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還未有一寸,印度人又在夢想建造磁懸浮列車了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脫離了實際,追求目前不可能實現的過高過遠的目標則叫好高騖遠。

就拿交通系統的建立來說,也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時間,才打造好世界第一位的高鐵網絡,同時也建立了世界唯一的一條商業用途的磁懸浮線路,但也只有不到30公里長,然而有的印度人卻展示了過人的夢想,期待三十年內把印度的鐵路線路全部打造成磁懸浮。

高鐵還未有一寸,印度人又在夢想建造磁懸浮列車了

高鐵還未有一寸,印度人又在夢想建造磁懸浮列車了

這實在令人無比的欽佩,畢竟磁懸浮技術在當前世界依舊沒有達到普及的要求,雖然速度遠超高鐵,日本正在建設的中央新幹線平均時速可達505公里,試驗線上跑出過603公里每小時,然而其造價相當的昂貴,比如2006年通車的上海磁懸浮列車花費高達89億,平均每公里3億人民幣,日本的中央新幹線A線每公里花費將近1.5億美元。

而印度火車總里程全球第四,為65000公里,如果全部換成磁懸浮,以中國的標準,達到2.8萬億美元,如果以日本的則超過9.7萬億美元,這可比2017年印度的GDP總量高多了。

高鐵還未有一寸,印度人又在夢想建造磁懸浮列車了

不得不佩服的是,有些印度人真的擁有相當出色的挑戰未來的勇氣,在高鐵還未有一寸之時,就開始考慮打造磁懸浮網絡。不僅如此,正在建設的印度第一條高鐵線路還是來自日本的技術,錢也是日本人出的,總價1.8萬億日元,日本人出了一萬億日元。

其實剩餘的0.8萬億日元,印度也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前幾天印度鐵路公司的官員還要求日本無償的轉讓技術,在印度本土製造高鐵,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可以在未來出口它國。

什麼叫得隴望蜀?可見一斑,人家剛開始造高鐵就打算好出口了,尚未完工就打算建造更高端的磁懸浮列車了,這等出色的遠見以及想象能力,這讓它國情何以堪,豈是一個佩服能表達的了得?

然而問題是,作為世界第一運送乘客的國家,每年80億人次,超過中國,如果全部換成了磁懸浮列車,恐怕運送量大為降低,畢竟在這麼高的速度的列車上再想坐在車頂或者掛在火車兩端有些不太現實,但我相信印度人民肯定能夠通過聰明的才智解決這個問題的,對此我表示深信不疑,喜聞樂見。

高鐵還未有一寸,印度人又在夢想建造磁懸浮列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