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

明明集中精神兩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非要拖到半夜;

明明拋到群裡很快能解決的事情非不主動去溝通,要自己瞎琢磨。

這樣的做法不是勤奮,

而是想要偷懶卻又想被人誇讚勤奮。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曾經有這樣一段話,不知沸騰了多少文藝青年的心: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

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

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揹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你一定也有發現,

當你還租著單間擠著地鐵去上班時,

另一些你同齡的佼佼者早已買房買車,

過上了你夢想中的生活。

是因為他們比你工作更勤奮、更拼命嗎?

不全是,他們除了拼命幹之外,還多了一個必要條件,深度思考。

1

從小到大我的成績就不好,

所以總比別人更努力,花更多的時間。

別人學我在學,別人玩我也在學,

可結果呢?

成績幾乎是原地踏步,甚至偶爾還會下滑。

以至於後來,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比人笨。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每次考試完,

我都習慣性的花大量時間,

把錯題一字不差地抄寫到一個本子上,

以便後期統一複習(可抄下來卻從沒看過),

所以基本沒時間來分析和拆解錯題的原因,

以至於下次考試出現同類題時我依然做不對。

反觀身邊從不抄題的同桌,

成績卻越來越好。

後來我才漸漸發現,

他不過是把我拿來抄題的時間花在了其他方面,

比如:深入分析這道題為什麼會錯,思考其他的解題方法。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我每次花了時間整理錯題,

可我並沒有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

並沒有真正的去解決問題的根本。

我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

把時間更多的花在了一些沒效果又無意義的抄抄抄上。

2

我身邊一個朋友,是幹新媒體的。

她每天都在寫文章,寫呀寫呀寫,

似乎永遠寫不完的樣子。

有一次我問她:“有這麼多東西要寫嗎?好像也沒見你發幾篇啊”

她回答:“領導不滿意,推了重寫,改幾遍下來,就相當於多了好幾篇的量。”

我又問:“他為什麼不滿意呢?”

她很鬱悶:“領導只憑感覺說我寫的東西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說清楚到底哪裡不對。”

我很納悶:“你動筆之前可以先花點時間溝通呀。”

她疲憊地說:“哪有時間溝通,事情又這麼多,馬上開始寫都不一定寫得完呢!”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在工作中,我們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比如:PM一句話提了需求。

你什麼都不問,加班加點的埋頭幹,

快速做完後,你拿給PM審核,被無情打回,

因為你做的,和他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其實,我們不妨多花點時間溝通,

真正的理解領導的需求後,

再投入工作,這樣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有人每個週末都夾著本書去圖書館,

書看了三頁,卻刷了3小時朋友圈。

有人每天晚上加班都加到很晚,

但其實白天都在和同事聊天。

有人去健身房4個小時,但3個小時都在閒扯。

用羅振宇的話來說:“他們只是給人們留下了一個辛苦幹活的背影,但在正面,其實他們在玩手機,而不是在看書。”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知識爆發的時代,大家都越加努力,

但有些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可悲的是,他們還被自己的這種表象感動到了。

不走心的努力,最後都是徒勞無力。

就像《後會無期》裡的那一句:“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不是道理無用,是你無用。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深度思考呢?

01.保持專注,自己動腦,形成自己的想法。

刻意練習,對於任何事情,先形成自己的想法後,再去上網查查類似或相關的情況,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什麼,你的思路和他們的思路有什麼不同,你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02.學會運用一些基本的邏輯結構,鍛鍊自己的思維。

我們可以按照《金字塔原理》這本書裡所講的結構化思考原理來加強自己的思維,這樣可以使我們的表達更加層次分明、更加嚴謹有條理。

結構化思考的主要方法: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結論先行:就是先表達出自己的結論。

以上統下:就是要有一個有中心的主題句支撐自己的結論。

歸類分組:就是分總、總分、總分總的分類表達。

邏輯遞進:要求我們按照邏輯順序把每一組的思想組織起來。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03.從現象思考本質。

我們的性格、思維方式、眼界、信念都是在複雜的生活經歷和各種選擇中一步步建立的。

只有從小天地走出來,才能拓展自己的視野。

有人說:“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04.多讀不同類型的書,接受不同的觀點,深入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培養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開始便已成功一大半,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

慢慢,你會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改變。

缺乏深度思考,低質量勤奮的人永遠只能當個執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