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統計術語簡介(1)

與十年前相比,今天的NBA看起來很陌生。我們看待NBA的話題和視角也隨之改變。

你可能聽過這個領域裡的一些新術語,接下來就稍微解釋一下

進攻評級(Offensive Rating)

球隊每100次進攻得分,也通常被稱為進攻效率。

進攻評分會根據每場比賽的得分進行調整,以更好地瞭解球隊的投籃能力。要計算,你只需拿一個團隊的得分除以它的投籃數量,然後將這個數字乘以100。

為什麼是100?

這大概是一場NBA比賽的進攻數量。進攻等級也有助於比較過去的球隊,在比較上場時間不相同的陣容時非常有用。

在哪裡可以找到它:NBA.com和Basketball-Reference.com。 注意:擁有數據可能因站點而異。 一些網站估計遊戲中的擁有數量,因為它在歷史記錄中沒有跟蹤得分。 你必須做一些衛生巾數學來計算所有物,所以它可以略有不同。 我使用NBA.com來觀看今天的球隊以及可追溯到1996-97賽季的球隊,這是聯盟網站上的第一個賽季。 如果你想進一步回看賈巴爾的隊伍,我建議使用Basketball-Reference.com。

NBA統計術語簡介(1)

防守評級(Defensive Rating)

這與進攻效率相對應,後者會根據速度進行調整。 防守效級,也稱為防守效率,是每100回合失去的分數。

淨評級(Net Rating)

在談論陣容或密爾沃基雄鹿有多好時,你可能已經在現代NBA寫作中看到了很多。 這只是進攻性評分減去防守評級。 淨評級。 是另一種考慮淨評級的方法,一旦你控制了節奏,它就會變差。

NBA統計術語簡介(1)

有研究表明,淨評級是團隊成功的一個更好的預測因素。 這是因為淨評級消除了可以決定近距離比賽的隨機性。

PER(球員效率等級)

籃球界最受歡迎的一體化球員指標。 PER用於衡量每分鐘的得分率。 聯盟平均PER值設定為15,這可能是其最佳質量。 通過瞥一眼他的PER,你可以很好地掌握一名球員的表現。 二十很棒。 十......不是那麼好。

PER有它的問題。 例如,它更偏向攻擊手。 在評估防守方面做得不好。

我仍然把PER視為一個球員的粗略數據圖。 這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如果你使用它太多而有時會讓你陷入誤區,它沒有像你想的那麼全面。

使用率(Usage rate)

這個“比率”是球員通過投籃嘗試,罰球嘗試或在場上的失誤而使用的球隊擁有的估計百分比。 也就是:這名球員進行多少次進攻得到這些分數?

它並不能完美地回答這個問題,但它是一種有用的方式來了解球員有多少機會浪費了。 30年代的高使用率球員(或30%,具體而言)通常是MVP候選人,他們提出了巨大的總分。

NBA統計術語簡介(1)

看使用率,一般用來看看一個球員是否更像是一個角色球員。使用率也可以稱為角色率,它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失誤也包括在內,因為球員在失誤中“耗盡”了控球權。然而,助攻不包括在使用率中。

這個數據可以比使用普通的投籃嘗試來顯示球員進行多少進攻更具信息性。

可以在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找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