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詩意率真的黛玉,但最後都活成了世俗功利的寶釵

我們喜歡詩意率真的黛玉,但最後都活成了世俗功利的寶釵

初讀紅樓,當然最喜歡黛玉。

這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女孩,偏偏父母又早早故去,只能投奔外祖母家,讓人倍感心疼;雖然賈府眾人看著老太太的面子,對她十分友好,可那份寄人籬下的淒涼和孤寂著實惹人憐愛;她與寶玉真誠相愛,從不掩飾自己的情感,時時處處坦然率性,風骨凜然;她錦心繡口,才情絕代,是大觀園的才華擔當……

這樣美好詩意的黛玉,怎麼能不讓我這樣的讀者深深喜歡痴迷,嚮往不已?

於是一心想成為黛玉那樣的女子,一路用心讀書,坦蕩為人,把愛情當做生命的信仰。當然我有自知之明,只覺能學得萬一或者皮毛,便是心滿意足。

因為喜歡黛玉,所以便對寶釵分外討厭。

討厭她的圓滑世故。賈母為她過生日,問她愛聽什麼戲,愛吃什麼東西。她為了討賈母喜歡,故意投其所好,點熱鬧戲文和甜爛之食,讓賈母“更加歡悅”。

討厭她的冷酷無情。金釧兒投井而死,連始作俑者王夫人都感覺心中不安了,寶釵卻認為金釧兒一定不是因為王夫人說了她才投井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她“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尤三姐自刎,她也“並不在意”。一個如花的生命夭折了,寶釵竟然如此冷漠,實在讓人痛恨。

討厭她到處收買人心。幫助邢岫煙也就罷了,居然還善待最討厭的趙姨娘賈環母子,將薛蟠從南方帶來的東西也給了賈環一份,真是虛偽刻意。

討厭她總是把功名利祿不離口,沒事就勸寶玉讀書做官,大談“仕途經濟”,簡直太功利庸俗了。

討厭她的心機深沉。明知寶黛兩情相許,卻和母親一起處心積慮編造什麼“金玉良緣”,一心想成為寶二奶奶。後來明知寶玉不愛自己,還要嫁給寶玉,最終被忠於愛情的寶玉拋下,一個人過完寂寞一生。

我們喜歡詩意率真的黛玉,但最後都活成了世俗功利的寶釵

這樣世俗功利的寶釵,哪有黛玉的纖塵不染?哪有林姑娘的冰清玉潔?我當然討厭她。

時光慢慢走,曾經的少女長成了婦人,經歷了無數人間冷暖紅塵跌宕,再讀紅樓,雖然依舊喜歡黛玉,卻不再討厭寶釵。

因為,我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世俗而功利的寶釵。

領導在面前講話,我就算不認同,也得捧出笑臉,也要做認真聆聽狀;領導安排工作,無論多麼不合理不愛幹也要保質保量完成;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我和寶釵一樣,跟領導沒有血緣關係,林姑娘怎麼鬧都無關緊要,我就得努力討好。你說這是心機世故,又何嘗不是智慧和情商?在這些小事上,我當然希望領導能夠“更加歡悅”,別無所求。

自己最好的同事閨蜜情急之下體罰了學生,造成後果,她在我面前焦慮難安,痛哭流淚的時候,我當然知道她做得不對,有違師德。可彼時彼刻,我能夠義正言辭地批評她嗎?我唯有安慰,甚至可能還會說那個孩子真是太淘氣了,換了我可能也忍不住動手。然後再幫助想辦法彌補,道歉認錯或者錢物慰問。如此,一如寶釵安慰惶恐的王夫人。

曾經單位有個同事精神狀態有問題,時常偏執極端,我一向敬而遠之。然而一旦有工作涉及到她,比如帶班代課、核算績效,我對她都要格外謹慎小心,談話前要打好腹稿,態度要格外友好,數據要反覆核對,確保毫無紕漏。我真不是喜歡她,但我真怕她給我帶來無窮無盡的糾纏和麻煩。趙姨娘賈環當然人品卑劣,但她們敢說敢鬧,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寶釵當然也得用心打點,送禮時絕不遺漏。這其實不是收買人心,只為了自己求一份平安。

我們喜歡詩意率真的黛玉,但最後都活成了世俗功利的寶釵

我曾經手不釋卷地讀書,也曾寫過一大本幼稚的詩歌。後來結婚生子又離婚,我不得不拼命努力工作,想方設法討好每個領導。我用一顆詩意文藝的心,絞盡腦汁寫枯燥的工作報告、課題材料。我曾經千方百計想當校長。後來發現校長真是當不上了,就開始業餘時間寫稿,特別想掙錢,掙很多錢。與此同時,我也喋喋不休地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當官代表一種社會的認可,有錢解決很多問題,所以寶釵勸寶玉關注“仕途經濟”,真的,沒什麼不對啊,簡直是太對了!我想我要是不離婚,也一定會勸老公當官掙錢的……

曾經,我是痴情的黛玉,把愛情當做是生命的全部信仰,把婚姻當做是一生的事業追求。然而忽然有一天愛情走遠,婚姻死亡,我深情摯愛的人決然離去,我哭泣哀求都拉不回他的腳步,身心崩潰絕望。然而,我怎麼可以像黛玉那樣殉情?我還有孩子,我告訴自己必須要努力活下去。此後,長夜漫漫,紅塵紛攘,忍受無數寂寞孤單,走過無數辛苦艱難,受盡委屈傷害,我假裝波瀾不驚隨遇而安,我假裝堅強勇敢自信樂觀,我成了那個我討厭的寶釵。寶玉可以拋下自己的責任出家走了,寶釵不行,她還得勉力活著。哪怕明知自己的未來是“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她都沒有資格放棄,她的肩上承擔著家族的重負,賈家薛家都指望著她,她只能走下去。

當我終於混成了有點小權力的小領導。我希望,那些像我一樣認真努力的教師們都能身心舒展地工作,不必像我當年那樣,請個餵奶假都受盡質疑和刁難;我希望,我的學生們能在輕鬆自然中養成寫字好習慣,背誦更多的古典詩詞。

我們喜歡詩意率真的黛玉,但最後都活成了世俗功利的寶釵

於是再讀紅樓,我發現了寶釵真正的善良。家境貧寒的邢岫煙在大觀園裡過得十分窘迫,這樣的情形黛玉看不到,但寶釵一眼看出,她不僅物質上主動幫助岫煙,也真誠開解她的心靈。這一切,她不願意為人所知,也不圖感恩回報,只為了心中的一份樸素的善意。探春改革,在大觀園裡開展轟轟烈烈的“包產到戶”,而細心的寶釵卻注意到了幹著苦活累活、卻沒有承包的婆子,也給了她們的一份額外收入,她對底層小人物的周到與體諒真是讓人無比感動。

我依然喜歡詩意純粹的黛玉,可在生活的侵蝕磨礪下,我最終活成了寶釵的模樣,當然也懂得理解了這個缺乏浪漫情懷,有點沉重乏味的姑娘。

黛玉是少女的夢想,是我們嚮往卻抵達不到的詩和遠方;寶釵是真實的生活,是不得不忍受的苟且,不得不選擇的世俗與功利,更是一份生活的智慧與擔當。

北方麗人:一個喜歡歷史、愛讀書卻不夠優雅精緻的女子;一個愛孩子愛教育卻不怎麼成功的教師。紅塵中因文字與你相遇,就是我最大的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