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合實體經濟 碧桂園聚焦科技創新

人工智能技術是引領未來的創新性技術。尤其當人工智能進入更具深度、更融合、更智慧的發展新階段後,種種極具新特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大數據、算法、算力的進步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研究成果屢屢突破。人工智能逐漸融入到各行各業之中的同時,也得到了更多關注,並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引起熱議。

各個行業如何作出轉變,利用人工智能創造更精彩的未來生活,讓民眾擁有更美好的生活體驗?深耕傳統地產行業二十多年的碧桂園率先作出了嘗試與探索。

一家做房地產的企業為什麼涉足人工智能

眾所周知,碧桂園自1992年創立就一直在為客戶提供“美好生活服務”這件事情上默默耕耘。二十多年來,碧桂園在全國1100多個城鎮佈局2000多個項目,讓400萬業主安居樂業。

而除了開發地產主業之外,碧桂園很早就開始自建物業,並將物業放在和質量並肩的位置,力求為業主的美好生活做好軟性服務。目前,碧桂園服務已經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在港上市市值第一的物業股。

此外,碧桂園還以地產為核心發展全產業鏈。除了地產板塊,還有建築、家居、綠化、教育等一系列版塊。碧桂園認為,實現產業閉環,同時探索產城融合、長租公寓等多種業態,才能為業主創造多種多樣的美好生活產品。

瞭解碧桂園的發展歷程後,就不難理解他們的這一舉措。涉足人工智能,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向民眾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服務。

人工智能融合實體經濟 碧桂園聚焦科技創新

從提供“五星級的家”到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

作為一家擁有近20萬名員工,1300多名博士的企業,碧桂園深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智能製造才能大有可為。

1月21日,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碧桂園集團2019年工作會議上分享了剛剛更新的《碧桂園是什麼》,開篇即提出:“我們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

這也標誌著碧桂園不再滿足於只為民眾提供一個“五星級的家”。在經歷了種種歷練後,碧桂園決心要將公司升級,成為一家“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公司”,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的同時,助力國家科技進步。

2018年9月8日,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與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簡稱“博智林機器人”)舉行簽約儀式,宣佈機器人谷項目的正式落地,標誌著碧桂園這家老牌珠三角民企正式進軍智能製造業。

根據碧桂園集團的規劃,博智林機器人開發研製中的產品主要為應用於建築業、餐飲、物業管理、醫療、農業、智能家居、製造業等領域的機器人、智能設備及系統。立足智慧城市建設、智能家居服務等應用場景,博智林機器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平臺,打造覆蓋機器人全產業鏈的生態圈。

人工智能融合實體經濟 碧桂園聚焦科技創新

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國的發展已上升至戰略地位,相關政策頻出,不僅在國家層面得到鼓勵,還吸引了大批社會資本和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加入進來,促使國內科技高速發展。

關於未來,碧桂園與社會各界共同期待有關人工智能更規範的戰略引導,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碧桂園也將一如既往,以打造民生地產為己任,致力於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提供好房子,好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