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使其真實的交往生活日漸衰微而被遺忘。讓人警醒的是,虛擬空間的表情和符號並不能構成現實生活交往的基礎,它始終只能作為真實生活交流的一種手段和場景。大學生應走出虛擬空間,進入真實生活的交往。另一方面,“微時代”大學生交往要從虛擬主體交往中走出來,迴歸現實交往生活中的真實主體。“微時代”的交往主體可以在虛擬空間為自己構建虛擬形象,藉以滿足自我表達的需要,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往互動。在現實交往生活中,真實主體交往多從語言開始。以語言為基礎構建的交往,不僅是一種真實的交往需要,一定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溝通。通過語言進行真誠對話,構建一個真實、真誠、理性的語言交往環境,交往主體從虛擬走向現實並實現自主自覺的交往,真實需要的表達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應對大學生交往異化,要讓大學生交往脫離虛擬空間和虛擬主體,迴歸到真實交往生活之中。

其二,交往雙方相互關愛。關愛能消解個體內心的孤立感、被拋棄感,緩解大學生對交往的厭倦和逃避,因此,消除大學生交往異化需要交往雙方的相互關愛。首先,打破彼此的隔閡,走進交往主體本真的內心。大學生在真實交往生活中應消除彼此的距離感,打破相互的隔閡,用“愛”與“理性”來化解內心的狹隘,這樣才能直通人的內心深處,瞭解對方的真實需要,表淺化、形式化的外在交往才能真正走向本真的內心交往。正如弗洛姆所說:“理性的力量,使人通過與對象的聯繫而透過事物的表面把握其本質。愛與理性是源自人內心真實的東西,愛的力量使人能衝破與他人的分離之牆並理解人。”其次,放下彼此的功利心,在交往中學會相互給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享受愛就需付出愛。馬克思指出:“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對世界的關係就是一種人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關愛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愛不僅源自彼此的信任,還源於雙方的給予。大學生在交往中應放下功利心,充分地尊重對方,相互信任,彼此關愛,理性給予,而不是“唯利是圖”地利用和支配另一方。當交往雙方佇立於“彼此關愛,相互給予”的真實交往中時,交往便不再被功利的操勞所累,而是專注於體驗生命價值,獲得人生快樂,成為生活的必要構成。

最後,建立交往雙方間的信任關係。信任不僅可以破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還可以維持長久的交往互動,因此,應對大學生交往異化需要建立交往雙方間的信任關係,大學生不僅要健全人格,提升修養,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交往中建立自己的人際信任關係。一方面,大學生在交往生活中應不斷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修養。應秉持誠實誠信,對承諾負責,不失信於人,塑造人際關係中高尚的人格,讓自己成為人際交往中值得信賴的人。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僅在生產活動中需要與同伴協作以彌補個人力量的不足,在精神上也需要得到同伴的信任和肯定。大學生在交往中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和權衡問題,提高自己在交往中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應對複雜情景的能力,多一些理解與寬容,讓對方有良好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學校和家庭應該積極改善外部環境,引導大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除了重視教學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分析和解決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及問題,幫助他們克服嫉妒、自卑、自私等不良心理影響,在真誠、友愛、平等的基礎上與人相處,建立人際之間相互信任的關係;同時,家庭應該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外部環境,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應對“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交往異化的現象,創設良好的真實交往情境無疑是關鍵之舉。在迴歸現實的交往本質的基礎上,大學生應通過彼此間的關愛和信任,將交往活動從虛擬空間迴歸到真實的生活世界,從而使得自身成為理想的交往主體。正如馬克思所言:“在理想的交往主體身上將產生一種新的需要,即真正交往的需要。”唯有達到真正的交往,各種異化狀態才得以解除。畢竟,“交往本身就是目的”。

(選自《決策與信息》2019年第2期,湖北新型智庫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