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今天是2019年的第十一天。有一份報紙的新年賀詞這麼說:歷史並不常在某個特定時刻讓一切發生改變。只是在我們的心裡,習慣找一個開始。所以無論過去的2018,你過得是喜是悲,今天都可以成為一個新的起點。當人力無法立刻解決問題時,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寄希望於時間。

2018年,毫無疑問是中國財富大洗牌的一年。摩拜的胡瑋煒,ofo的戴威,這兩個創業者截然不同的命運,不過卻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年終演講裡說過一段話:過去的四十年中,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優秀的人,跟你出生在什麼家庭,跟你智商高不高,跟你的資源豐富不豐富,都沒有關係。只跟一個東西有關係,慾望——你願不願意富起來,你敢不敢為了致富而冒險。

2019年依然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如果你不甘於一輩子在固有的階層打拼,那你首先就要告別“窮人思維”。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生買了件35000元的香奈兒上衣,洗過之後掉了色,憤憤不平地追問客服。客服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產品從來不考慮洗滌,這產品設計時根本沒考慮要洗,一般都是穿幾次就要丟掉。”

網友一陣驚呼: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嗎?不,恰恰相反,是我們的想象,限制了我們的貧窮。咪蒙之前在一篇文章裡寫道:據說,我們25歲的時候掙多少錢,5歲的時候就決定了。從小就養成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的收入、花唄以及白條……

當初,王健林給了王思聰5個億,結果他賺了40億。我和朋友也探討過這個問題:給你五個億,你會拿來幹什麼?朋友玩笑般地說:“什麼,給了我五個億我還用幹什麼嗎,當然是什麼都不幹了啊!”幾年後,看到我和朋友的狀況,這才深刻意識到了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距。

原來,我窮,真的是有原因的。

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我們貧富差距的背後,其實是彼此思維認知的不同。

雖然最近劉強東很受爭議,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有野心的商業奇才。1992年,劉強東考入了北京人民大學。他說,高考時他只填了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同時,他心裡明白:這不是我的終點。在宿遷中學的90年慶典上,他說到:今天我依然在努力地學習、看書,我依然每天工作16個小時,沒有周六、週日。為什麼?並不是僅僅為了事業上的成就,我希望我每一天的學習都能夠讓我看得更遠,我每一天的努力都能夠讓我走得更遠。

你能想象到的舞臺有多大,你就會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有的人容易得而忘形,獲得一點小小成功後,就被侷限在已有的成就裡。而真正有遠大抱負的人,他們的成就感,來源於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而不是驗證某個真理的結果。武俠小說裡,就沒有人敢狂妄稱自己天下第一。因為說不準就會出現個隱士高人,踩著自己的名頭上位。有大格局觀的人,才更容易實現貧富階層的逆襲。相反,如果一個人常常侷限在自己的認知裡,即便機會來了,也不一定能把握住。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過得很艱難。於是,窮人決定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變得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換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依舊沒有改變,最後窮人只好把雞也殺了。這就是窮人的慣性思維,依靠妥協來面對生活的難題,因為害怕艱難而選擇了放棄,導致最終錯過了變富的機遇。

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我們無法想象的貧窮,對於他們而言,能活得下去就是活著的唯一目的。可對大多人來講,思維方式,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裡面講到這樣的一個故事:鄉里有兩個哥哥,一個堂哥,一個表哥。兩個人分別在鄉里搞養殖業養蛋雞,剛開始,兩個人都沒有經驗,蛋雞總生病,還容易被野動物偷。半年後,堂哥就受不了那種起早貪黑的苦,還沒等到雞下蛋就淘汰了所有的蛋雞,選擇外出打工謀生。而表哥還在堅持,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上網查資料、詢問行家,最後行業規模越做越大,掙的錢也越來越多。十年後,堂哥還在打工,買房買車負債了十幾萬。而表哥靠著自己的養殖經驗,在城裡全款買了房,買了一輛奧迪,手裡餘下的現金流還有幾十萬。

在面對困難時,堂哥選擇了放棄,他放棄的不僅是養殖業,還有更多的機會。而表哥看準了養殖行業能賺錢,所以拼死也要堅持下去。

同樣的起點和背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造成了窮富階層的差異。

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在生活裡,窮人之所以窮,是來源於他們的窮人思維。比如,他們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又比如,無論做什麼都把省錢作為首要標準,以為少用就等於多賺。我們的想象力,就這麼被我們的思維認知所侷限。

每個人都像是一隻井底的青蛙,只能看見自己眼中的那片天空。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教授貝克哈斯曾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用人工方法同時孵化出一群家鵝和一群天鵝。他把一隻家鵝雛放進天鵝群,又把一隻天鵝雛放進家鵝群,讓它們在一起生活。半年後,他發現天鵝群裡的家鵝雖不能翱翔藍天,但可以輕鬆地飛行幾百米,而與家鵝從小長大的天鵝卻連飛離地面都十分吃力。天鵝群裡的家鵝,在一個會飛的環境中長大,在它的認知裡:它也是會飛的。而生活在家鵝群中的天鵝,因為身邊的人都不會飛,所以在它的潛意識裡,它也不會飛。我們很可能就是那隻生活在不會飛環境中的天鵝。因為認知限定了我們的想象力,即便有天賦,也終究會被漸漸埋沒。

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有一個著名的段子是這樣說的:一堆水果,放在水果攤上,只能賣幾塊錢,而將它做成水果拼盤,價錢就立馬翻了好幾倍。有的人寧願在北京租房打拼,也不願回到小縣城裡享受三室二廳。他們寧可成為在北上廣年入百萬的窮人,也不願回去當街坊鄰居口中,年入十萬的富人。因為,更廣闊的舞臺,才能施展出更優美的舞姿。生活在大城市裡,才能培養出更高的認知。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慨命運不公,可能不是由於沒有天賦,也不是因為努力不夠,而是我們的認知,限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束縛了我們的發展。對於窮人來講,突破我們已有的認知,就是改變現狀的關鍵。

你窮,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你的想象力太窮。如果馬雲當年沒有學好英語,沒有出國遊歷,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如果李彥宏當年沒有去美國留學深造,沒有去硅谷磨練,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百度;如果馬化騰當初被自己的想象力侷限,沒有進入到當時最大的尋呼機軟件公司,沒有接觸到一個叫ICQ的即時聊天工具,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騰訊;如果劉強東當初沒有決定去鎮上看一看電燈,沒有去南京看那一座37層的大樓,沒有決定去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讀書,可能就不會有如今的京東。回到之前王思聰的那個點,如果給我們五個億,我們不是選擇什麼都不幹,而是勵志幹出一片事業,或許我現在就不會為少得一篇稿費而苦惱。

最怕的不是你當下貧窮的現狀,而是你的想象力,限制了你的貧窮。

實際上,多數富裕和貧窮的背後,也是我們優秀與平庸的差距。

別再讓窮人思維,毀掉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