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导读

过去的2016年,穿戴式设备持续经受市场的考验,无论是VR、智能手表(成人、儿童)还是穿戴影像类产品,层出不穷,行业和厂商也寄希望能引爆除手机行业之后新的增长点。

而可穿戴式设备在互联网社交化时代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时尚新鲜感消失之后,市场依赖更有创新和智能化的产品引发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在稳扎稳打,销售达到135万台儿童智能手表之后,搜狗糖猫近日发布了2017年《05后社交娱乐大数据报告》,内容就儿童阅读种类、学习习惯、生活安全、家庭关系、地域特点等社会和家长关注层面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准确又详尽。

在众多的穿戴式设备中,儿童智能手表行业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坚固的阵地,理由只有一个——市场需求旺盛。作为功能性和软件互联上和手机最相仿的设备,儿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易用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是手机无法替代的,对于儿童、运动群体表现为刚需,由于价格亲民,市场销量虽然波澜不惊,但却可以保持在稳步递增的状态。

在中国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下,儿童智能手表是家长在孩子懂事后赠送的第一代礼物,由于社交功能的加强,在搜狗糖猫发布的《05社交娱乐大数据报告》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这其中的细节也值得我们品味。

孩子更想爸爸陪,老妈当“特工”时刻关心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在05后的聊天对象占比中,父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占比最高达到22.9%,这显示出孩子更喜欢和父亲交流。在过去的几十年,一般是父亲主外母亲主内,父亲缺乏与孩子交往。但随着80后,90后的年轻人角色转变成父母,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在增强,笔者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相比之下,孩子和母亲聊天的比例只有14.6%,那么母亲是不是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呢?

在APP查看定位中,妈妈的查看比例为51%,高于爸爸的36%,这组数据体现出母亲的天性,时刻关心孩子动态!此外,在笔者看来,糖猫的超能听也是一个巨无敌的远程聆听功能,表现为拨打电话进入糖猫手表,自动接听,且手表不显示闹铃、震动,手表端就开始处于通话状态了,不干扰到小孩但能接收到麦克风采集。

超能听功能妈妈占比69%,爸爸占比27%。数据显示出,母性对孩子的安全感最担心,忧虑比男性要重,在定位和远程聆听功能上用的频率较高。当然,儿童智能手表的定位和远程聆听本身就是主打的安全功能之一,也是众多家长们最看重的。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母亲启用定位最多,缺乏安全感

退休不闲着,祖父辈手机关注孩子频率上升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祖父辈用电话聊天和孙辈沟通的次数比较少,仅为5%,但应用定位和超能听的频率却和很高,这显示家族老年人背后默默的关怀。数据显示,启用定位和超能听“监听”的爷爷奶奶的每月次数比姥姥姥爷相对较高,比如广州家长中,爷爷每月启用这两项功能190次,奶奶启用175次,姥爷启用110次,姥姥启用145次。在湖北家长中,爷爷每月启用这两项功能140次,奶奶启用130次,姥姥启用95次,姥爷启用15次。

虽然广州祖父辈比湖北祖父辈家长关心指数更高,但剖析到比例上,反映出大部分爷爷奶奶对隔代亲的宠爱表现非常明显。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对手机APP应用程度掌握比较娴熟。除此之外,安徽、湖南、江苏、山东、陕西、云南等省份都显示爷爷奶奶更多的通过手机APP来了解孩子所在位置,启用超能听,在糖猫家庭圈中关注孩子。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北京和浙江两个地域的姥姥姥爷,通过手机APP关注孩子的次数超过爷爷奶奶。不同的地域表现虽然有不同数据,但总的关注次数和程度都不低,也描绘出在隔代亲上,中国人的祖父辈围绕孙子辈“转”的传统文化。另外,体现出在社交性上,儿童智能手表成了亲情的纽带核心,被更多的家庭成员所应用。

中国“最时髦”的祖父辈排名前五分别为广东、四川、北京、江苏和浙江,祖父辈使用手机关注孩子排名第一的是广东,每年平均关心次数为3963次。广东的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经济发展也很迅猛,电子产品的产业链极其成熟,所以在数码产品的应用上,老年人较为新潮和时髦。

自己与手表聊天,05后的孤独您知道吗?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我们在数据中发现,有些小朋友喜欢喜欢自己和手表聊天,技术上这源自M1的一个新功能,在聊天菜单里面有个糖小猫,相当于一个虚拟机器人,孩子有些话和心事不想对大人说,就可以找糖小猫谈谈心里话,这个聊天比例不低,达到15%,值得家长深思。科技的进步,带来更多便利,很多家长喜欢用iPad和手机吸引孩子,从而使自己轻松一点。这是一种逃避教育的行为,抛开视力影响不说,会让孩子天性的社交能力会越来越弱。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在《机器人瓦力》中,有这样的场景:人们生活在一艘飞船上,手和脚都退化变得像小面包一样,每个人都坐在一个飞行工具上,面对着一个智能电脑,人不能单独活动,一旦从驾驶工具上掉下来,跟乌龟被翻过来一样。我想,在家庭教育和关爱的过程中,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的面对一个0和1组成的虚拟人物,它可以是一个玩点,但不是真正的陪伴,糖小猫替代不了孩子的父母,也不是工程师设计这个功能的初衷,父母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和关心孩子,和TA一起走过短暂而又快乐的童年。

结语:

《05后社交娱乐报告》揭秘儿童手表背后的家庭关注

相信很多家长都给小孩购买过不止一款儿童智能手表,但搜狗糖猫出具的这份《05后社交娱乐大数据报告》,可能是第一次让我们解读到科技产品背后整个家庭对孩子的关注细节。9841万分钟的累计通话时长,6千万次的累计语聊,7.69亿次的累计拍照,仅仅是中国无数家庭在糖猫儿童手表上的交互数据,但体现的却是互联网浪潮下,家庭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变革。

如果说手机编织的是一个开放式无边际的社交网络,那么儿童智能手表编织的则是一个小型的家庭、亲友社交网络,它的安全性和精准性也更高,甚至我们看到连祖父辈、干爹这类的关系也参与到社交中,这是之前我们不易觉察的亲情关系。

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我们在智能儿童手表功能日渐完善的今天,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一言一行,然而千里眼、顺风耳的科技手段替代不了真正的亲情交互,希望未来孩子自己与自己聊天的数据会消失在报表之中。那么家长们,你们是不是该改变些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