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割韭菜的趙薇們”,代表提醒易會滿

上觀新聞

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董事長樊芸曾當著時任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的面,就股票退市制度、分紅問題、對發審委委員的追責制等連續發問。會後,證監會曾專門邀請樊芸進一步探討想法。

今年3月7日,在上海代表團的全體會議上,樊芸再度得到在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面前的發言機會。

“管管割韭菜的赵薇们”,代表提醒易会满

除此之外,樊芸還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常因輿論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而受到影響,甚至產生劇烈波動。

“管管割韭菜的赵薇们”,代表提醒易会满

建言易會滿:科創板怎麼給股市帶來“慢牛”?

樊芸還呼籲,把即將出爐的科創板打造成為有投資價值的創新板。

3月2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督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亦正式發佈實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明確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退市和投資者保護等各個環節的主要制度安排。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由此進入快車道。

樊芸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釋放給上海的極大改革紅利。各方應把握機遇,把科創板打造成上海,中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資本市場的重要載體,也是完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體制、機制。

我不太贊成僅憑互聯網的模式就在科創板上市。包括那些用資本堆積起來的企業,沒有社會責任的,應當要嚴加監管,不能隨便在科創板上市。”在她看來,要真正落實好重大任務、釋放改革紅利,在制度設計層面就應充分考慮技術的原創性、先進性、獨立性。

為此她表示,“科創板也要招商”,應更多吸引技術含量高,具有全球視野的企業落戶。

“對內要吸引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企業,比如華為這樣高市值、高技術的企業來科創板落戶。對外也應當去吸引一批國外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只要有核心技術,哪怕是初創階段,也可以在這裡獲得最大的支持,讓金融加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她說。

相應地,在稅收政策激勵制度等方面,也應有一些配套設計,借科創板體現針對科技創新的激勵導向。

例如,應鼓勵釋放一定的股權,給科技人員有一個安心生活,研發,創新的基本條件和生活保障。同時,對股東通過減持獲得收益後再投資科技企業的,也可借鑑過去對高科技企業和國有科研院所的做法,予與減免稅收等形式的激勵,從而激發對科技創新投資源源不斷的活力。

樊芸說,長期以來,資本市場存在重融資、輕回報的現象,導致出現“快牛慢熊”。“僅僅作為上市公司融資、圈錢的渠道,忽略了投資者的回報,就不是良性的資本市場。”

她說,“廣大投資者都希望中國股市向好,不希望暴漲暴跌,關鍵是要把握住上市公司的質量”。

在她看來,資本市場應是“長期慢牛",投資者伴隨股市成長,分享股市的紅利。同時,慢牛也有助於化解金融風險。

“在中國股市中的8000多億元的融資融券,最多時達到16000億元,現在大都虧損,還有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帶來的風險。這些只有在不斷髮展中才能化解。”樊芸說,我們希望用牛市化解風險,用開放的辦法化解風險,用健康的資本市場化解風險。”

她建議,可在科創板率先探索引入保險機制,在上市時購買保險,每年提一點比例,當股票退市時,對中小投資者利益進行補償;還可引入集體訴訟等機制,讓投資者共享補償,“心裡有底了,退市也不會造成恐慌”。

樊芸還表示,從目前的政策設計看,科創板堪稱市場化革命。“不計過往,無論是同股、不同權或紅籌股,都可在這個市場上被包容;虧損企業可以上市,放開了發行價格,不用審批……這些都非常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

但她提醒,實現真正意義的市場化,上交所應得到充分授權,並通過法律形式確保交易所的獨立性。“實際操作中,千萬不要回到審批制的老路上。”

13分鐘的發言後,易會滿沒有當場回應。

不過,事情也並未到此結束。

當天晚上7點多,證監會的工作人員通過上海代表團聯繫到了樊芸代表,希望獲得她審議發言的書面文本,並表示將會對這些建議認真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